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已至 生活中需防寒凉

2022-07-26 12:06:1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4

10月8日已进入寒露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很多疾病会发生,其中最应警

10月8日已经进入寒露节气。《二十四节气》说:“九月节,露水是冷的,而且会凝结。”寒露过后,随着气温下降,会发生很多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最要警惕。因此,在这个多灾多难的秋天,我们应该合理安排我们的日常生活。

寒冷从第一步就诞生了。

——用热水泡脚取暖。

寒露过后,一般来说,天气的特点是“冷”字。俗话说,秋雨带来感冒。这时,秋风寒冷,天气越来越冷,甚至气温突然下降。当寒潮来临时,最容易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湿痹等。心脑血管疾病在此期间也特别容易发作或加重。所以在这个节气里,除了要防止燥邪伤害外,还要防止寒邪伤人。这时,足部的保健就显得尤为关键。当寒冷的节气结束时,你应该注意保暖。

俗话说:“白露赤身,寒露赤脚。”孙思邈在《一千块钱的重要药方》中说:“每年(年)八月一日后,即微火暖足。不要让它在没有生意的情况下变冷,永远要保持呼吸空气。”也就是说,每年农历八月初一以后,很快就会进入深秋寒冷的冬季,要注意保暖脚部,防止下肢受凉。

我们知道,人的脚离心脏最远,直接接触地面,所以散热比较快,最容易受寒邪侵袭。特别是对于很多体质较弱的人来说,脚经常是冷的,这是因为血液从心脏到脚的循环缓慢造成的,所以有一句话叫“寒从脚开始”。因此,在这个寒露阶段,保持脚部温暖是最重要的健康课。

有些人冬天喜欢围着炉子取暖,这样不好,容易导致脚干裂。"用热水洗脚比吃补药好."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暖脚方法就是用热水泡脚。中医认为,脚是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各脏腑经络密切相关。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的作用。因此,历代的保健人员都用热水泡脚,作为养生延年的措施。

做法是先用脸盆准备半盆热水,然后在旁边准备一个热水瓶。把脚泡在盆里,水温要高一些,但一定要承受,以不烫手为原则。最好一次浸泡20分钟以上。水温低的时候,从热水瓶里倒一些热水,保证水温始终是热的。

坚持用热水洗脚有以下好处:祛寒暖身;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及时消除疲劳;早上运动后用热水洗脚,可以健脑强身;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可以改善睡眠,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热水烫脚也有利于足癣的治疗。

但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30分钟左右为宜,期间加热水2 ~ 4次。泡脚的过程中,人体的血液循环和心率加快,如果时间过长,很容易增加心脏的负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如果感到胸闷头晕,应暂时停止泡脚,立即卧床休息。晚饭后一小时才能泡脚。因为饭后人体内的血液大部分流向消化道,如果马上用热水泡脚,会长期影响消化吸收。

泡脚水的温度要控制在42℃左右,水量不能超过脚踝。这是因为:一方面,水温过高,双脚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人体内更多的血液流向下肢,容易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另一方面,水温过高,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经常灸足三里、涌泉穴,对下肢乃至全身保暖都有好处。

上升以缓解秋季抑郁

——秋风送爽行。

秋天是肺金的季节。中医认为“肺主升降”。只有肺功能正常,才能排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咳出痰液和废物,帮助心脏将气、血、津液传遍全身。

但是到了秋天,万物寒冷,人的阳气开始从表皮向内聚集,汗孔逐渐闭合,影响肺的功能(肺主皮毛),容易让人伤心。在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与内脏的关系中,悲是肺的志气。所以悲伤伤肺,悲伤容易影响肺的功能。再加上寒冷的秋风、大雨和飘落的花木,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和流浪者,更容易感到悲伤、忧郁和悲伤。

有什么方法可以化解悲秋?秋天爬山是方法之一。中国以重阳节爬山的习俗而闻名。这时,爬山不仅可以追忆过去,陶冶情操,还可以通过爬山,人们可以抛开工作上的烦恼,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缓解压力,放松自己。因此,在空气清新、天空轻盈的秋季,爬上去俯瞰,喊几声,呼出胸中浊气,对抑制悲伤情绪大有裨益。这就是“火胜金”、“喜胜悲”的中医含义。这种攀爬活动有很好的宣肺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外出爬山时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保护好膝关节,不要过度运动。膝关节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加重疼痛。所以冷的时候要注意保暖,必要的时候要戴护膝。老年人运动时,不宜做屈膝时间较长的运动,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荷。

当然,心脏病应该从心脏开始治疗。宋代医学家陈至说:“秋天,刮风下雨,总是很悲伤。如果颜色不快乐,你必须被许多聚会所诱导,如果你用心去做,你会忘记秋思。”因此,心理调节也很重要。

秋天要少看那些缠绵悱恻的小说电视剧,老年人要多想想美好的未来。唐代诗人刘禹锡说:“自古以来,每一个秋天都是悲伤和孤独的,我说秋天比春天好。晴天当一只鹤从云上升起时,它给蓝天带来了诗意。这首诗不仅给人秋天的愤怒,也唤醒了人们为理想而战的情操。如果我们能有这样乐观豁达的心情,又何必担心“秋愁”不去而抑郁呢?

简单的穴位自疗可以帮助放松,提振精神。神门穴又称心胸穴,常按摩神门穴,对降心火有很大帮助。按摩太冲穴可以抑制烦躁;失眠、神经痛及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可常按内关穴。当然,如果不能缓解,应该去正规医院。一般来说,针灸经过一个疗程就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下一篇:秋季宜减辛增酸冬季宜食温热
上一篇:寒露时节深秋将至 气温下降谨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