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温差大谨防感冒 北京今继续维持秋高气爽

2023-05-30 07:34:17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25

讯,近来,北京天气都比较不错,就是所谓的秋高气爽。据最新预报显示,北京今继续维持秋高气爽天气,气温上,最高气温20℃,最低气温7℃,昼夜温差大,要及时添减衣物,谨防感冒。从未来天气来看,未来几天依旧是较晴好的天气,最高气温19℃左右,白天比较舒爽,晚上寒凉。

北京今继续维持秋高气爽

昨天(18日)北京北风停歇,蓝天当道,呈现出一派秋高气爽的景象。不过,夜间晴空有利于辐射降温,今晨6时左右,南郊观象台气温仅为1.8℃,体感冷意十足。

今天北京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将继续在线。北京市气象台预计,今天白天晴,北转南风二三级,最高气温20℃;夜间晴转多云,南转北风一二级,最低气温7℃。

气象专家提醒,未来几天,北京白天最高气温保持在17~21℃左右,而夜间最低气温在6~8℃,昼夜温差大,公众早晚外出注意添衣保暖。此外,目前秋色正浓,一年一度的赏叶季拉开序幕,公众在外观赏红叶的同时也要做好健康防护。

北京未来天气预报:

20日(明天)多云,17/6℃;

21日(后天)多云,20/8℃;

22日(周六)晴,21/6℃;

23日(周日)晴,20/6℃;

24日(周一)晴,19/8℃;

25日(周二)多云转晴,19/9℃。

秋季如何养生?

1、健康饮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

2、调理脾胃

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夏秋之交,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温软开胃,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3、预防秋乏

俗语说的好“春困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4、预防秋燥

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出现诸如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皮肤干燥,多有咳嗽。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当的选食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酸角、西番莲、梨、甘蔗、荸荠、百合、银耳等。

5、预防感冒

秋季感冒增多,预防感冒,首先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其次室内的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一般在25℃~27℃最好。秋季是疾病的高发期,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6、早起早睡

早睡以顺应阴津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7、加强锻炼

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8、慎食瓜果

夏令大量食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9、适时进补

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提倡食补。秋季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核桃、藕、秋梨等。这些食物与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10、注意养阴

秋季天气干燥,秋季养生要注意养阴。秋天养阴,第一,要多喝水,以补充夏季丢失的水分。第二,多接地气,秋季我们要多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漫步田野、公园,这都有助于养阴。第三,避免大汗淋漓。汗出过多会损人体之“阴”,因此,秋季锻炼要适度。

下一篇:螃蟹变红了肺吸虫会死吗 螃蟹蒸红了还有肺吸虫吗
上一篇:“纳沙”加冷空气影响广东多地有强降雨 广东台风网最新消息20号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