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吟洞箫怎么样(洞箫的特点)

2023-05-26 15:05:3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6

吟吟洞箫怎么样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洞箫的特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吟吟洞箫怎么样

洞箫的特点

洞箫通常上端封口的竹节边缘开吹孔,管身开有指孔6个(六孔箫)或8个(八孔箫),前5孔或7孔,后1孔,,近尾端有出音孔2-5个。底端为开管。八孔箫又有正反手之分,持箫时以右手在下左手在上为正手,反之为反手。一般内径为16mm,从吹口端至下端调音孔的长度为520mm左右,全长为800mm左右。 箫的定调不一,常见的为G调,6个音孔全闭时,筒音为(d1),通过超吹,音域由(d1~e3),有两个八度另一个大二度。箫的音色柔和箫的定调不一,
常用的箫多为G调,能吹G、D、C、F、降B调。箫的音色柔和、轻细、典雅而甘美。低音区发音深沉,弱奏时很有特色;中音区音色圆润、优美;高音区发音紧张。箫的音量较小,适于独奏或重奏。乐队用几支箫同时演奏效果较佳。单用一支箫演奏时,配器上要注意音量对比适度。
由于它具有动人的音色和高雅的神韵,历来为骚人墨客所讴歌吟咏,也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并在诗词伴奏,琴箫合奏等多种民间合奏曲中广泛应用。箫作为独奏乐器登上音乐舞台,则是近些年的事。 管乐器音域的宽窄,除了决定于制作工艺是否优良,吹奏技巧是否得当,以及指法组合是否恰当等因素而外,还同管乐器的量度有关。
量度是物理学名词,是指管乐器吹奏一端的内径同管长的比值。量度对管乐器的声学性质(音色和音域)有着重大影响。例如五度超吹乐器的单簧管①,若不借助高音孔就无法吹出比基音高十二度的第二泛音,就没有现今宽广的音域;中国的管子同样是五度超吹乐器,却毋须借助高音孔就能轻松地奏出第二泛音来。单簧管与中国管子音乐声学性质上的这一差别,乃是由量度决定的。原来就五度超吹乐器来说,量度越大,超吹音就越容易被激发;量度小,超吹音则不容易被激发。可在箫笛一类八度超吹的管乐器上,量度对它们声学性质的影响,就恰恰同五度超吹乐器相反:量度越小,超吹音越容易被激发。
洞箫
人们根据常识就可以知道,管乐器的管子越长音越低,管径越大音也越低。因此,低音管乐器的内径大、管子长;高音管乐器的管径小、管子也就短。但是管径的粗细、管子的长短都是有限度的。笔者曾对箫、笛一类的管乐器作过实验分析:当箫、笛的管子长到一定限度时,基音就无法吹出,所吹出的也只能是第一泛音。对于洞箫的管长笔者所作的测算是:管长超出管内径的50倍(即量度小于0.02)时,吹出的便是高八度的第一泛音;若将末端掩没(此时箫管已成了五度超吹乐器),当管长超出管内径的25倍(即量度小于0.04)时,吹出的便是第二泛音。再以簧哨乐器来说,作为五度超吹乐器的单簧管,由于管径小、管子长,以至于量度小,除基音外,第二泛音的奏出必须借助高音孔,而同样是五度超吹乐器的中国乐器管子,由于量度大,毋须借助高音孔也能方便地吹出第二泛音。
“量度”对管乐器声学性质的影响,是一个至今未曾引起人们充分注意的问题。量度的正确运用,对箫、笛音域的增扩和音色的选择,有着很大的意义。例如洞箫(筒音为d1)的内径一般在1.6厘米,有效管长约52厘米,其量度约为0.031,而琴箫内径一般为1.4厘米,有效管长约为60厘米,其量度约为0.023。为此,琴箫的高音比洞箫还要容易被激发,音域也就比洞箫略宽。
洞箫为次中音乐器,音区比曲笛低纯四度,音域与笛子相似。洞箫的常用音域为d1~e3;若演奏得当,音域则可扩为d1~g3或更宽。 洞箫的音色同笛子相比,显得格外的恬静、秀雅,但音量小、发音不及笛子敏锐,便成了洞箫的弱点。
洞箫的音色同管径和吹奏方法密切相关,除此之外,制作方法是否得当也同样重要。洞箫同所有的乐器一样,音色具有大音色与小音色的区分。如小提琴,名琴同一般的琴所奏出的虽然都是小提琴的音色,但它们之间的音质却有天渊之别。制作精当的箫、笛,由于发音敏锐,演奏起来省力,其音色、音量的控制亦十分方便,使演奏者能随心所欲。音色能否随意变化和音量能否自由控制,是箫、笛制作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吹口开挖得当与否是制作的关键所在。
以上所述为做工粗细对音色的影响,而就演奏方法正确与否对音色的影响应至关重要。卫仲乐先生曾经说过,洞箫应该力求“高音似笛,低音似钟”,当然,“高音似笛”却不是笛。要达到这一要求,其要领在于口形的正确掌握:口缝要圆,口腔要适当打开,以利于共鸣。笔者曾经做过试验,用人工吹口吹奏箫、笛,发现其制作材料无论是优、劣;制作工艺的精、粗,其音色同样空洞、单调,很难辨别各自的优劣。受此启发,笔者曾有意识地对口形、口腔状态与箫、笛的音色之间的关系作了比较仔细地研究,发现同一支洞箫至少可以吹奏出三、四种有明显差异的音色;管径大,音色的可塑性就大。这都取决于口腔打开的程度。
一般地说,口腔的打开程度,视管径的粗细和吹孔的大小而定:管径小、吹口小,口缝要小,口腔也就小;若管径大、吹口深宽,口缝要适当放大,口腔也要大。口腔的适当打开,不仅能避免吹奏出的音色干瘪,以保证发音坚实,同时还极有利于洞箫音色的变换和音量的随意控制。这恐怕是很多年轻洞箫演奏者所没有注意的。
洞箫的音量尽管柔弱,其音量和音色还是有一定可塑性的——当然其音量的大小变化和音色的变换,要远比笛子困难得多。这音量的控制和音色的变化,全凭口缝和口腔的大小变换来控制。这是需要认真体味的。
洞箫演奏上与笛子发音上的最大差别就是,洞箫发音的初始,不能用舌尖抵于门齿上,因此没有明显的音头。为此,发音之初就得保证口风的准确方向和适当的力度,否则其音色就必然欠柔和。这是初学洞箫的一大难点。 洞箫和笛子一样,谈及音准,人们总认为是制作上的问题。实际上箫、笛的音准,不仅取决于制作是否精当,同时也取决于演奏者的演奏方法是否得当,即:指法组合以及运气的方法是否得当。
就洞箫音准的具体问题来说,它涉及到相对音高与绝对音高两个方面的问题。所谓相对音高的准确,就是指各音孔之间的音程关系的准确,绝对音高的准确当然就是指各音孔的音高应该与所对应的绝对音高符合——也就是筒音是否为准确的d1。
就制作来说,音程的准确不仅取决于音孔的位置和大小是否得当,同时更受吹口深浅的影响。1958年,贵州玉屏箫笛厂的郑辉蒸为查阜西先生制作了一支琴箫,各孔音高几乎都低一律(半个音)。郑辉蒸取刀将吹口削深少许,音就全都升高了半音,并解释说:“削深,其受气之量较大,气量大则律深矣”。此事当场使查阜西、沈西园、杜文元“均讶为绝技”。笔者举此实例意在说明,吹口深浅决定着箫的绝对音高。吹口开深少许,音就能升高半个音,乃是因为管端校正量变小了,故而音也就随着增高。由于玉屏箫的吹口极小,管端校正量过大,吹口稍微挖深,管端校正量就明显减小,导致了音的增高。管端校正量的明显增大或减小,虽然各音孔的音高都会随着降低或增高,但各音孔所增降的音程并不相等,也就必然会影响音程的准确性。因此,通过吹口深浅的改变来调整音高,是有一定限度的,否则就一定影响各个音孔之间的音程关系。
就洞箫制作时的校音来说,制作工人依赖音分仪,有人认为,根据音分仪可以将箫、笛校准得“一音分也不差”。这一认识有点偏颇,此处无意从理论上作过细的分析。制作工人虽然依据音分仪,可也常常出差错。原因何在?原来制作工人校音时总得一边吹奏一边一个音孔一个音孔地校音。但他们却忽视了校音时口缝位置的统一和吹奏力度的匀称,演奏时由于口风的统一反而会导致相对音高(音程)的不准确。此外,即使校音时的口缝位置和力度都相当统一,而演奏时的口缝位置和吹奏力度不同,音程仍然会不准确。因此,吹奏时有意识的俯仰吹奏角度,可以校正音准。
箫笛演奏者每当发现箫或笛的音不准时,总是用挖补音孔的办法来补救:音嫌低就将音孔挖大,音嫌高就将音孔补上一点。这办法看起来很有效,但未必切合实际。假若是个别音孔的音不准,应该用此方法,若是多个音孔的音都欠准确,这样的校音方法就绝不是良策。因为这样校音以后,不仅影响了箫、笛音孔大小的统一而影响美观,同时也证明不是原先音没校准,而是吹奏方法可能与制作者校音时吹奏方法不一致。此时只要修整一下吹口就行了,尤其是洞箫,修整起来远比笛子方便得多。
修整之前首先要判断一下吹孔是否得当。判断的方法是,首先听一听各个音孔之间的音程关系,若上手各音孔之间的音程偏宽,下手各孔之间的音程偏窄,说明吹孔偏深,只需要用锉刀将洞箫上端锉去一点,使吹口变浅一点,音程自然会得到矫正;反之,若上手各孔之间的音程偏窄,下手各音孔之间的音程偏宽,只须将吹孔挖深一点就该得到矫正。当然,若仅是个别音不准,那才应该矫正这个别音孔。
洞箫由于音调比笛子低,管径也比笛子细,因此音孔的间距也就比笛子大。如今按照十二平均律制作校音,六孔洞箫的音孔设置也就存有矛盾:过分靠近第三孔,下手的按孔就困难;偏下则音准就存在着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只有用小指按第一孔;若此,则不如使用八孔洞箫——八孔洞箫不仅保证了音准,也方便了转调。
洞箫同笛子一样,属于八度超吹乐器。由于其管长有一定限度,管径又不是太小,因此其泛音不是很多,只能奏出第一、二泛音,和极个别的第三泛音,音域相对较窄。构成各个音级的音高是由音孔位置决定的,音孔开挖位置具有随意性,因此音准的选择就具有很大的随意性。音孔位置是否得当,它直接关系到洞箫的音域。这是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

灵声,熹风,吟吟三种洞箫,哪种好?

你好朋友,
主要看自己喜欢哪个,只有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各种调门的洞箫的音调特点?

您好,大家常说箫的高音有点像竹笛的音色。常见的C调箫可以分为低音C调、高音C调,但实际上两种都不常用。另有超高音C调,那就更不常用了。低音C调原则上需要手长的人才能使用,身高185厘米及以上更为适宜,音色如同古钟龙吟,适合独奏和古琴伴乐,练习气流,高音区不常用,容易失真,不适应大部分伴奏,因为音调较低,固极不常见。高音C调一般为六孔箫,指法和竹笛类似,可以胜任流行歌曲的演奏,但由于音调较高,没有人们印象中古朴凝重的质感,音色丰富程度不及竹笛,演奏虽用但不为人所知,适合手小的人练手入门;内径塑型困难,常见的作品难以激发共鸣。超高音C调极不常用,由于音孔靠的太近,声音过于刺耳,一般不用做演奏,而是作为收藏或者特殊状况下的使用,长度嘛,比中性笔长不了多少。

大家觉得孤星独吟洞箫与二胡哪个版本好听

二胡版好,洞箫版虽然体现出了音乐中的凄凉与哀怨,但体现不出“孤”与“独”的感觉!二胡版虽少了点凄凉感,却体现出了孤独的感觉!更能点题!

请问下洞箫8孔G调可以吹奏孤星独吟吗?

当然可以吹啦。
其实你不用太注意那首曲子要求的调门的。G调箫其实仅仅比要求的低了半个调而已,且是最普及的最容易吹的一种。
而曲子的演奏和洞箫的多少孔是没有关系的。 如果非要和曲子要求的一样,可以通过换指法来达到。
我认为,用洞箫演奏曲子,关键是气息的把握,以及对曲子的感情的理解。不用太在意调门以及洞箫的情况。可以这么说,演奏洞箫既是随意的,又是严谨的。随意的是重神不重形。严谨的是,要想演奏的好,对神的把握,往往到了苛刻的地步。
望有帮助

下一篇:2018世界杯沙特怎么样(沙特世界杯最好的成绩)
上一篇:风尚模特学校怎么样(风尚化妆培训学校是正规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