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和红薯的区别,地瓜和红薯的区别是什么?

2022-06-30 12:13:16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301

地瓜就是红薯,没有区别番薯和红薯的区别。

番薯别称甘储、甘薯、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地瓜、山药、甜薯、红薯、红苕、白薯、阿鹅、萌番薯,所以地瓜和红薯是一个品种。

地瓜营养价值:

1、富含蛋白质、脂肪、多糖、磷、钙、钾、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8种氨基酸。

2、据科学家分析,其蛋白质的含量超过大米的7倍;胡萝卜素的含量是胡萝卜的3.5倍;维生素A的含量是马铃薯的100倍;糖、钙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含量皆高出大米和面粉。

3、每100g鲜薯块可食部分含碳水化合物29.5g,脂肪0.2g,磷20g,钙18g,铁0.4g。

西瓜红跟龙九有什么区别?

西瓜红即普薯32,龙九又名龙署9号,这两种红薯都是香甜可口,很受消会者喜爱。但两种红薯不论外观和口感都有一定区别:

1、西瓜红是由广东省普宁市农科所培育出的优质甘薯品种,叶为浅紫色,单株结薯较多,结薯分散。薯身光滑,薯条均勺整齐。

表皮呈鲜红色,肉桔红色。食味香甜、可口。淀粉率高达19%。商品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和种植大户欢迎。

1、龙九是由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培育的甘薯品种,叶绿色,单株结薯能达5-6条,大中薯较多,结薯集中,薯条光滑、均匀整齐。

表皮呈红色,肉淡红色,口味甜软,含粉量高,是烘烤食用的上等红薯。

总之西瓜红和龙九两种红薯不但从外观上有一定区别,而味道也各有各的特色。

红薯又叫”番薯”,有何来由?

红薯,又称甘薯、番薯、山芋。由于地区不同,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同,山东人称其为地瓜,四川人称其为红苕,北京人称其为白薯,福建人称其为红薯。它的故乡是南美洲,16世纪末传入我国。如今,除青藏高原地区外,我国大江南北皆有其踪迹。

因为它是从外国传入我国的,而旧时我国人习惯把与外国人有关的称为”番”,比如广东人叫老外为”番鬼佬”外国叫“番邦”。,因此源自外国的红薯当然叫番薯了.

番薯即红薯。北方人多称地瓜,四川人称为红苕,客家人则惯常谓之番薯也。一直以来,我总以为它的正名是红薯,俗称番薯,查证之后始知,恰恰相反。

  番薯之名为番,必有它的来历,果然,番薯非我国所古有,直到了明朝的中叶,始由外国传入。但这种食物一经传入人口众多的中国,即如春风野草,蓬蓬勃勃的遍地生长起来,只能说,中国的国情太适合它了。

  据我所知,番薯和客家人的历史更是紧密相联。首先,客家人之所以为客,当然是属于后来之人,居住之地就偏僻而贫瘠。这种地方最适宜种番薯,有时也只能种番薯。你想想,连房子都只能建在荒凉的山脚下,哪有更多的肥田沃土让你去莳稻子?于是,只好种番薯了。

  番薯是穷人家的吃食,命也和穷人一样的贱,随便怎么莳弄,它都能长得好好的。小时我也亲自种过番薯,先要把留好的番薯种切成一个个的小块,粘上尿酱灰,就好似做米粉肉的架势。把这些小块的番薯种下去后,不久就长出绿油油的番薯苗了。等番薯苗长到一定的长度,用剪刀整个儿剪下来,再把长长的一根番薯苗每隔两三片叶子剪成一小段,然后择地把这些短短的苗子种下去就成了。
可别小看了这些被剪成一截截的番薯苗,好像弱不禁风的样子,到了秋天,这每一根小苗都能收成好几十斤番薯呢。

  番薯命贱,种时也不需太费神,但唯一要注意的是栽种时要选在下着小雨的天气,随便往土里一插就能成活,如果天晴就把苗晒死了。

  等番薯成活并且苗长到几尺长后,要把番薯苗掀起来换一个方向,并除草、上蔸,这样,番薯才能长得肥壮,否则那些苗又长出根,插进土里,到最后就只能收到一把番薯苗了。

  秋天,秋高气爽的时候,就到了收获番薯的季节。收回的番薯放几天之后,被干爽的秋风一吹就收浆了,这时候吃起来才津甜可口。

  番薯的吃法多种多样。我喜欢生啖之,小时候吃那种红皮白心的生番薯,一边吃一边舔嘴唇,沾在嘴角四周的番薯浆被风干后成了黑褐色的一圈,常被大人戏称为“乌咀狗”。
在原先家里人口多又粮食少的时候,番薯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这在当时可是绝对的主粮啊,如果哪年番薯歉收了,家里的大人心都是慌的。而如果有了好收成,大人挑着沉甸甸的番薯进家门时,你能看到沉重的担子虽然压得人脚步踉跄,但那步子却是沉稳而踏实的。到了深秋和初冬,父母几乎每个晚上不是刨番薯丝就是刨番薯片,往往晒干的番薯丝都有好几担,整个冬天和春天,番薯丝饭都是主食。
家境好的,饭里的番薯丝也掺的少,家境差的,好几根番薯丝才能扛上一粒米。那时,谁的家里富不富裕,掀开饭甑盖一看番薯丝与米的比例便知。冬天,昼短夜长,中午家里一般就吃焖番薯了,有时也水煮,把白心的或黄心的番薯切成片,加入脚板薯,也切成薄片,一齐翻炒后水煮,起锅时佐以葱姜,我一气能吃三大碗。

  晒干的番薯片就是零食了,用砂公(均匀的粗砂)在大锅里同炒,味如街头的糖炒栗子,色泽金黄,香,脆。正月待客的茶点中,经常就有炒番薯片,不过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弃砂而用油酥了,多了一分油腻,少了几分清香。

  最常见的吃法应该算是烤番薯了。
街头巷尾常见烤熟的番薯,香气似乎飘得格外的远,有人能顺着香气越过几条街,找到源头,购得一个滚烫的番薯,不顾斯文,当街啃之,那神情急切而贪婪,一大口咬下去,往往粉嫩的舌头抵不住那种滚烫,胡乱转动两下就吞将下去,观其神情,疑为在吃山珍海味。其实这种临街饕餮之、朵颐之的吃法,正符合番薯的身份,如果有人当街购一烤番薯,以纤纤玉指捏一小块,徐徐送入樱唇之中,作娇柔状,那干脆上茶楼去啜茗罢。

  说到烤番薯就想起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书中一行人饿得“像没有放文件的公事包”的时候,李梅亭却偷偷地溜出去独吃烤番薯,那情景,至今让我忍俊不禁,想方鸿渐也是循着番薯的香味才能在街角的背后寻到李梅亭的吧。幸亏方鸿渐心肠好,看见他在吃烤番薯就悄然引身而退,否则一声大喝,滚烫又粘牙的番薯必定让方寸大乱的李梅亭非死即伤。

  近来,粗陋番薯的药用价值竟然频频见诸报端。有一次,问一位学医的朋友,最好的抗癌食品是什么,他说第一当属生番薯,我没料到国人为身体健康而趋之若鹜的竟是这种小时我吃惯吃厌的、伴随着我长大成人的东西,不禁愕然。又想,有第一就必有忝居其后者,遂问,那排第二的是什么?朋友答曰:熟番薯。

番薯即红薯。北方人多称地瓜,四川人称为红苕,客家人则惯常谓之番薯也。俗称番薯,

  番薯之名为番,番薯非我国所古有,直到了明朝的中叶,始由外国传入,而外国一般称之为番邦,所以番薯名字就流传开来。但这种食物一经传入人口众多的中国,即如春风野草,蓬蓬勃勃的遍地生长起来,只能说,中国的国情太适合它了。

  番薯和客家人的历史更是紧密相联。首先,客家人之所以为客,当然是属于后来之人,居住之地就偏僻而贫瘠。这种地方最适宜种番薯,有时也只能种番薯。

  

  

下一篇:引号的拼音,引号里的问号算不算一句话呢?
上一篇:飞蚁怎么出现在家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