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知识有哪些?

2022-09-17 11:40:2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7

火灾类型包括地表火灾、树冠火和地下火灾。森林火灾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人为火灾和自然火灾;森林火灾可烧毁多棵树木,威胁森林附近村镇,危及林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危害和后果严重;自助法;十不准森林防火;引起森林火灾的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火灾类型:

根据森林火灾的中心位置、蔓延速度、受损位置和程度,森林火灾大致可分为三类:地表火灾、树冠火灾和地下火灾。根据受影响森林面积的大小,森林火灾分为以下四类:

1.森林火灾警报:受影响的森林面积小于1公顷或其他林地着火(包括黄火);

2.一般森林火灾:受影响的森林面积大于1公顷但小于100公顷;

3.重大森林火灾:受灾森林面积100公顷以上不满1000公顷;

4.严重森林火灾:受灾森林面积1000多公顷。

起火原因:

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人为火灾和自然火灾。人为火灾包括以下几种:

1.生产性火源:农林牧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交通生产用火等。;

2、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吸烟、做饭、烧纸、取暖等。;

3.故意纵火:焚烧干草、燃放鞭炮烟花等。;

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开垦和焚烧荒地以及吸烟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在中国的森林火灾中,由炊烟、焚烧垃圾和在坟墓里烧纸引起的火灾占绝对数量。

自然火灾:包括雷击火和自燃。自然火灾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的1%。

森林火灾的危险和后果是什么?

1.森林火灾不仅会烧毁许多树木,降低林分密度,破坏森林结构;同时也造成树种的演替,被低价值的树种、灌木和杂草所取代,降低了森林利用价值。

2.由于森林被烧毁,林地暴露出来,森林涵养水土的功能丧失,会引发涝灾、旱灾、泥石流、滑坡、沙尘暴等其他自然灾害。

3.被火烧的树木生长下降,为大量的森林病虫害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加速了树木的死亡。森林火灾发生后,森林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天气、水土等森林生态受到干扰,失去平衡,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能恢复。

4.森林火灾可烧毁林区各类生产设施和建筑物,威胁林区附近村镇,危及林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此同时,森林大火会烧毁并赶走珍贵的动物。森林火灾发生时,会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空气体环境。此外,扑救森林火灾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影响工农业生产。有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影响社会稳定。

自助方法:

1、退入安全地带。灭火时,灭火队(组)应观察火场的变化。如遇飞火和气旋,必须组织消防人员进入燃烧区、植被少、火焰低的区域。

2、按规范点火自救。统一指挥,选择相对平坦的地方,下风向生火,两边打火,顺着转子方向,进入点火自救产生的烧伤区域,避免火灾。

3、按规范容易出现规避风险的情况。遇到危险时,应躺在附近植被较少的地方,双脚朝向火的方向,拉开漂浮的泥土,直到看到湿土,将脸放在一个小坑里,用衣服盖住头,双手放在身体前部。

4.按规格破风。风向突然改变,火势掉头时,指挥员要果断下达突围命令,队员要果断决策,选择植物少的地方,用衣服裹住头,屏住呼吸,风中狂奔突围。人应该能在7.5秒内突破。永远不要与火赛跑,只要与火赛跑。

森林防火十条禁令;

1、不准烧荒地开垦、烧粪肥、烧田埂草。

2、不准烧纸、烧香、放鞭炮、上坟时放孔明灯笼。

3.林区禁止吸烟。

4.不允许在野外焚烧蜜蜂、蚂蚁、火畜和使用枪支狩猎。

5.夜间林区不准照明。

6、不准上山造林或烧炭。

7.不允许白痴、白痴、精神病人或儿童进入林区。

8、不准看到火情不报告,不扑救。

9、不准在林区生火取暖、生火野餐。

10、不准破坏森林防火广告牌、观察台(哨)。

引发森林火灾,你要承担法律责任:

主观过失是失火罪,如果是故意,就是放火罪。因森林火灾引发的火灾,过火森林面积2公顷或者30亩以上的,应当提起公诉。处罚:犯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实践中,当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并构成火灾犯罪时,一般在法定的基本量刑水平上给予行为人自由裁量权。也就是说,火灾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一般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量刑档次上确定刑罚。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侦查。2001年5月9日,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发布了《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和立案标准》,规定任何人故意放火烧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应当立案。

1、造成一人以上死亡,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2.给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3、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等基本生活资料被烧毁的;

4.引发森林火灾的重大案件,有二公顷以上林地发生火灾的重大案件,或者有十公顷以上林地、灌木林地、未开发林地、苗圃地发生火灾的特别重大案件;

5.造成严重后果的其他情形。

下一篇:卫衣带子太长怎么处理
上一篇:覔字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