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化常识教案(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教案)

2023-03-05 11:40:5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1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秦大明123高中生必知100条涉考文化常识1、〖中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 3、(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

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4、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高考语文试卷中经常会用到的文化常识汇总: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3.“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4.“四库”:经、史、子、集 5.《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6.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7.“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8.“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9.“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10.“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11.“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12.“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13.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14.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15.四海:指天下、全国。 16.“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17.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18.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19.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20.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21.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22.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3.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 (即稷、黍、麦、菽、稻) 24.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25.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26.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27.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28.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29.岁寒三友:松、竹、梅 30.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 31.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 32.解元、会元、状元。

33.五声:五个音级。 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

34.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 35.《孟姜女》 36.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37.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38.童生试:也叫“童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39.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40.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 第一名称解元。

41.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 第一名称会元。

42.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 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

合称三甲鼎。 43.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44.《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45.“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46.《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 47.“凤、雅、颂”三大类 48.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 俗称叩头。

49.稽首:古代的拜礼。 为“九拜”之一,行大礼。

50.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 51.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

52.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 53.“五鼓”或称五夜。 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五更3点—5点。

54.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55.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 56.玉常金马:指翰林院。

57.《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 58.“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 59.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噗的人。 “三教九流”多含贬义。

60.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 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

61.“三宝”,拂教名词,指拂、法、僧。 62.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

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63.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

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64.“岳阳楼”四绝:滕子京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sù)篆额(用篆字书写的匾额)一时传为四绝。

65:古代别称 桑梓:家乡 巾帼:妇女 须眉:男子 鸿雁:书信 社稷:国家 汗青:史册 祖国 “三尺”:法律。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秦大明123

高中生必知100条涉考文化常识

1、〖中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

3、(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 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4、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1. 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考、高考的热门考点,那么,试题会以怎样的形式考查?考查的重点内容又会是哪些?

2. 选择的是近年来中考相关试题,从中可以发现中考传统文化试题有以下规律:

3. 与高考相比,中考命题形式更为灵活,既有客观选择题,又有主观运用题;

4. 涉及的内容相对简单,多与教材中的文言文相关,或者是基本的文化常识;

5. 考查重点内容:古人姓名字号、古代纪时方法、科举与官职、礼仪制度、文学常识等;与高考不同的是,中考因为是地方命题,常常会考查与本地域相关的文化常识;

6. 考查形式:以文言文阅读材料为基础,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7. 重点关注:从考试的文本中来,但大部分与教材设计的文言文内容相关,即使有个别新词,只要具备基本的古代文化常识,就可以解答。 平时学习中要高度关注教材文言文注解的内容

8. 考查内容:古人姓名字号、古代纪时方法、科举与官职、礼仪制度、国学经典知识、典故知识、文学常识等。

不用每句话都背,但是有些句子和知识点是要会用的,比如:

文化的力量表现在什么地方?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老师讲课时肯定会把书上的知识分成知识点来让记,所以,不用把每句话都背下来,但是必要的记忆是一定要的,政治主观题就是要答到点上,才会给分,选择也是以知识点为基础。

建议楼主,背完知识点后,要做一些主观题来巩固(不要看书,要凭自己的记忆作答哦~~)

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文化常识大全整合- uu文字群- 自由群组- 话题- 友友

2009年11月30日 在友友里你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一起玩开心农场(偷菜游戏,QQ开心农场,QQ农场)、开心宝贝、荣光医院、德克萨斯扑克、开心狗狗、快乐庄园、抢

2008年高考文学常识试题汇编及分析高中试题教学西部教育

2008年7月18日 (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加西亚? 上一篇文章: 2008年普通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卷); 下一篇文章: 2008年普通

关于初中文学常识试题与答案- -

2009年6月27日 谁能提供有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文学常识的十个试题?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1个回答; ?谁有中药常识试题及答案?4个回答; ?文艺常识试题回答2个回答; ?中国古代文学往年

求高二语文文学常识名句默写竞赛试题及答案_

求高二语文文学常识名句默写竞赛试题及答案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14 天23 小时 我马上要去决赛了求题目练练要有答案高二人教版的 急求!! 感激不尽

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1、鲁迅先生的作品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且介亭杂文》(或《坟》或《华盖集》等)等杂文集。

2、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是《春秋》,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是《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最早的一部国别史是《国语》。 3、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崩溃和解体过程。

他的“三部曲”名作还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

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手法上,《诗经》使用赋、比、兴。 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5、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 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

明传奇的代表作是汤显祖的《牡丹亭》。 清传奇的代表作是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扩展资料: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古代文化常识。 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中国文学常识: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 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 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三代:夏 商 周 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三王:夏禹 商汤 周武王(一说周文王) 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三教:儒、释、道 27、三公: 周时:司马、司徒、司空 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明清:太师、太傅、太保 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1、岁寒三友:松、竹、梅 32、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3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 棠棣之花 4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 残冬 4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 陶渊明 50、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55、《诗经》三体:风、雅、颂。 56、文学史上“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说的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容若。

下一篇:身边科技小常识(身边的小常识)
上一篇:化学有趣小知识(化学有趣小知识一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