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信使(第二信使物质包括哪些)

2023-02-23 15:26:1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6

第二信使生物学术语

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s)在生物学里是胞内信号分子,负责细胞内的信号转导,是第一信使分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产生或释放到细胞内的小分子物质,有助于信号向胞内进行传递。 第二信使学说是E.W.萨瑟兰于1965年首先提出。 他认为人体内各种含氮激素(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衍生物)都是通过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cAMP)而发挥作用的。 第二信使包括环磷腺苷、环磷鸟苷等。

中文名

第二信使

外文名

secondary messenger

提出时间

1965年

提出者

E.W.萨瑟兰

包括

环磷腺苷,肌醇磷脂等。

特性

分子或离子

简介

第二信使(Secondmessenger)在生物学里是胞内信号分子,负责细胞内的信号转导以触发生理变化,如增殖,细胞分化,迁移,存活和细胞凋亡。 因此第二信使是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的启动组成部件之一。 第二信使分子的例子包括:环腺苷酸(cAMP),环磷酸鸟苷(cGMP),肌醇三磷酸(IP3),甘油二酯(DAG),钙离子(Ca2+)。 细胞释放第二信使分子是响应于暴露在细胞外的信号分子-第一信使。 第一信使是细胞外因子,通常是激素或神经递质,如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和血清素。

厄尔·威尔伯·萨瑟兰(EarlWilburSutherlandJr.)发现的第二信使,为他赢得了197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萨瑟兰看到,肾上腺素会刺激肝脏把肝细胞的糖原转化为葡萄糖(糖),但肾上腺素单独不会将糖原转化成葡萄糖。 他发现,肾上腺素必须触发一个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才把肝脏的糖原转化为葡萄糖。 该机制被马丁·罗德贝尔(MartinRodbell)和艾尔佛列·古曼·吉尔曼(AlfredG.Gilman)详细研究,他们赢得了199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定义

第二信使(secondarymessenger)

已知的第二信使种类很少,但却能转递多种细胞外的不同信息,调节大量不同的生理生化过程,这说明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具有明显的通用性。

能将细胞表面受体接受的细胞外信号转换为细胞内信号的物质称为第二信使,而将细胞外的信号称为第一信使(firstmessenger)。

第二信使为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在胞浆内产生的信息分子,第二信使将获得的信息增强,分化,整合并传递给效应器才能发挥特定的生理功能或药理效应。

第二信使包括:环-磷腺苷(cAMP),环-磷鸟苷(cGMP),三磷酸肌醇(IP3),钙离子(Ca2+),二酰甘油(DG),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产物(AA)廿碳烯酸类,一氧化氮等。

作用方式

第二信使的作用方式 一般有两种:①直接作用。 如Ca能直接与骨骼肌的肌钙蛋白结合引起肌肉收缩;②间接作用。 这是主要的方式,第二信使通过活化蛋白激酶,诱导一系列蛋白质磷酸化,最后引起细胞效应。

基本特性

①是第一信使同其膜受体结合后最早在细胞膜内侧或胞浆中出现、仅在细胞内部起作用的信号分子;

②能启动或调节细胞内稍晚出现的反应信号应答。 第二信使都是小的分子或离子。 细胞内有五种最重要的第二信使:cAMP、cGMP、1,2-二酰甘油 (diacylglycerol,DAG)、1,4,5-三磷酸肌醇(inosositol1,4,5-trisphosphate,IP3)、Ca2+ 等。 第二信使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它们能够激活级联系统中酶的活性,以及非酶蛋白的活性。

第二信使在细胞内的浓度受第一信使的调节,它可以瞬间升高、且能快速降低,并由此调节细胞内代谢系统的酶活性,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脂肪的储存和移动以及细胞产物的分泌。 第二信使也控制着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生存,并参与基因转录的调节。

参考资料

1.第二信使的名词解释·5068教学资源网

下一篇:北京杂种 (1993年张元执导的电影)
上一篇:血管性血友病 (血液疾病)(血友病属于血液系统疾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