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笋炒鸭肉,那是时间的味道与记忆深处的美味

2023-04-22 19:40:4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6

鲜笋炒鸭肉,记忆中的味道。

文/ 十三哥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四日,南方人俗称的“鬼节”,北方则把七月十五日叫中元节,南北地域叫法不一,但过的都是同样一个节日。中元节是道教叫法,易经中的7是变化和复生之数。这个节日的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弘扬华夏传统美德。

我老家广西桂平市对这个节日相当的重视,每年从农历七月十三日开始,至七月十四日结束,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精美的菜肴祭祖过节,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人们的餐桌上不能少了鸭肉这道菜,鸭肉的烹饪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常吃的一种是鲜笋炒鸭肉,这是七月十四这个节日餐桌上的一道硬菜,不可或缺。

为了这道硬菜,农家人早早便开始准备。

每年春耕一结束,农家人赶集的时候就会从集市上把鸭苗买回家。我们家人口众多,父亲一般会买12或者14羽鸭苗,老家农村有这样的说法——“鸡单鸭双”。也就是说,在饲养鸡鸭的时候,鸡是单数,鸭是双数就比较容易养活,这样的说法虽然没有任何科学根据,但农家人对此却深信不疑。

家家户户都养鸭,为了方便分辨出自家的鸭子,不至于搞混,聪明的农家人会给自家的鸭子做个记号,用锋利的剪刀在鸭子的脚掌上剪一个小缺口,每家做的记号都不一样,如果大家的鸭子混到一起,无法分辨的时候,就全部赶回家,只要把鸭子提起来看一下鸭掌,就能把各家各户的鸭子清楚地分开了。

鸭子买回家,养鸭的重任就交给各家各户的小孩了。鸭子小的时候,要喂得精细,我们用米糠拌米饭喂鸭子。有时候我会带上铁铲,到家门前的树底下挖蚯蚓给鸭子们加餐,门前的土地肥沃,隐藏着许多蚯蚓,用铁铲把泥翻过来,裸露在阳光下的蚯蚓扭动着身躯欲逃命,跟在我身边的小鸭子早已守候在旁,一发现有蚯蚓,马上冲上去抢食,蚯蚓那里逃得出鸭嘴。

鸭子的食量惊人,每一餐都吃得肚子鼓鼓的,一只鸭子,一餐差不多要吃一斤的量,那个时候,家家户户的粮食都紧张。鸭子换掉绒毛后,喂得就不那么精细了。我们会在鸭粮中掺杂上一种名叫鸭儿菜的植物,这是鸭子十分喜欢吃的一种植物,生长在稻田里,叶子细长,茎叶鲜嫩多汁。我们把鸭儿菜切碎,搞拌在米糠和米饭中,米糠米饭的占比很少,主要是以鸭儿菜为主。为了我家十多只鸭子的口粮,每天我要到稻田里采摘十多公斤的鸭儿菜,虽然很辛苦,但看着鸭子一天天的长大,心里仍然很高兴。

这便是菜鸭菜,喜欢长在稻田里。

鸭子在一天天长大,稻田里的禾苗也在一天天长高,当禾苗的根已经长稳固后,关于鸭子的口粮我们会进一步缩减,由原来一日喂三餐,到一日喂一餐。每天清晨,我们把自家的鸭子赶到屋门前的田垌里,鸭子们在稻田里觅食,水田里的虫子、鱼虾、田螺等都是它们的口粮,直到太阳下山,我们才到田边喊口令召唤鸭子回家,听到投喂的口令,鸭子们纷纷从稻田里钻出来,我们把鸭子赶回笼子里,如果鸭子不够饱,就适当地喂点鸭粮,不能让它们饱肚子,饿肚子的鸭子长不大。

鸭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在稻田里自由自在地觅食,这段日子是鸭子长得最快的时候,等到稻田里的禾苗长出圆鼓鼓的花筒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再把鸭子放到田垌里了,因为鸭子的觅食会影响到水稻的授粉,田主人会有意见。这时候,门前的小河就成了鸭子的天堂。

门前弯弯曲曲的小河,一年四季水流不断,夏季,雨水充沛,河水更是充盈,我们把鸭子围养在河里,有了长流不息的河水滋润,鸭子的毛色越来越漂亮,这时一定要把鸭子喂养好,让鸭子好好长膘,七月十四才能吃上肥美的鸭子。

流动河水中养大的鸭子,肉质相当结实。

鸭子已经长大,鲜笋炒鸭肉这道佳肴的另一个主角——竹笋,也已经蓄势待发了,等着和鸭肉来个完美结合。

夏季南方雨水增加,夏笋纷纷破土而出,笋为蔬中珍品,脆嫩味美。竹笋是种高纤低脂,富含钾的天然保健蔬菜。笋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维生素、氨基酸等人体所需的营养,可降低体内过剩脂肪,促进肠胃蠕动,对缓解便秘大有益处。古人云: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要想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竹笋被誉为“素食第一品”,清淡鲜嫩、口味最佳。

看着已经长大的鸭子和随处可见的夏笋,我们开始天天盼着七月十四的到来,七月十四一到,我们就能吃上鲜美的鲜笋炒鸭了,想想这道菜的美味,我就忍不住口水直流。

鲜笋,是一种百搭的食材。

在我们苦苦盼望中,时间终于来到农历七月十三日,这时候,最高兴的就是孩子们了,日盼夜盼,心心念的鲜笋炒鸭马上就能吃上了。

七月十三日一早,父母吃过早餐,照旧到田里忙活,农历七月正是农忙时节,收割早稻,抢种晚稻,都是这个时候进行,如果错过季节,就影响粮食的丰收。

一直忙到中午,大人们纷纷回家,为晚上“七月十四”传统节日的第一餐丰盛的晚饭做准备。

简单吃过一碗粥,父亲便开始烧水杀鸭。母亲则忙着包粽子、包芭蕉糍,节日,这两样东西不能少。

家里人口多,需要宰杀两只鸭子才够吃,我们家兄弟姐妹八人,加上鸭翅的飞天腿,刚好是八只鸭腿,父母不偏心,热闹的节日里,要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吃上鸭腿。

父亲把宰杀好的鸭子过热水,除去鸭毛,然后便用水桶提着鸭子来到家门前的小河边,邻居们好像是相互约好似的,几乎是同一时间来到河边,大家围坐在河床边,一边边聊天,一边整理手中的鸭子。大家把鸭子泡在河水里,细心地把鸭子身上的毛全部拔干净,然后清理鸭内脏,我和小伙伴们早已守候在旁边,就等着大人取鸭子的气管。在清理鸭子内脏时,大人们会顺手把鸭的气管割下来递给我们。对我们来说,这可是个宝贝,我们把鸭子气管用绳索扎牢,把鸭气管吹涨,再把气管表面的膜撕掉,鸭气管变得干净、透明,这时,把早准备好的竹筒拿出来,把鸭气管拉紧扎牢,待鸭气管风干后,便是一只精美的鼓子了,敲起来“咚咚”的鼓声相当悦耳,这是我们儿时最珍贵的玩具了。

这样的场景,成为儿时最珍贵的回忆。

在我们制作鼓子的同时,大人们也在为晚上丰盛的晚饭忙碌着。父亲把清理干净的鸭子切块,然后加入姜丝、米酒、酱油、腐乳等调味品先把鸭肉腌制入味,然后把竹笋片捞出。笋片需要提前备好,把竹笋从山上挖回来,开始动手剥竹笋,先砍去笋尖,接着直划一刀,剥开笋壳,修去外面黄褐色的衣,从中间切开两半,然后切片。鲜笋有苦涩味,这个时候就要烧开一锅开水,放入鲜笋,等待再次烧开,关火去干别的。让鲜笋在锅里慢慢降至常温,同时渗透出黄色的苦涩物质。

这样的笋片还不能做菜,还要经过浸泡,让苦涩味全部消失。有条件的放一线长流水,没条件的勤换水,浸泡几个小时后才可以烹饪。

笋的食法很多,素有“荤素百搭”的盛誉,它一经与各种肉类烹饪,就显得更加鲜美,炒、烧、煮、煨、炖等皆可。据食家介绍,即使是一支大的竹笋,因其各个部位鲜嫩程度不同,可分档食用,各具特色。如嫩头可用来炒食;中部可切成笋片,炒、烧或作为菜肴的配料;根部质地较老,可供煮、煨、以及与肉类一起烹汤,还可放在坛中经发酵制成霉笋,炖食别有风味。

七月十四炒鸭肉的竹笋选的是中部的位置,这个位置的笋片耐炒,吃起来爽脆可口。笋这种食材最大的好处不光是口感鲜嫩爽脆,还在于它没有其他任何气味,基本上是你给它什么味,它就吸收什么味,自家养的土鸭肉质相对紧实,皮下脂肪也少一点,吃起来口感筋道香嫩,再放上多一些的葱姜去腥,还要蘸洒料酒增香,这是绝对的桂平的本土特色。

父亲常说,鸭肉,性寒,味甘,有清热健脾,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等功效。对于体质虚弱,因天热所造成食欲不振的人,在鸭肉中加入竹笋烹饪,食之后有益身体健康。

很怀念父亲烹饪的鲜笋炒鸭肉,如今,却再也没有这种口福了。时过境迁,有些记忆,有些味道,就那样永远定格在儿时的某个瞬间。

下一篇:燕窝有5大营养价值,看完后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它了
上一篇:教你营养解馋的鸭肉炒面,美味过瘾超好吃,不懂得真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