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养生重在护肝健脾

2022-07-27 19:50:5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3

惊蛰节气前后,冷暖空气交替开始频繁,冷空气尚显余威,有时还会长驱直入;暖空气与时俱进,势力渐强。南方阴雨开始增多,北方干燥多风。有

节气震荡前后,冷暖空空气交替开始频繁,冷空空气依然挥之不去,有时还会直驱而入。温暖空齐与时俱进,变得越来越强。南方的雨水开始增多,北方干燥多风。有句谚语说:“被蛰北风吹,从头过冬”,“被蛰后温暖和谐,老蛤蟆角唱山歌”等。可见早春依旧冷暖,气温忽高忽低,是蛰期的天气特点。

节气虽已回暖,但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刺痛后天气明显变暖,不仅各种动物开始活动,微生物(包括能致病的细菌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各种传染病开始流行。因此,人们应关注气象台对强冷空空气活动的预报,关注冷暖变化,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的流行。

被蛰后,人经常会感到困倦、困倦,早上醒来很晚,被乡亲们称为“春困”。这是因为当春天回归大地,天气变暖,人体皮肤的血管和毛孔逐渐松弛,所需的血液供应增加,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但由于人体内血液总量相对稳定,向外周供血增加,向大脑供血就会相对减少,因此容易出现“春季嗜睡”。《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陈发。天地生,万物荣。晚上早点起来,在庭上走得宽一点,披上头发,慢慢走,这样才能过得好。”意思是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候,要早睡早起,慢慢走,这样可以让你感到快乐和健康。

传统医学认为,春属木,味酸,与肝等五脏相对应,符合自然生长、生发的规律。春季易出现肝风肝火,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因此,在蛰伏季节要少吃酸,也可以吃一些具有利尿祛湿、健脾益体功能的汤或食疗粥,如大枣粥、山药粥、苋菜头云岭鲫鱼汤等。

下一篇:清明气候特点 南方北方气候大不同
上一篇:诗经全书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