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的风俗习惯(侗族的特色习俗)

2022-07-10 07:20:1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10

侗族风俗(侗族特色风俗)

一说到过年,我们总会谈到家乡的风俗。有人能想到新疆的“宰牲节”,西藏的“哈达”,广东的“买金桔”,湖南的“早年”。然而,每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总能在异乡的热闹环境中,体验到“异乡为陌路,每逢佳节思念亲人”的孤独与彷徨。

当我们在家乡的时候,我们总是想出去看看。只有真正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才能真正理解莫文蔚的那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你的名字——我的家乡。说起家乡,没有什么比那些独特的“风土人情”更能让人记忆犹新了。在一代代的传承下,每个家乡的风俗都有着简单而深刻的含义,简单的是它的“风俗”,深刻的是它的“情怀”。

侗族是一个“俗”与“情”并存的民族。我的家乡黔南是侗族聚居地之一。虽然这个迷人的民族有自己的特色和习俗,但却很少听说。然后这个“国家责任”就交给我了,我决心给你讲讲侗族风俗中的“俗”...

01“俗气”的董歌

听这个名字,“大宋”?多么庸俗!谁能想到这个习俗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在没有指挥、没有伴奏的前提下,以村民自然淳朴的和声为基础,把我们的侗族民歌分成几个部分,一气呵成。听过的人都说“大自然的声音”不外如此。

你可能会说,中国56个民族几乎都擅长唱歌跳舞。唱歌有什么魔力?不会,2009年,侗族歌曲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所谓“俗即雅”,其实是在提醒我们,俗与雅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当我们深陷情感的时候,雅与俗的区分就更没有必要了。

如果你听腻了那些流行歌曲,那些感情在挣扎,在滴答,不妨听听我们家乡侗族的大歌《才华东听》!

02“自由”在夜晚歌唱和静坐

婚姻是人生的大事。无论在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婚俗。在我的家乡,侗族的婚俗非常深情浪漫。怎么说呢?

首先,自古以来,侗族男女就以社交中的“自由”著称。无论在哪个时代,侗族男女都可以有相对自由的环境和选择。我的家乡属于侗族分布的南部地区,所以更多的是在安静隐秘的空房间里交流和交谈。一般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心里有女孩的年轻人会“去寨子”,因为我们住的地方一般叫“XXX寨子”,所以我们就去女孩住的寨子里寻求回应。另一方面,董女孩子不早睡。为了等待心上人的光临,他们常常独自“熬夜”,焦虑甜蜜的浪漫爱情在神秘的夜晚悄然绽放...

03“雅”赛鲁生

说到家乡习俗,就不得不说侗族的“芦笙节”。所谓芦笙,是一种用竹子、木头和金属制成的芦管管乐器,以时而深沉时而轻快的声音著称。

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都会举行盛大的芦笙大会,一般持续一周左右。之所以叫“比赛”芦笙,是因为这个节日主要以“比赛”的形式出现,在这个节日里,每个人都会盛装打扮。

仔细看看,这里的每个人一定都穿得很好,看!远处微笑的董姑娘,戴着蓝色的面纱,穿着一条过膝的淡紫色的布裙。她纤细的腰上系着一条深紫色的螺纹腰带,而在腰带周围,独特的花朵上则绣着五颜六色的丝线。当她越来越近的时候,你可以在她弯弯的眼睛旁边看到一对银色的耳环。她脖子上一枚精致漂亮又优雅的银戒指非常抢眼。

只是一个女孩,你的心早就被征服了,这次芦笙会上的男人为了夺得第一名都想出了绝招!我不禁感叹,多么亲切的会议啊!

04“消失”的婚典

当你看到一个小问题时,你可能会怀疑你是否听说过泼水节和鬼节,但你没有听说过专门用来“结婚”的节日。是的,在我的家乡,曾经有一个盛大的节日专门庆祝男女结婚。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乡年轻人早早离开家乡去打拼,留下了一些老人和孩子,这个节日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这个节日仍然是我们民族的深刻烙印。说起它的来历,据说是由两位德高望重的“村长老”联合提出来的,一位叫“高栏宝”,一位叫“海莲年”。起初是因为侗族有不嫁同村的习俗。因为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很多喜事变成了“葬礼”,能结婚的地方总是千里之外,路漫漫其修远兮。后来,两位村里的长辈共同决定把10月的第一个结婚日定为全村人的“结婚”日。

在一起结婚,意味着情侣成双成对会在这一天结婚。虽然那一天的盛大场面已经看不到了,但“婚礼日”的情谊和历史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家乡的民族文化中,源远流长。

看了我介绍的一些家乡风俗,大家对这个话题还有什么看法?欢迎分享。

下一篇:win7剪切板(win7剪贴板快捷键)
上一篇:赛尔号青龙技能表(赛尔号索比斯自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