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方法(沉管法施工步骤)

2022-07-23 18:00:1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9

隧道施工方法(沉管施工步骤)

1.全断面开挖法

全断面开挖法是根据设计大纲进行一次爆破,然后衬砌施工的施工方法。

适用条件:

(1)ⅰ~ⅳ类围岩用于ⅳ类围岩时,应具备在全断面开挖至初期支护期间保持自身稳定的条件。

(2)有钻井小车或自制操作台及高效的装运机械设备。

(3)隧道长度或施工段长度不应太短。根据经验,不应小于lkm,否则将采用大规模机械化施工,经济性较差。

左转|右转

全断面开挖法

机械化隧道施工有三条主要作业线:

挖掘线路:凿岩台车、装料台车、自卸汽车装载机(无轨运输)、矿车装渣机、电瓶车或内燃机车(轨道运输)。

喷锚线:混凝土喷雾器、混凝土喷射机械手、喷锚平台、给料运输设备、锚注设备。

成型衬砌线: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运输车及泵、防水层操作平台、衬砌钢模板台车。

全断面法施工的特点:

(1)开挖断面与作业空间隙大,干扰小;

(2)充分利用机械,减少人力;

(3)工序少,便于施工组织管理,改善工作条件;

(4)一步开挖成型对围岩扰动小,有利于围岩稳定。

2.阶梯结构

台阶法是先开挖上段,开挖到一定长度后同时开挖下段,上下段同时齐头并进的施工方法。按步长分为三种:长步、短步和超短步。近年来,由于大断面隧道的设计,出现了三步临时仰拱法甚至多步法。

左转|右转

阶梯结构

左转|右转

阶梯结构

至于施工中应采用哪种台阶法,应根据以下两个条件决定:

(1)初期支护形成封闭段的时间要求,围岩越差,封闭时间要求越短;

(2)开挖、支护、造渣等机械设备对施工场地尺寸的要求。用于上部结构。

软弱围岩应以前者为主,兼顾后者,确保施工安全。当围岩条件较好时,主要是考虑如何充分发挥机械效率,保证施工的经济性,所以只考虑后者条件。

台阶开挖法的优缺点:

台阶开挖法可以有足够的工作间空和可观的施工速度。但是,上下操作之间存在干扰;台阶开挖虽然增加了对围岩的扰动次数,但有利于开挖面的稳定。特别是上部开挖支护后,下部作业更安全,但要注意下部作业对上部稳定性的影响。

挖掘台阶时注意以下几点:

(1)解决上下半段的相互干扰问题。微台阶基本组合成一个工作面同步开挖;长台阶基本打开,干扰小;但短步干扰较大,要注意操作组织。对于长度较短的隧道,可在第二个半断面施工前,将第一个半断面贯通。

(2)开挖下部时,注意上部的稳定性。如果围岩稳定性好,可按顺序分段开挖;如果围岩稳定性差,应缩短下掘进周期进尺;如果稳定性比较差,可以左右错开,或者先拉中间槽再挖边墙。

(3)下侧墙开挖后必须立即喷混凝土,并按要求进行初期支护。

(4)测量工作必须及时观测拱顶、拱脚和中央边墙的位移值,发现速率增大应立即关闭仰拱。

3.挡芯土环挖法

左转|右转

环形开挖挡芯土法

环形开挖挡芯土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圆形开挖进尺为0.5-1.0m,核心土面积不小于全断面面积的50%。

(2)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喷射混凝土和锚杆支护施工,并安装钢架支护。相邻钢架必须用钢筋连接,锁角螺栓应按施工要求设计施工。

(3)如果围岩地质条件差,自稳时间短,开挖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超前支护。

(4)核心土和下一步开挖得到下一步支护后,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

4.中间分割法(光盘法)

CD法是在围岩较弱的大跨度隧道中,先开挖隧道一侧再开挖另一侧的施工方法。主要用于双线隧道ⅳ级围岩深埋硬岩段和老黄土隧道段(ⅳ级围岩)。

左转|右转

中间分区法(CD法)5。交叉中间分割法(CRD法)

穿越隔墙的方法是在围岩较弱的大跨度隧道中,先开挖隧道一侧的一两个部位,作为隔墙和地下连续墙的一部分,再开挖隧道另一侧的一两个部位,完成地下连续墙施工;然后挖掘第一个施工侧的最后一部分,延伸中间隔墙,最后挖掘剩余部分。当短台阶法难以保证工作面稳定时,宜采用小分部尺寸的CRD法,有利于控制变形。

CD法是“中心膜片”的缩写,而CRD法则是“交叉膜片”的缩写。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用于相对软弱的地层和大断面隧道。前者是将钢支撑和喷射混凝土隔墙分开开挖的方法;后者是在地质条件要求及时封闭分割段的情况下,采用用隔墙和仰拱上下、左右分割封闭段的开挖方法。因此,CRD法与CD法的唯一区别在于,在施工过程的每一步,都需要临时仰拱来封闭该段。

在CRD法或光盘法中,一个关键问题是拆除中间墙。一般来说,中间墙只有在全断面封闭且各断面位移完全稳定后才能拆除。

左转|右转

横隔板法(CRD法)6。双面航向法

一般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将断面分为左右侧壁导坑、上芯土和下台阶四个断面。原则是将整个隧道的大断面分为左、中、右三个小断面,左、右导洞先行,中间断面紧跟。初期支护仰拱成环后,拆除两侧导洞临时支护,形成全断面。两侧导孔呈倒鹅蛋形,有利于控制拱顶下沉。

当隧道跨度很大,地表沉降要求严格,围岩条件特别差,单侧掘进法难以控制围岩变形时,可采用双侧掘进法。现场实测表明,双面掘进法引起的地表沉降仅为短台阶法的1/2。双面掘进法的开挖段虽然分块多,但扰动大,第一个支护段封闭时间长,每块开挖后立即封闭,施工中途变形几乎不发展。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安全,但速度慢,造价高。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粘性土层、砂层、砂卵层等地层。

双面掘进法施工顺序如下:

(1)开挖一侧导坑,及时关闭其一次支护。

(2)适当距离后开挖另一侧导坑,搭建初期支护。

(3)开挖上部核心土,搭建拱的初期支护,拱脚支撑在边墙导洞的初期支护上。

(4)开挖台阶,在底部搭建一级支架,封闭一级支架的整个断面。

(5)拆除导洞临时空部分的初期支护。

(6)建筑内衬。

双面掘进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下一步开挖只能在侧导洞开挖后进行。地质条件较差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在每级台阶底部设置临时钢架或临时仰拱。

(2)各部位开挖时,周边轮廓应尽量平整。

(3)另一侧开挖应在第一开挖侧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

(4)左右导洞开挖面之间的纵向距离不应小于15m。

(5)当开挖形成全断面时,应及时完成全断面初期支护闭合。

(6)浇筑二次衬砌时,应逐步拆除中间隔墙和临时支撑。

下一篇:早上满满的正能量句子(早晨正能量短语)
上一篇:红薯淀粉和木薯淀粉一样吗(木薯淀粉能用红薯淀粉代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