大寒养生 大寒胃寒的食疗暖胃方

2022-07-27 13:51:0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81

气温急剧下降,常易引起人们胃痛发作,尤其是胃寒者。因此,在气温变冷的时候,宜进食温中散寒之品祛除寒邪,给胃部温暖,可减少胃壁的肌肉

气温骤降往往会导致人们胃痛,尤其是胃寒的人。因此,气温变冷时,宜吃温中散寒的产品,以散寒邪暖胃,可减轻胃壁肌肉收缩痉挛,常缓解胃痛。

1.高良姜粥

配料:高良姜粉15克,大米100克。

制作:首先将高良姜粉放入粥锅中,加入2000毫升清水,用中火煎至1500毫升,去掉高良姜的残渣,然后加入洗好的大米,用文火熬制成粥。吃热的食物。

功效:此粥能暖胃行气,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或感寒引起的胃痛。

注意:此粥不宜凉服。

2.用白胡椒酿造的红枣

材料:5个红枣和10个白辣椒。

制作:红枣洗净去核,白胡椒粉微裂。然后,在每个去核的红枣中放入2块白胡椒。烹饪时,放在米面上蒸熟食。

功效:温脾、暖胃、止痛。适用于感冒胃痛。

3.姜汁牛肉饭

食材:鲜牛肉75克,姜汁适量,大米120克,糖适量,酒适量。

制作:将嫩牛肉洗净剁成肉末,加入姜汁、酒、盐、糖、油腌制。然后,洗干净米饭,煮好。水干后,加入腌制好的牛肉,用文火烘烤。

功能:滋补暖中,散寒醒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的胃痛患者。

4.肉桂和砂仁炖牛月亮秀

配料:肉桂3克、砂仁6克、陈皮3克、鲜牛月秀250克、生姜3片。

制作:首先将肉桂的糙皮刮掉,砂仁打碎,陈皮、生姜洗净。牛月秀洗净切块,飞水去腥。然后,将所有食材放入炖锅中,加入适量冷开水,用清水炖2小时,入味即可。

功效: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注意:此炖菜不适用于湿热胃痛。

5.胡椒羊肉汤

食材:羊肉150克,花椒10克,陈皮6克,生姜15克。

制作:羊肉洗净切块,翻炒。然后将辣椒、陈皮、生姜洗净,和羊肉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用文火煮1-2小时,即可品尝食用。

功效:温中助阳,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弱型胃痛患者。

注意:阴虚发热者不宜喝此汤。

6.老姜茶

配料:红茶6克,老姜10克,蜂蜜适量。

制作:将红茶、老姜加水煎煮,温热时加蜂蜜饮用。

功效:温中散寒,健胃消食。适用于寒邪引起的胃痛。

注意:湿热型胃痛不宜使用。

重感冒保健的五个方面

精神:感觉舒服。

所谓“先暖身,暖心,暖心必暖身”。意思是头脑强大,气机通畅,血液流动顺畅和谐,全身四肢都能得到温暖,从而抵御严冬严寒。所以,在大寒时节,我们要心安理得地培养自己的天性,刷新自己的精神,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因为今年的大寒恰逢春节,儿孙满堂。这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喜悦或悲伤,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注意保持舒适平和的心情,使体内气血通畅,不打扰藏于体内的阳气,从而达到“正气存于体内,邪不可行”。

生活:早睡晚起。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日常生活方面,还是要符合冬季封闭躲藏的特点,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阳气,晚起是为了养阴气。另一方面,有句老话叫“天冷了,天冷了,风大了,天冷了”。在寒冷的季节,除了注意防寒外,还需要防风。衣服要随温度变化增减,手脚容易冻坏,特别是保暖。

生活:睡前洗脚

大寒时节,除了早睡晚起,最好养成睡前洗脚的好习惯。俗话说“寒从脚起,寒从腿起”,人的腿脚冷的时候,都是冷的。“饭后三百步,睡前一壶汤”,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以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流动,改善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肉紧张,提高睡眠质量,有利于预防冻脚,预防疾病和保健,尤其是晚上爱看书写字,坐久了到深夜的人,睡前应该用热水泡脚。

锻炼:日出后锻炼

俗话说,冬天搬家,麻烦少;冬天懒的话,喝碗药。“冬季活动和锻炼对养生有特殊意义。严寒季节的运动可分为室内运动和室外运动,可用于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篮球等体育锻炼。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不宜过于剧烈,以免扰乱阳气。同时,户外活动不宜起得太早,最好等日出后再进行。

饲料:保护脾肾,滋养肝血。

重感冒的饮食应遵循护阴潜阳的原则。饮食宜咸宜苦以养心强肾,忌粘寒食物,多食热食防止损伤脾胃之阳,但燥热之物不宜过多食用,食物的味道要适度浓烈,有一定的脂类和一定的热量。此外,你应该多吃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此外,由于大寒恰逢春节,一般家庭都会准备丰盛的年货。此时要注意避免饥饿和饱腹感障碍。同时,可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消积功效的食物,如胡爱山、山楂、柚子等。,并且还可以多喝点小米粥、健脾祛湿粥等。用于调理。

下一篇:畅饮一碗谷雨茶 清肝明目不惧疾病侵身
上一篇:小满节气养生须遵循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