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逐渐匿迹的松露

2022-12-05 15:41:2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8

  在云南等松露产地,松露又叫猪拱菌、无娘果、煤黑、隔山撬。 10多年前,人们并不知道这“黑煤块儿般的块菌”竟然价值连城,直到有人靠它发了大财。

  刘培贵说,近年来世界各地对松露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野生松露的自然生物量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掠夺性采集导致松露数量正在锐减。 在我国,野生松露更是濒临绝迹。

  刘培贵回忆说,那些日子,“一天挖的够几年花的”。 人们被突如其来的财富冲昏了头,把大自然的馈赠演变成了一场地毯式的掠夺:你用小铲,我用锄头挖,还有人用铁锹、钉耙掘;不分黑天白夜,不分春夏秋冬;挖断了菌根,挖倒了大树,毁坏了森林植被,形成大片的裸地,松露产区一片狼藉,松露遗址惨不忍睹……

  “如果采挖得当,那么今年长过松露的地方,明年还会再产出。 树挖倒了,菌根断了,环境破坏了,有序的土壤及菌丝受到干扰了,松露还能再生吗!”刘培贵连连叹息。 这也迫使他从一个单纯的真菌分类学家,硬是变成了松露专家。

  而正是由于人们极不合理的垦挖,松露品质参差不齐,甚至不成熟的松露大量夹杂其中,导致中国松露在国际上根本卖不上高价。

  云南某收购松露的经贸有限公司负责人称:2012年他们在主产地收了1吨都不到,而前年和大前年,还各收了30吨和50吨。

  在人们的过度开采下,我国松露已经濒临消失,而且这种情况至今都没有改观。 更让刘培贵心疼的是,松露的绝迹,也给原本茂盛的植被、完善的生态系统带来不小的打击。

  “松露和许多松科、山毛榉科、榛科等植物共生,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它们互利互惠,形成一种配合默契的协同进化关系。 ”刘培贵对这种相得益彰的共生机制娓娓道来:松露具有数百倍于植物根系的菌根菌丝,可以成百上千倍地提高吸水能力,从而可提高植物的抗旱性和抗逆性,另外松露含有许多高等植物所没有的水解酶类和真菌类激素,能从土壤中获取树木无法分解的矿物质;而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反哺给松露,从而巧妙地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另外,林内鸟类、松鼠、兔等啮齿类动物喜食松露,它们对成熟松露释放出的味道十分敏感,是传播松露的天然使者,这样便扩散了厚壁的松露孢子,构建了一个完美的生态系统。

松露,他似火免费全文阅读,松露

下一篇:鸡腿菇搭配,教你怎么搭配好鸡腿菇
上一篇:松茸有什么营养价值?吃松茸对人体有什么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