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什么节气(二十四节气之寒露)

2022-10-02 01:51:04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90

寒露是什么节气(二十四节气之寒露)

太阳达到黄经195时交寒露节气,时光一般在10 月8 日或9 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节气气温比白露时更低,由白露时的凉快变为寒冷,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也正如俗语里所说:"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气象变更

寒露时节,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域气温持续降低。华南地域日资源网平均气温多不到20℃,长江沿岸地域最低气温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平均气温广泛低于10℃,用气象学划分四季的尺度权衡,已是冬季了。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特色。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降低8 ~ 10℃已较常见。

常年寒露期间,华南地域雨量亦日趋减少。华南西部多在20 毫米高低,东部一般为30 ~ 40 毫米左右。华北地域10 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 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域则只有几毫米到20 多毫米。

  • 冷空气活动。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必定权势,我国大部分地域在冷高压掌握之下,雨季停止。气象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对秋收十分有利。我国大陆上绝大部分地域雷暴已消逝,只有云南、四川和贵州局部地域尚可听到雷声。

  • 冻露、降雪。寒露时节,我国南岭及以北的宽大地域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地域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个别地域已可见零碎的小雪花。在南方大部分地域寒露之后才真正进入秋季。此时地面上的露水更多,气温更低,有可能成为冻露。北京大部分年份这时已可见初霜,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北部和新疆北部地域一般已开端降雪。

农事运动

《清嘉录》云:"寒露乍来,稻穗已黄,至霜降乃刈之。""过了寒露,秋粮入库。"黄河中下游地域,秋收已经接近尾声。这时候正是播种冬小麦的最后机会,谚语云:"晚种一天,少收一石。"江淮及江南地域的单季晚稻即将成熟,双季晚稻正在灌浆,要注意间歇灌溉,坚持田间湿润。"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趁天晴要抓紧采收棉花,遇降温早的年份,要在气温不算太低时采摘。

  • 翻地。秋收后要整顿农田,深翻土地。地表温度低,害虫到地下产卵。这样做既可以疏松土壤,也可以损坏地下的虫洞,虫卵就会被冻逝世,有效杀逝世害虫。俗语云:"寒露到立冬,翻地冻逝世虫。&资源网quot资源网;

  • 防湿害。绵雨甚频,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响"三秋"生产,成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域的一种灾祸性气象。随同着绵雨的气象特点是: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明显增长。秋绵雨严重与否,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

防寒露风。南方稻区还要注意防御"寒露风"的伤害。寒露风是指在寒露前后由于受初次较强的冷空气南下影响,涌现的持续几天平均气温低于20℃,风力在3 ~ 4 级以上的偏北风,可引起明显降温,造成晚稻瘪粒、空壳减产。有谚语说:"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指的就是寒露风的伤害。

  • 防霜冻。有的处所在寒露则忌霜冻,"寒露有霜,晚谷受伤",霜会对晚秋收割的稻谷造成冻伤。"有水不怕寒露风。"这就是说,寒露风虽然会给晚稻带来很大影响,但是只要在寒露风到来之时灌水保温,也能在很大水平上减轻寒露风的伤害。

传统习俗

  • 观红叶。此时是登山观红叶的好时节。北方已呈深秋气象,偶见早霜,树叶很快就会变红、变黄。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处所。寒露过后的持续降温催红了京城的枫叶。金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 红叶为历代文人青睐,唐代杜牧的《山行》中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即是赞扬红叶。到了宋代,杨万里的《秋山》:"乌桕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更是用拟人化的手段将乌桕、枫叶描绘得十分可爱。相传,唐朝上阳宫的宫女常常在红叶上题诗,抛于宫中流水以寄幽情。

  • 忌刮风、扫屋。一些地域寒露时节禁忌刮风,人们以为寒露时节刮风,庄稼就会受到丧失,民谚道:"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在这一天早上,人们会上香拜佛,要求佛祖保佑有个好收成。一些处所寒露这一天禁忌扫屋子。由于这个时节气象变得越来越冷,人们愿望温暖留在屋子里,远离寒冷。民谚道:"寒露时节把屋扫,接下来的日子冻手脚。"

民间食俗

  • 吃螃蟹、钓鱼。在江南地域,人们还有吃螃蟹、钓鱼的习俗。甚至人们有"秋钓边"的说法。每到寒露时节,气温迅速降低,深水处太阳已经无法晒透,鱼儿便都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游去,便有了人们所说的"秋钓边"。

  • 吃芝麻。寒露到,气象由凉快转向寒冷。依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北京,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点货,如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芝麻有健脾胃、利小便、和五脏、助消化、化积滞、降血压、顺气和中、平喘止咳等功用,抗衰老,普遍运用于食疗。

饮食养生

金秋之时,燥气当令。寒露时节,雨水渐少,气象干燥,昼热夜凉。此时养生的重点仍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同时要避免因激烈活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

在平衡饮食五味基本上,依据个人的具体情形,恰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水果有梨、柿、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

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易伤人体阴精。有条件可以煮一点百枣莲子银杏粥经常喝,经常吃些山药和马蹄也是不错的养生之法。


下一篇:栗子黄焖鸡(黄焖栗子鸡的做法)
上一篇:含硒最多的食物(硒含量最高的十一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