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我国政府

2023-03-05 11:06:0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4

(一)供给面分析:体制因素 供给面的活力和经济增长制约因素的新变化。

过去,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 是需求主导型经济周期。 经济上升的驱动力常常是需求膨胀(包括投资需求膨胀和 消费需求膨胀),而供给严重制约。

每当经济过热时,主要的瓶颈制约是煤、电、油、运、材(重要原材料,如钢铁、水泥等)的供给短缺。 在供给面的严重短缺下 ,不得不对过热的经济进行大幅度的向下调整。

而现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下,是供给主导型经济周期。 市场机制的引入及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 性作用,使经济的供给面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变 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存在的严重短缺状况基本改变,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发生 了新变化。 原有的“煤、电、油、运、材”的瓶颈制约已不同程度地逐步缓解,有 的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阶段性的相对过剩。

这有利于延长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 支撑经济在适度高位的持续运行。 就业结构的新变化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 育和发展,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我国就业结构包括就业的城乡结构、就业的产业结 构、就业的所有制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新变化。 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由第 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由国有企业向非国有企业转移,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 率。

2006年与1978年相比:(1)从就业的城乡结构看,城镇就业比重由23.7%上升 到37.1%,上升了13.4个百分点;乡村就业比重由76.3%下降到62.9%,下降了13.4 个百分点。 (2)从就业的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由70.5%下降到42.6%, 下降了27.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由17.3%上升到25.2%,上升了7.9个百分 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12.2%上升到32.2%,上升了20个百分点。

从1997年起,第 二产业加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 (3)从就业的所有制结构看,在 城镇中,国有单位就业比重由78.3%下降到22.7%,下降了55.6个百分点;城镇中各 种非国有单位的就业比重由21.7%上升到77.3%,上升了55.6个百分点。

从1998年起 ,城镇中各种非国有单位的就业比重超过了国有单位。 以上就业结构的变化,提高 了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

以不变价计算的每个城乡就业人员的GDP产出率,1978 年为903元,2006年上升到6304元,提高了6倍。 一方面,这使经济的供给面大大改 善和提高;而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民工以及城镇中的下岗再就业人员等,其劳动力 成本很低,使城镇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使其购买力较低。

这样,一 般商品供大于求,使物价保持着低稳水平。 这从一个角度解释了本轮经济周期中“ 高增长、低通胀”现象。

(二)需求面分析:发展因素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加快阶段。 整体上说,人均收 入水平不断提高。

1998年,我国人均GDP水平突破800美元,2001年突破1000美元。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数据,2006年我国人均GDP水平达2001美元。

这就推动着 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着房地产业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 整体上说,消费结构的 升级表现为:居民消费结构由满足温饱需求的“吃、穿、用”阶段,向满足小康需 求的“住、行”阶段升级;由百元级的小型耐用消费品,向千元级的中型耐用消费 品升级之后,又向着万元级、特别是数十万元级的大型耐用消费品升级。

城镇中除 高收入者外,一部分中等收入者的收入也正在不断积蓄,这部分购买力具有一定的 广泛性和持久性。 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相应的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我国本轮经济周期 上升阶段的重要推动力。

(三)政策面分析:宏观调控因素 过去,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经常是“大起大落”。 大起大落的要害是“大起”。

从1953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共经历了五个周期,其中有三次大起大落 。 每次“大起”,经济增长率的峰位都在20%左右。

1958年为21.3%,1964年为1 8.3%,1970年为19.4%。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又经历了五个周期。

其中,在已有的四个周期中,经济增长率的峰位都在11%以上 至15%。 1978年为11.7%,1984年为15.2%,1987年为11.6%,1992年为14.2%。

以往 的宏观调控也都是在“大起”之后,即经济全面过热之后再来进行调控。 在本轮经 济周期中,汲取了历史上多次“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宏观调控表现出新特点: 第一是及时调控。

在经济周期的上升过程中,及时地进行宏观调控,防止由偏快转 为过热,防止由局部性问题转为全局性问题;第二是不断调控。 在经济周期的上升 过程中,不断地、多次性地进行微调,控制住经济波动的峰位,使经济波动不“冒 顶”,即不突破经济适度增长区间的上限。

这就有利于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延长。

用所学经济、政治知识回答:党为什么要关注民生 ①关注民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关注民生和解决民生问题是由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决定的。

真正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③是落实三个代表的客观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我国财政政策体系以民生为导向的原因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 财政政策体系以民生为导向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要求,财政政策体系以民生为导向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中央财政预算大力支持解决基本民生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

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顺分配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运用哲学道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改善民生是诸多社会建设问题的重点,还要兼顾次要矛盾。

②、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目前我们基 尼系数越来越大,反对收入过分悬殊。

③、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观点看事物,解决民生问题与劳动者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内在的联系,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政府应如何解决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 ①、紧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②、财政能够地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③、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健全廉租房等制度,解决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

运用哲学常识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① 一切从实际出发。 当前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较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②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③事物排列 次序、结构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鼓励财产性收入目的是使中等收入者占多数,改变社会阶层收入结构,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

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体现了发展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的理念。

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怎样“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①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②关键的是提高群众的劳动收入。 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鼓励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③认真落实《物权法》,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激励人们创造财产性收入的积极性。 ④大力发展股票、债券、基金和商业保险等金融市场,拓宽投资渠道,完善投资体制,并加强市场秩序的监管,鼓励公民投资在分散风险的同时,努力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国家要履行政治职能,协调好各方而的利益关系;履行经济职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履行文化职能,组织发展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实现教育公平;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制定《劳动合同法》。

①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特征;制定《劳动合同法》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有利于克服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通过劳动合同立法,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有利于依法规范企业的劳动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为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政府应该怎样履行其职能 ①政府应该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②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2007年7月,国务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并将在3年内全面推开,2亿多城镇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将可享受大病医疗保险。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实施和推开,意味着我国城镇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向实现城镇居民人人享有医保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最近,胡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提出了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和任务。 “覆盖城乡居民”是我们党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

应该说,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目前有许多有利条件。 经过29年的改革开放,到2006年年底我国经济总量超过了20万亿元,国家财政收入近4万亿元,这为我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但实事求是地讲,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艰巨任务,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市场等各方面的作用。

从世界其他国家来看,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政府首先要发挥主导作用。 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积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模式,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逐步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发展目标。 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 目前,我国财政在这方面的投入偏少,2006年的比重不到13%,低于许多国家。 二是科学规划,使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适应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城镇化加快的特点,完善现有的保障制度,有计划地把应该纳入而未纳入的人切实纳入进来,真正实现“应保尽保”;探索新的制度建设,针对不同群体增加新的保障项目,如建立符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 三是加强社保基金的筹集和监管。 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参保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鼓励社会捐赠,扩大社保基金的筹集渠道,不断做大做强全国社保基金。 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力度。 2006年的上海社保基金案,以及国家审计署查出省级社保基金违规金额70多亿元,都暴露出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要进一步提升基金的统筹层次,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促进基金管理的公开、透明,确保基金的安全运行。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还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 企业要切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逐年增加养老金积累,建立健全福利集体协商机制。 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要积极行动起来,在社会救助、济贫帮困、慈善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家庭和个人要依法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发挥好赡养、自助、互助等功能,推动形成团结互助、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要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商业保险虽然是一种经济行为,与保障基本生活为目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差别,但在减少危险、补偿损失、保障生活、安定社会上与社会保障制度又有相通之处。 特别是商业保险投保水平可高可低,多投保多受益,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社会保障需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 因而要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完善人寿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险种,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此外,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体系,加快出台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法等法律,制定养老保险条例、医疗保险条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条例等法规。 同时要严格执法,依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规范企业用工、清理社会保险关系等方面的监察执法,提高社会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下一篇:充电器插在插座上不拔会耗电吗(充电器长期插在插座上会怎么样)
上一篇:中班生活中的科学小知识,幼儿园中班科学常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