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发展简史(中国交响乐发展简史)

2022-09-14 15:57:18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80

交响乐发展简史(中国交响乐发展简史)

毕竟交响乐是西方音乐,在中国还没有出现很长时间,那么交响乐是如何在中国引进和发展的呢?

我们一起回去吧。

1942年延安文艺代表座谈会合影。

交响乐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陋到精致的百年蜕变。

20世纪50年代初,在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中国的所有行业在遭受重创后,都处于等待复兴的阶段。在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恢复发展的政策下,交响乐作为音乐文化的高级代表,也受到了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特别关注。因此,1953年成立了北京中央乐团,1956年成立了中国广播交响乐团,1953年新电影乐团正式成立,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由革命老区中央风资源网的弦乐团演变而来等...这些对中国交响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的管弦乐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这些乐团的建立和建设,构成了当时颇具规模的首都交响乐团的阵容。

当然,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和文化最先进的城市,在音乐和文化建设方面永远不会落后于人。因此,上海电影乐团和上海广播乐团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此外,早在1879年就成立的上海交响乐团,在1956年正式更名命名。

全国各地成立了许多交响乐团。比如1957年成立的广州交响乐团,就是广州交响乐团的前身。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其他主要一线城市也有自己的交响乐团,比如北京交响乐团。他们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交响乐在中国的发展和推广。

随着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由于国内外交响乐团交流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的交响乐团也在寻求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拓展和发展自己的音乐门类。

当时交响乐团的专业起点低,客观条件都不尽如人意,无论是演奏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还是乐器的质量。然而,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老一辈音乐家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的精神,使得国内交响乐的演奏水平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肉眼可见的快速发展。

1982年上海交响乐团剧照。

与此同时,当时与中国有着非常密切外交关系、音乐水平非常发达的前苏联,看到中国在其资源网络中重视交响音乐的发展后,纷纷派出专家协助中国开展音乐专业。在外力的帮助下,交响乐在中国的整体发展水平和速度在空之前就已经有所提升。也是因为我和前苏联有着密切的外交关系。20世纪50年代,为了更快地培养西方音乐的特殊艺术人才,我国派出多名优秀音乐家赴前苏联和东德学习,以加强我国音乐产业的发展,提升音乐人才的专业素质。

其中涌现出许多中国当代音乐家、指挥家和交响乐作曲家的先驱。如李,1953年赴莫斯科音乐学院深造;黄晓彤,1957年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郑小英,1960年考入莫斯科音乐学院;1956年赴柏林音乐学院深造,如方圆。学成归来后,他们迅速成为中国各大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为提高中国交响乐团的整体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的指挥家

除了这些指挥家,还有很多其他的表演者被分批送往国外学习。他们完成学业回国后,立即成为中国各大交响乐团的骨干。

这些成立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国”交响乐团,经过多年的技术训练和演奏实践,已经能够系统、完整地演奏莫扎特、贝多芬、德沃夏克等欧洲古典浪漫派作曲家的经典作品,这使得我国各大交响乐团基本上具备了演奏莫扎特、巴赫、贝多芬、德沃夏克等欧洲古典浪漫派作曲家经典作品的完整体系,这也为我国本土作曲家创作和演奏原创作品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职业作曲家的作品频繁出现在各大乐团的节目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李焕之的《春节组曲》、马思聪的《交响组曲《山林之歌》和《第二交响曲》、施永康的《交响诗《黄鹤的故事》、辛湖广的《交响诗嘎达梅林》、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何等。罗忠荣《第一、二交响曲》、《十三陵水库落成典礼序曲资源网》、瞿伟《人民英雄交响曲诗碑》、陈培勋《第二交响曲(清明上河图)》、朱建儿《节日序曲》、王希林《交响组曲·云南印石》、吕其明《红旗管弦颂》等。文化大革命时期,虽然作品不多,但出现了交响音乐《沙家浜》、交响音乐《走虎山》、钢琴协奏曲《黄河》,被后世奉为经典。改革开放到近代以来,交响乐创作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作曲家。他们的创作大胆新颖,许多优秀作品已接近并达到世界水平,如陈怡的管弦乐《多叶》、陈其钢的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郭文静的长笛协奏曲《伤心空山》、瞿小松的交响组曲《山地风》。也有一批年纪较大的作曲家写出了自己最好的时代作品,如朱建儿的《十大交响曲全集》、罗仲荣的《暗香》、杜明欣的钢琴协奏曲《春天的收获》等。

中国交响乐作曲家的先驱。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音乐等艺术文化事业的发展,交响乐事业发展迅速。千禧年后,中国爱乐乐团在原中央广播交响乐团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社会招募组建而成。之后,上海、广州、深圳、厦门、青岛等沿海城市也通过改进重组,建立了新的大型交响乐团,包括代表国内交响乐演奏高水平的上海爱乐乐团,以及其他非国有交响乐团。这些乐团的成立,标志着原国家控制下的中国国有乐团逐步改革了国家和赞助团体共同参与管理的乐团专业模式。模式通常采用与国际接轨的艺术总监管理制度和业务人员聘用制度,在演出活动的模式改革上不断尝试新的方式,如音乐会演出季等。这一系列改革不仅使乐团自身的演奏和指挥水平迅速提高,也使乐团在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上有了全新的诠释方法,最终使我国在交响乐演奏方面呈现出各种音乐派别和演奏风格并存的繁荣景象。

如今,交响乐在中国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小众的艺术门类。就连普通人也开始习惯在年底走进音乐厅听一场新年交响音乐会。

萨尔茨堡爱乐乐团剧照。

下一篇:快速记忆法(9大法则快速提升记忆力)
上一篇:经常头痛(经常头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