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常识(牛排常识刀叉)

2023-03-05 10:46:4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5

西冷牛排

一个传统称,亨利八世在品尝过牛排的美味后,把牛排封了爵士,即Sir+loin,中文译为西冷牛排。

事实上Sirloin是法语Sur(上)和Loin(柳肉)合成的词,即牛柳上方的肉。 西冷牛排(sirloin steak)又称沙浪牛排,主要是由上腰部的脊肉构成,西冷牛排按质量的不同又可分为:小块西冷牛排(entrecte),在块西冷牛排(sirloin steak),每份都在250—300克左右。

西冷牛排的做法

NewYorkStrip,纽约客,又称为Sirloin,西冷牛排(或叫沙朗),可算是牛排中的经典,由于是牛外脊,在肉的外沿带一圈白色的肉筋,总体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头,切肉时连筋带肉一起切,不能煎得过熟,适合年轻人。

首先,将牛排切成1cm左右厚度的片,我一共切了4片,大约500g。 用刀背反复拍打,要是有松肉锤就好了。

其次,用盐、小苏打、蒜粉等腌一下松好的牛排(一般腌2-3小时最佳,盐只要放一点点,因为腌的时间长,否则会很咸的哦!)

然后,平底锅放一点点油,烧热后放入牛排,两面分别大火煎2分钟。 (一定要大火,这样可以把肉汁收在里面)

再次,煎好的牛排包入锡纸中,放入预热好的烤箱里220度烤2分钟,差不多7成熟左右,喜欢5-6成的,烤一分钟即可。

最后就是上面的汁了,我喜欢自己做的黑椒汁,既简单又美味!

材料有:黑胡椒粉(颗粒更好),砂糖,鸡精,盐,生粉,肉汁(煎牛排剩下的即可)。

混合黑胡椒、砂糖、鸡精、盐,生粉,加入适量的水调匀,倒入刚才煎牛排的锅中,中小火熬至需要的浓度,浇在牛排上即可!

带着原始肉香在口中散溢

部位解剖:西冷(Sir loin)即下腰肉,也被称为纽约客,因牛下腰部运动量较菲力沙朗多,故此部位肉质较粗一点。

口感特点:肉细多汁,口感鲜嫩。 煎制牛排也有很多讲究,既要能够将牛肉表面迅速加热,产生大量的香料分子,又不能使它们的细胞壁破裂,这样,更多的香气就会在客人口中爆裂。 这就需要厨师的经验和手艺。

一块煎好的西冷牛排会散发出丝丝浅浅的香气,醋酸汁浇在牛排四周一圈,牛排呈现一种非常独特的暗金色,用餐刀切开牛排,里面的牛肉却是漂亮的粉红色,汁水很多。

拎起一小块牛排丢到嘴里,能清楚感受到汁水随着牙齿的咀嚼而散溢开来,烤肉的香味很好地传递到舒展口腔的每一个味蕾,在其中盘旋游走,把牛肉那种原始的口味发挥得淋漓尽致。

特配佐酒:适宜佐以梅洛、加本力葡萄酒,法国的圣埃斯特菲红葡萄酒,刚烈的口味最能衬托出牛排的细腻口感。

1、切成1cm左右的厚度

2、用刀背反复拍松后,腌制2-3小时

3、两面分别用大火箭2分钟

4、全部煎好

5、包在锡纸里面,进烤箱,2分钟

沙朗牛排

[编辑本段][原料/调料]

美国沙朗牛排 250公克

新鲜薰衣草 1株

薰衣草叶 10公克

红酒 50cc

牛肉浓汁 100cc

鹅肝酱 10公克

[编辑本段][制作流程]

1.将100c.c.的牛肉浓汁加入50c.c.的红酒、10公克的薰衣草叶加热,浓缩成100c.c.的酱汁。

2.将美国沙朗牛排以中火两面煎至6分熟。

3.把鹅肝酱放入作法1的酱汁中,淋上煎烤过的美国沙朗牛排上。

4.加上新鲜薰衣草叶装饰即可。

食用牛肉得习惯最早来源于欧洲中世纪时,猪肉及羊肉是平民百姓得食用肉,牛肉则是王公贵族们得高级肉品,尊贵得牛肉被他们搭配上了当时也是享有尊贵身份的胡椒及香辛料一起烹调,并在特殊场合中供应,以彰显主人的尊贵身份。

到了18世纪,英国已经成了著名的牛肉食用大国。 今天,美国是消费牛肉的最大国家,牛排则早于在十九世纪中叶成了美国人最爱的食用方式。

但在亚洲,人们对牛肉有着两级化的反应,比如日本,可说是将牛肉发挥到了极致 各国对牛肉的态度、习惯不同,所以牛肉的食用方法也不同: 美国食用牛排的方式粗犷且豪迈,不拘小节,整块腓力牛排烧烤后再切片; 罗马风味的佛跳墙则最让人津津乐道,料理后,用油煎至表面成金黄,并注入白葡萄酒,据说这样的料理可以防止夏天的过敏症; 而对英国人来说,则习惯于将大块的牛排叉起来烤; 法式牛排特别注重酱汁的调配,用各式的酱汁凸显牛排的尊贵地位: 至于德国人,吃牛排的方式非常奇特,“酸牛肉”光听名字就够让人匪夷所思,而生鲜牛肉则更是需要拿出勇气尝试的; 在日本,一般烧烤店中常用的日式照烧烤酱被运用在西式牛排中,使和风照烧沙朗牛排口味别具一格…… 介绍了这么多的国家在处理和制作牛排时独特的方式,你有没有一种食指大动,想要操刀一试的冲动? 在这里,我们建议那些想要掳获女友芳心的男士们,不妨认真阅读下面的详细操作步骤,作出一两款美味的牛排来诱惑女友的胃! 煎牛排的方法 原料: 牛排,葱头汁,黄酒,鸡蛋,辣酱油,蕃茄沙司, 黄瓜片、土豆条或生菜和蕃茄片。 做法: 将牛排切成10克重的小块,逐块用刀拍成 1寸 半直径的圆薄片,随即用刀斩几下,再把肉修圆, 把牛排逐片放入用葱头汁、黄酒等调成的卤汁内 拖一拖,取出腌五分钟,再用蛋糊涂拖; 下热油锅两面煎成金黄色,烹上辣酱油和蕃茄 沙司,翻几下出锅装盆,配以黄瓜片、土豆条, 或生菜和蕃茄片上席即可。

西式生活 从美味牛排开始 “牛肉”风波刚刚淡去,就说起了“吃牛排”。 也许是现今的都市一族太时尚,三伏之日更迷恋西式生活:泡吧,吃西餐……真真正正做着都市夜归人。

牛排,可谓吃西餐的代名词。 有人说,如果学会吃牛排,就可以顺利地迈入西式生活。

如此,不得不让人说说西式的“大肉”--牛排。 英文STEAK一词是牛排的统称,其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TENDERLOIN(嫩牛柳,牛里脊),又叫FILLET(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几乎不含肥膘,因此很受爱吃瘦肉朋友的青睐。

由于肉质嫩,煎成3成熟、5成熟和7成熟皆宜。 RIB-EYE(肉眼牛排),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由于含一定肥膘,这种肉煎烤味道比较香。

食用时不要煎得过熟,3成熟最好。 SIRLOIN(西冷牛排,牛外脊),含一定肥油,由于是牛外脊,在肉的外延带一圈呈白色的肉筋,总体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头,适合年轻人和牙口好的人吃。

食用中,切肉时连筋带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得过熟。 T-BONE(T骨牛排),呈T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

T型两侧一边量多一边量少,量多的是肉眼,量稍小的便是菲力。 此种牛排在美式餐厅更常见,由于法餐讲究精致,对于量较大而质较粗糙的T骨牛排较少采用。

牛排的生熟程度,在西餐中称“几成熟”。 3成熟(RARE):切开牛排见断面仅上下两层呈灰褐色,其间70%肉为红色并带有大量血水。

5成熟(MEDIUM):切开牛排见断面中央50%肉为红色,带少量血水。 7成熟至全熟(WELLDONE):切开牛排见断面中央只有一条较窄的红线,肉中血水已近干。

西方人爱吃较生口味的牛排,由于这种牛排含油适中又略带血水,口感甚是鲜美。 东方人更偏爱7成熟,因为怕看到肉中带血,因此认为血水越少越好。

影响牛排口味的因素很多,如食用速度,当牛排上桌后,享用牛排的速度可以决定牛排是否好吃。 因为牛排中既有牛油又含血水,温度如果稍低其牛排的鲜香度会随之降低。

将牛排切成小块、粗略嚼几下便吞咽是常见的吃法。 吃牛排讲究火候,而并非享受酥烂口感,这也是在西餐中炖牛肉和煎牛排的区别。

另外,餐具也会影响牛排的口味。 吃牛排的刀一定要锋利,有时由于餐刀不够锋利直接引起您对肉质的怀疑。

因此,在吃牛排前一定要先查看一下刀齿是否分明清晰。 除此以外,配汁对牛排口味的影响也很大。

法餐中的牛排讲究配汁,如奶油汁、胡椒汁、红酒汁、黄油白酒汁、蘑菇汁、茴香汁等。 根据您的喜好选择配汁种类,必有一款适合您。

牛排的生熟程度,在西餐中称“几成熟”。

3成熟(RARE):切开牛排见断面仅上下两层呈灰褐色,其间70%肉为红色并带有大量血水,最能品尝牛肉的鲜美。 5成熟(MEDIUM):切开牛排见断面中央50%肉为红色,带少量血水,是品尝牛扒的最佳成数。

7成熟至全熟(WELLDONE):切开牛排见断面中央只有一条较窄的红线,肉中血水已近干,是大众选择的成数。 XXXXX成熟:切开以后无血汁流出,切口呈粉红色,是刚接触牛扒的人的选择。

全熟:切开以后渗出少量清澈的肉汁,肉质变得稍硬,一般不推荐选择,但有宗教信仰的人合适。 全白:是在全熟的基础上更进一层,切开后肉质呈白色,个别需求,也不推荐。

西方人爱吃较生口味的牛排,由于这种牛排含油适中又略带血水,口感甚是鲜美。 东方人更偏爱7成熟,因为怕看到肉中带血,因此认为血水越少越好。

用餐时,以叉子从左侧将肉叉住,再用刀沿着叉子的右侧将肉切开,如切下的肉无法一口吃下,可直接用刀子再切小一些,切开刚好一口大小的肉,然后直接以叉子送人口中。 三四成熟:牛扒切开以后大量血汁流出,切口呈鲜红色。

五成熟:切开以后流出少量带血肉汁。 六七成熟:切开以后流出少量红色的肉汁,切口呈红色偏粉红。

八九成熟:切开以后无血汁流出,切口呈粉红色。 另外,如果有温度计,可以按温度划分:一分熟牛排(rare):125°三分熟牛排(mediumrare):130-135°五分熟牛排(medium):140-145°七分熟牛排(mediumwell):150-155°全熟牛排(well done):160°。

1、常见的西餐酒杯有哪几种? 威士忌小杯和矮杯:容量为40毫升比较小的玻 璃酒杯。

希波杯:容量约在140-240毫升之间,中等高圆型的玻璃杯。 柯林斯杯:容量约在300-350毫升之间,高圆形玻璃杯,一般要冷冻过使用。

古典杯:容量约在180毫升的阔口矮杯。 鸡尾酒杯:容量约为120毫升,漏斗型高脚杯。

酸味酒杯:容量约为120毫升,细长带矮脚的郁金香花型酒杯。 白兰地酒杯:容量约在240毫升左右,带矮脚的气球型的大酒杯。

利久酒杯:容量约在30毫升,细长带脚的郁金香花型酒杯。 2、西餐常用的服务用具有哪些?西餐常用的服务用具有:立暖盘、椭圆形暖盘、大汤碗、食物盆、酒篮、面包篮、肉汁船盆。

3、常见的西餐用具有哪些?常见的西餐用具有:叉;叉又分为糕饼叉、海鲜叉、甜点叉和餐叉。 刀;刀的种类有黄油刀、鱼刀、甜点刀、餐刀和肉排刀。

匙;匙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冰茶匙、服务匙、甜点匙、清汤匙、咖啡/茶匙和小杯咖啡匙。 专用餐具;它是根据菜点而设置的,常见的有龙虾签、龙虾叉、蜗牛叉、蚝叉、蜗牛夹钳。

4、西餐的服务用具有哪些?西餐的服务用具有:糖夹、冰夹、通心面夹、糕饼夹、服务匙(带槽)、服务叉、蛋糕刀、蛋糕托匙、台刷、切肉叉、切肉刀和剔骨钢刀。 5、西餐的桌上用品有哪几种?西餐的桌上用品有:咖啡壶/茶杯和碟、小杯咖啡杯和碟、牛奶壶、糖缸、烟灰缸、咖啡壶、茶壶、花瓶、咖啡/茶过滤器、主菜盘、鱼盘、汤盘、汤杯、烛台、胡椒粉瓶、盐瓶。

6、西餐如何摆放餐具?西餐餐具的一般摆放方法是:摆吃盘时,底下放一垫盘。 刀放盘右,刃朝里;叉摆盘左,尖朝前,刀叉的数目一般摆三套,即小吃刀叉、鱼刀叉、热菜刀叉。

汤勺放 在吃盘右侧,即小吃刀叉与鱼刀叉之间。 果刀横放在吃盘前,刀柄向右,刀刃向里。

茶勺与点心叉交叉放在果刀上。 面包盘放在盘左,叉子外。

黄油刀放在面包盘右 上方。 五味、牙签筒、口纸杯等,每隔一定距离,以食者取用方便,摆放一套。

7、西餐宴会如何摆台?摆位时先铺上一张长方形的垫纸或菜单,垫纸与桌边平行。 餐刀摆在右侧,餐叉摆在左侧。

垫纸左侧摆面包碟,碟上摆牛油刀,餐刀叉和牛油刀与桌 边垂直。 早餐要在垫付纸右侧摆一套咖啡杯具,杯耳朝右,咖啡匙摆在杯碟上与桌边成45度角。

午、晚餐则在餐刀上方2厘米处摆上水杯。 餐巾花摆在垫付纸正 中。

自助早餐摆位在早餐摆位规格上加摆甜食匙,甜食匙摆在餐巾花上方,匙把朝右。 8、西餐宴会如何摆台?西餐宴会摆台应根据宴会菜单,选择各种相应的餐具,按上菜顺序将刀、叉、匙全部摆齐。

常见的菜点道数有:头盘、汤、鱼类、肉类、甜食;汤、沙盘之间的距离 要相等。 装饰盘摆在每个席位正中,盘的图案店徽要摆端正,盘边距桌边约1.5厘米,盘与盘之间的距离要相等。

在装饰盘的右侧从左向右依次摆放餐刀、鱼刀、汤匙、头盘刀,刀把距桌边1.5厘米,然后再从餐盘的左侧向右依次摆放餐叉、鱼叉、头盘叉、叉把距桌边1.5厘米。 其中鱼刀、鱼叉突出其他餐刀叉1-2厘 米。

在装饰盘的正前方摆放水果刀叉,刀把朝右,刀口朝盘;水果叉或甜品叉叉把朝左,与水果刀平行摆放;甜食匙与水果刀平行横放于装饰盘正上方,匙把朝右。 在席位左侧头盘叉旁摆面包盘,面包盘与餐盘中心取齐,盘边距头盘1厘米,在面包碟内右侧1/3处摆牛油刀,刀口朝左。

在面包碟的右上方摆牛油碟,距面包碟 2厘米左右。 摆酒杯时,只能用手握酒杯的杯脚,水杯摆在刀尖上方约2厘米处,红酒杯位于水杯右后方位置,白酒杯位于红酒杯右后方适当位置。

三杯成一直线, 并与台边约45度角。 将折好的餐巾花摆放在装饰盘内,通常选用三种餐巾花;皇冠、主教帽、星形(扇形)。

9、西餐摆台要掌握哪些要领?西餐摆台的要领有如下几点:注意西餐餐具摆放的顺序;先摆餐盘(装饰盘)定位,后摆各种餐刀、叉、匙,再摆面包盘等,最后摆各种酒杯。 餐具 摆好后,在餐盘中摆上餐巾花,桌子中间摆上花瓶,胡椒粉瓶和盐瓶,还有糖缸和蜡烛台等。

摆台时注意手拿瓷器的边沿,刀叉匙的把柄,在客人右侧摆刀匙,左侧 摆叉。 银餐具要用餐巾包着摆放或戴手套。

破损或脏的餐具要及时挑出来。 西餐具的摆法在各地不尽一样,在国外又有法式、美式、俄式等之别,但基本要领是:餐 盘正中、盘前横匙、叉左刀右、先外后里、叉尖向上、刀口朝盘、主食靠边左,餐具在右。

10、怎样安排西餐宴会中的宾主席位?西餐宴会各种台形宾主席位的安排大致相同。 主人席通常安排在席台上方正中,主宾席位安排在主人右边,副主宾安排在主人席位的左边,其他客人则从上到下,从右至左依次排列。

11、西餐宴会的台形可分哪几种?可分为一字形,T字形、冂字形,山字形等多种,一般根据参加宴会人数设计安排。 西餐礼仪 排位方法西餐的位置排列与中餐有相当大的区别,中餐多使用圆桌,而西餐一般都使用长桌。

如果男女二人同去餐厅,男士应请女士坐在自己的右边,还得注意不可让她 坐在人来人往的过道边。 若只有一个靠墙的位置,应请女士就座,男士坐在她的对面。

如果是两对夫妻就餐,夫人们应坐在靠墙的位置。

餐具的使用 1.西餐的餐具 广义的西餐餐具包括刀、叉、匙、盘、杯、餐巾等。

其中盘又有菜盘、布丁盘、奶盘、白脱盘等;酒杯更是讲究,正式宴会几乎每上一种酒,都要换上专用的玻璃酒杯。 狭义的餐具则专指刀、叉、匙三大件。

刀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刀口有锯齿,用以切牛排、猪排等)、黄油刀和水果刀。 叉分为食用叉、鱼叉、肉叉和虾叉。

匙则有汤匙、甜食匙、茶匙。 公用刀、叉、匙的规格明显大于餐用刀叉。

餐具的摆法:垫盘放在餐席的正中心,盘上放折叠整齐的餐巾或餐纸(也有把餐巾或餐纸拆成花蕊状放在玻璃杯内的)。 两侧的刀、叉、匙排成整齐的平行线,如有席位卡,则放在垫盘的前方。

所有的餐刀放在垫盘的右侧,刀刃朝向垫盘。 各种匙类放在餐刀右边,匙心朝上。

餐叉则放在垫盘的左边,叉齿朝上。 一个座席一般只摆放三副刀叉。

面包碟放在客人的左手边,上置面包刀(即黄油刀,供抹奶油、果酱用,而不是用来切面包)一把,各类酒杯和水杯则放在右前方。 如有面食,吃面食的匙、叉则横放在前方。

2.餐具的用法 刀叉持法。 用刀时,应将刀柄的尾端置于手掌之中,以拇指抵住刀柄的一侧,食指按在刀柄上,但需注意食指决不能触及刀背,其余三指则顺势弯曲,握住刀柄。

叉如果不是与刀并用,叉齿应该向上。 持叉应尽可能持住叉柄的末端,叉柄倚在中指上,中间则以无名指和小指为支撑,叉可以单独用于叉餐或取食,也可以用于取食某些头道菜和馅饼,还可以用取食那种无需切割的主菜。

刀叉的使用。 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先用叉子把食物按住,然后用刀切成小块,再用叉送入嘴内。

欧洲人使用时不换手,即从切割到送食物入口均以左手持叉。 美国人则切割后,将刀放下换右手持叉送食入口。

刀叉并用时,持叉姿势与持刀相似,但叉齿应该向下。 通常刀叉并用是在取食主菜的时候,但若无需要刀切割时,则可用叉切割,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

匙的用法。 持匙用右手,持法同持叉,但手指务必持在匙柄之端,除喝汤外,不用匙取食其他食物。

餐巾用法。 进餐时,大餐巾可折起(一般对折)折口向外平铺在腿上,小餐巾可伸开直接铺在腿上。

注意不可将餐巾挂在胸前(但在空间不大的地方,如飞机上可以如此)。 拭嘴时需用餐巾的上端,并用其内侧来擦嘴。

绝不可用来擦脸部或擦刀叉、碗碟等。 西餐进餐礼仪 因为西餐主要是在餐具、菜肴、酒水等方面有别于中餐,因此,参加西餐宴会,除了应遵循前述中餐宴会的基本礼仪之外,还应分别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礼仪知识。

1.餐具使用的礼仪 吃西餐,必须注意餐桌上餐具的排列和置放位置,不可随意乱取乱拿。 正规宴会上,每一道食物、菜肴即配一套相应的餐具(刀、叉、匙),并以上菜的先后顺序由外向内排列。

进餐时,应先取左右两侧最外边的一套刀叉。 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合拢并排置于碟中,表示此道菜已用完,服务员便会主动上前撤去这套餐具。

如尚未用完或暂时停顿,应将刀叉呈八字型左右分架或交叉摆在餐碟上,刀刃向内,意思是告诉服务员,我还没吃完,请不要把餐具拿走。 使用刀叉时,尽量不使其碰撞,以免发出大的声音,更不可挥动刀叉与别人讲话。

2.进餐礼仪 西餐种类繁多,风味各异,因此其上菜的顺序,因不同的菜系、不同的规格而有所差异,但其基本顺序大体相同。 一餐内容齐全的西菜一般有七八道,主要由这样几部分构成: 第一,饮料(果汁)、水果或冷盆,又称开胃菜,目的是增进食欲。

第二,汤类(也即头菜)。 需用汤匙,此时一般上有黄油、面包。

第三,蔬菜、冷菜或鱼(也称副菜)。 可使用垫盘两侧相应的刀叉。

第四,主菜(肉食或熟菜)。 肉食主菜一般配有熟蔬菜,此时要用刀叉分切后放餐盘内取食。

如有色拉,需要色拉匙、色拉叉等餐具。 第五,餐后食物。

一般为甜品(点心)、水果、冰淇淋等。 最后为咖啡,喝咖啡应使用咖啡匙、长柄匙。

进餐时,除用刀、叉、匙取送食物外,有时还可用手取。 如吃鸡、龙虾时,经主人示意,可以用手撕着吃。

吃饼干、薯片或小粒水果,可以用手取食。 面包则一律手取,注意取自己左手前面的,不可取错。

取面包时,左手拿取,右手撕开,再把奶油涂上去,一小块一小块撕着吃。 不可用面包蘸汤吃,也不可一整块咬着吃。

喝汤时,切不可以汤盘就口,必须用汤匙舀着喝。 姿势是:用左手扶着盘沿,右手用匙舀,不可端盘喝汤,不要发出吱吱的声响,也不可频率太快。

如果汤太烫时,应待其自然降温后再喝。 吃肉或鱼的时候,要特别小心。

用叉按好后,慢慢用刀切,切好后用叉子进食,千万不可用叉子将其整个叉起来,送到嘴里去咬。 这类菜盘里一般有些生菜,往往是用于点缀和增加食欲的,吃不吃由你,不要为了面子强吃下去。

餐桌上的佐料,通常已经备好,放在桌上。 如果距离太远,可以请别人麻烦一下,不能自己站起来伸手去拿,这是很难看的。

吃西餐时相互交谈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切不可大声喧哗,放声大笑,也不可抽烟,尤其在吃东西时应细嚼慢咽,嘴里不要发出很大的声响,更不能把叉刀伸进嘴里。 至于拿着刀叉作手势在别人面前挥舞,更是失礼和缺乏修养的行。

1、西餐的概念;

2、西餐的种类;

3、西餐餐具的摆放;

4、西餐餐具的使用。

1、西餐的概念

“西餐”可以理解为西方餐饮的总称,也可以说是西方饮食文化的总称。 主要指的是西方国家的餐饮及其文化。 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饮食相比,两种饮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西餐的种类

法国、俄国、德国、英国、美国是当代西餐的主要代表国家,他们的餐饮以及文化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3、西餐餐具的摆放

西餐餐具的一般摆放方法是:摆吃盘时,底下放一垫盘。 刀放盘右,刃朝里;叉摆盘左,尖朝前,刀叉的数目一般摆三套,即小吃刀叉、鱼刀叉、热菜刀叉。 汤勺放 在吃盘右侧,即小吃刀叉与鱼刀叉之间。 果刀横放在吃盘前,刀柄向右,刀刃向里。 茶勺与点心叉交叉放在果刀上。 面包盘放在盘左,叉子外。 黄油刀放在面包盘右 上方。 五味、牙签筒、口纸杯等,每隔一定距离,以食者取用方便,摆放一套。

4、如何使用刀叉

(一)使用刀叉,应是右手持刀,左手拿叉,将食物切成小块,然后用刀叉送入口内。 无论何时,刀是绝不能送物入口的。

(二)进餐时,餐盘在中间,那么刀子和勺子放置在盘子的右边,叉子放在左边。 一般右手写字的人,饮用西餐时,很自然地用右手拿刀或勺,左手拿叉,杯子也用右手来端。

(三)在桌子上摆放刀叉,一般最多不能超过三副。 三道菜以上的套餐,必须在摆放的刀叉用完后随上菜再放置新的刀叉。

(四)进餐时,一般都是左右手互相配合,即一刀一叉成双成对使用的。 有些例外,喝汤时,则只是把勺子放在右边——用右手持勺。

(五)刀叉有不同规格,按照用途不同而决定其尺寸的大小也有区别。 吃肉时,不管是否要用刀切,都要使用大号的刀。 吃沙拉、甜食或一些开胃小菜时,要用中号刀。 叉或勺一般随刀的大小而变。 喝汤时,要用大号勺,而喝咖啡和吃冰激凌时,则用小号为宜。

(六)不能用叉子扎着食物进口,而应把食物铲起入口。 当然现在这个规则已经变得不是那么的严格。 如果是烧烂的蔬菜,就用餐刀把菜拨到餐叉上,送入口中。

(七)如食用某道菜不需要用刀,也可用右手握叉。 没有大块的肉要切的话,例如素食盘,只是不用切的蔬菜和副食,那么,按理也可用右手握叉来进餐。

用料 牛排 盐 黑胡椒粉 油 黄油 可选 红酒 可选 顶级牛排的做法 超市里买好一点的牛排,注意不要买腿肉或腱子。

我推荐眼肉,肥一点的好吃。 初学者也不要买T骨之类带骨头的,不容易做。

不需要太贵的,美国这边5刀一磅的已经很好了,10刀的可以熟练后再买。 贵一点的确实好吃拿刀背把牛肉断筋。

随便敲就好了,这步不是重点,敲薄了容易熟,而且感觉更大啊哈哈 腌制:牛排上洒盐、黑胡椒粉、抹上油,腌制一小时或以上腌制后的牛排,表面油光发亮,可以入锅了平底锅烧热,直接入牛排一面煎完换一面,翻一次就够了,不用翻来翻去。 时间要自己把握了,大火1分钟左右,或者表面有焦黑了就可以翻。

(也有大师说每15秒翻一次,来回翻直到内部熟。 这种事总有不同做法,看各人喜好吧。 )

关火,趁着锅里的余温加最后的调料:一小勺红酒,或者一小块黄油,倒一点点生抽也可以。 这里可以自由发挥了。

重要:静置5分钟享用。

下一篇:西餐礼仪常识(西餐礼仪常识英文)
上一篇:牛排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