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急常识

2023-03-05 10:30:5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7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1863年2月9日由瑞士人亨利·杜南倡议成立。 当时称为“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80年改为现名。 它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红十字组织,也是瑞士的一个民间团体。 它完全由瑞士公民组成,并受瑞士法律的保护和约束,总部设在日内瓦。

其最高权力机构是每年一次的全体大会,大会闭幕期间由执行局领导日常事务。 该委员会的宗旨是在战争中行善。

根据日内瓦公约的规定,该委员会得以中立团体的身份对战争受难者进行保护和救济,受理有关违反人道主义公约的指控,致力于改进和传播人道主义公约,与有关团体合作培训医务人员,发展医疗设备。

扩展资料:

一、组织结构

1、主席团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有一位主席和一位副主席。 主席主要负责该组织的对外关系,在国际社会中代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并与指导委员会总干事密切合作,负责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人道外交事务。 在该组织内部,他负责加强组织凝聚力,保证运作顺利并促进发展。

2、员工团

1914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仅有12名雇员,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则有1900名雇员并有1800名志愿者作为补充。 在两次大战,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则有1900名雇员并有1800名志愿者作为补充。 20世纪80年代一线员工平均人数达到500人,90年代则达到1000多人。

20世纪70年代起,每年有15%的员工流失,75%的员工工作不满3年 即离职。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员工来自多个国家,2004年平均约有50%的非瑞士籍员工。

3、指导委员会

指导委员会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行政机构,负责实施和保证实施由大会或大会理事会制定的整体目标和组织战略。 指导委员会还负责确保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正常运转和员工整体工作效率。

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宗旨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一个公正、中立和独立的组织,其特有的人道使命是保护武装冲突和其他暴力局势受难者的生命与尊严,并向他们提供援助。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还通过推广和加强人道法与普遍人道原则,尽力防止苦难发生。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创建于1863年,它是《日内瓦公约》和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发起者。 该组织负责指导和协调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在武装冲突和其他暴力局势中开展的国际行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国际红十字会创立于1863年,她的创始人是瑞士人亨利·杜南。

十九世纪中叶欧洲战事频繁,1859年6月24日,杜南途经意大利北部小镇索尔弗利诺,正赶上法国、撒丁国联军与奥地利军之间的一场恶战,战场上尸横遍野,死伤者达四万多人,无助的伤兵在烈日下痛苦挣扎,他组织居民抢救伤兵、掩埋尸体。 就在这时,一个伟大的设想在他心中萌发了。 他向国际社会呼吁,制定一个国际法律,对交战双方的战俘要实行人道主义,保证伤员中立化,一旦发生战争,应不分国籍,不分民族和信仰全力抢救伤员,减少死亡。 这一人道主义的提议在欧洲赢得了广泛的共鸣,瑞士日内瓦公共福利会选出了亨利·杜福尔将军、琼斯塔夫·莫瓦尼埃律师、路易·阿皮亚医学博士、狄奥德·莫诺瓦医学博士及亨利·杜南组成五人委员会,并于1863年2月17日在日内瓦召开了首次会议,由此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前身成立了。

1863年10月26日,欧洲16个国家的代表在日内瓦召开了首次外交会议,并一致通过了《红十字决议》,决定在各国建立救护团体,为了表示对瑞士的敬意,其标志定为“白底红十字”(瑞士国旗为红底白十字)。 1864 年8月8日至22日,又签订了《红十字公约》,公约中规定:战场上进行救护的医院及人员处中立地位,应受保护;应对伤病员不分敌友均给予救护。 至此,亨利?杜南理想中的救护团体“红十字会”和国际性协议“日内瓦公约”正式诞生了。 随后,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欧、美、亚三洲的主要国家都相继成立了红十字会。 我国的红十字会也于1904年在上海诞生,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于1912年1月15日通报各国,正式承认中国红十字会为国际红十字会的成员。

红十字标志只是在武装冲突中传达特定信息的符号,是一种保护性标志,其中不含任何政治、宗教、哲学等各种意义。 但在1876-1878年俄罗斯与土耳其战争前夕,土耳其奥斯曼帝国通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他们将采用红新月来标明自己的救护车辆,但仍会尊重和保护有红十字标志的敌方救护车辆,他们所提出的理由是“……‘红十字’是对穆斯林士兵的冒犯……”。 而且土耳其还表示,如果它所提出的修改不被接受的话,它也无法强令自己的军队尊重日内瓦公约。 这样,土耳其单方面改变了1864年日内瓦公约第九条的条款。 由于战争已迫在眉睫,考虑到救助伤兵的紧迫性,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暂时接受了红新月标志。 在1929年召开的国际外交会议上,红新月标志被正式承认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志,但强调红十字和红新月标志不具有任何宗教性。 现在世界上有20多个阿拉伯国家和部分伊斯兰国家使用红新月标志。

一百多年来,红十字会的卓越贡献使这一标志具有了极大的号召力和权威性。 随着红十字会会员国的发展,红十字会的任务也开始由单一战伤救护发展到对自然灾害的援助、意外伤害的急救、自愿输血、社会福利以及开展世界各国红十字会、红新月会之间的友好合作,壮大和平力量,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等。 为了纪念杜南对世界红十字事业所作的伟大贡献,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协会执行理事会1948年决定将亨利·杜南的生日——5月8日定为国际红十字日。

同时,市红十字会面向市民开设的应急救护免费培训课堂也bai将开课啦!“市红十字会平时也在面向广大市民开展应急避险和卫生救护培训,但该培训需时两天,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市民要专门用两天时间集中、系统学习,显得有些心有du余而力不足。 ”据市红十字会赈济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方便市民学习,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人和家庭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市红十字会将应急救护培训内容进行合理拆分,这样,市民们可利用夜晚和周末的时间学zhi习,只要完成累计16学时红十字运动、现代救护理论、心肺复苏、创伤救护、意外伤害与突发事件dao五个模块的学习,即可充分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 经过考核合格的,还可以获得《中国红十字急救员证书》,有资格进内行应急救援。

据悉,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免费培训课堂将从9月13日起接受市民报名登记,每个班报名人数达到40人即可开课,欢迎广大市民以家庭为单位报名登记。 报名咨询电话(028)86254377,联系地址:成都市锦江区容新开街84号(成都市红十字会)。

红十字知识问答1、亨利•杜南先生出生年月日是多少?他与红十字运动有什么关系?亨利•杜南诞生于1828年5月8日,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

2、亨利•杜南先生哪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和平奖用以鼓励什么?亨利•杜南先生于1901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诺贝尔奖用以鼓励为红十字运动作出的巨大贡献。

3、索尔弗利诺在什么地方?索尔弗利诺战役发生于哪年?是涉及哪些国家军队的战役?索尔弗利诺在意大利北部。 索尔弗利诺战役发生于1859年。

是涉及奥地利和法国、意大利军队的战役。 4、索尔弗利诺战役对红十运动的主要影响是什么?索尔弗利诺战役激烈战斗后的惨况促使亨利•杜南先生写成《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红十字运动由此诞生,以及为保护战争受害者而签署日内瓦公约。

5、《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哪年出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于1862年出版。 这本书记录了亨利•杜南先生在索尔弗利诺战役中的经历,描写4万多受伤或垂死之人遗弃在战场,提出两项重要建议。

6、亨利•杜南先生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亨利•杜南先生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的主要内容是各国在和平时期应建立全国性的、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签定一份给予军事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地位的国际公约。 7、五人委员会的首次会议是在哪年召开的?它的正式名称是什么?现在仍然存在吗?五人委员会的首次会议于1863年召开。

它的正式名称是"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现在仍然存在。 8、哪年的什么会议上,通过了采用白底红十字做为保护性标志的决议?在1863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上通过了采用白底红十字做为保护性标志的决议。

9、红十字运动作为国际性的运动开始发展起来是哪一年的什么会议?红十字运动作为国际性的运动开始发展起来是在1864年的日内瓦外交会议。 10、签署第一部日内瓦公约的外交会议是哪年召开的?这部公约的名称是什么?签署第一部日内瓦公约的外交会议于1864年召开。

这部公约的名称叫《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第一公约)。 11、《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共有多少条款?《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共有10项条款。

12、《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规定了什么内容?公约规定了救护车、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包括志愿人员和随军牧师应被视为中立而受到保护和尊重。 13、《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提出什么原则?公约提出"受伤或患病的战斗员,不论属何国籍,都应得到收容和保护"这一重要原则。

14、《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宣布了什么?公约宣布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的旗帜和臂章以区别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 15、《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向各国政府呼吁了什么?公约呼吁各国政府批准加入这一公约。

16、红十字标志在哪一场战争中被首次采用?红十字标志首次在战争中被采用是在1864年的普鲁士与丹麦之间的日勒苏益格战役。 17、国际战俘局成立于哪年?它相当于今天的什么机构?国际战俘局成立于1870年。

它相当于今天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中央寻人局。 18、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中央寻人局是做什么的?中央寻人局的任务是登记战俘的名单并将名单交给敌方,以便通知他们的家人。

它同时也为战俘和家人提供传递书信的服务。 19、红新月被用作保护性的标志,是在哪一次战争中、哪一个国家首先提出并使用的?红新月被用作保护性标志,是在1876年土耳其与俄罗斯战争中、土耳其奥斯曼帝国首先提出并使用的。

20、穆斯林国家为什么要使用红新月标志?在1876年土俄战争中,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提出"红十字是对穆斯林士兵的亵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考虑到救护伤兵的紧迫性,提出暂时接受红新月标志。 战后这种作法一直沿用至今。

21、红新月标志于哪年被确认享有与红十字标志具有同等地位?1986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25届红十字国际大会上,红新月就与红十字取得了同等资格。 22、亨利•杜南先生于哪年逝世?亨利•杜南先生于1910年逝世。

23、红十字协会创立于哪年?哪年改为什么组织?红十字协会创立于1919年,1991年改为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联合会。 24、本运动正式称为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是哪一年?本运动正式称为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是1986年。

25、哪一部日内瓦公约将保护的范围扩展至海上战船及战伤的士兵?它是哪一次会议上签定的?在同一会议上还签定了什么?1899年日内瓦公约将保护的范围扩展至海上战船及战伤的士兵,是在海牙签定的。 在同一会议上还签定了一套海牙公约,即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

26、第一部日内瓦公约于哪年首次修订?修订内容是什么?第一部日内瓦公约(即《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及病者境域之公约》)于1906年首次修订。 这次修订把适用的范围扩大到病者。

27、首份关于战俘待遇的国际公约于哪年获得通过?在同一时间还有哪。

1. 有毒的蛇,头部多为三角形,有毒腺,能分泌毒液。

急救是治疗蛇伤的重要关键之一。 1972年以来,全国蛇伤工作者对蛇伤的局部紧急处理有了一致的看法,认为应按下面介绍的方法步骤进行处理: 1、结扎 被咬伤后,立即令患者消除恐惧心理,保持安静。

停止伤肢的活动,将伤肢置于最低位置,及时(争取在 2-3分钟内)用橡皮带或草绳、布条、藤类等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约10厘米或距离伤口上一个关节的相应部位进行结扎。 结扎的程度要求仅能阻断淋巴、静脉血的回流,又不妨碍动脉血的供应。

结扎后每30分钟松解1次,每次松2-3分钟,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组织坏死。 一般在服用有效蛇药3小时后,或注射结晶胰蛋白酶或抗蛇毒血清后,即可将结扎解除。

如被咬伤时间超过12小时者,也可以不结扎。 2.冲洗 结扎后可用自来水、河水、井水、肥皂水,最好能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冲洗伤口周围的皮肤。

目的是将粘附在伤口周围的毒液破坏及冲洗掉,从而达到减轻蛇毒中毒的目的。 3、快速诊断 未看见蛇时,要注意排除蜈蚣、蝎子和黄蜂等咬伤或螫伤的可能。

被毒蛇咬伤的伤口,局部常见到两个明显的毒牙痕,如被连续咬两口,可见到4个牙痕,有时也可见到1-3个毒牙痕。 在毒牙痕的近旁有时可见2个小牙痕,也可能出现1-3个小牙痕。

并有局部及全身中毒表现。 系非毒蛇咬伤,伤口有四行或二行锯齿状浅表而细小的牙痕;局部仅出现轻微的疼痛或有少许出血,但很快会自然消失,无全身中毒症状。

4、切开、冲洗、挤压排毒 局部消毒后,将可能断留在伤口内的毒牙清除,然后利用利器(如小刀等)沿牙痕作“一”字形纵切口或十字形切开,长约1-1.5厘米,其深度以达到皮肤下为止,要避开静脉。 亦可配合用拔火罐等负压方法吸毒(可用蛇毒排空器),再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5%依地酸钠、双氧水等,边冲洗边从伤肢的近心端向伤口方向及周围反复轻柔挤压,促使毒液从伤口排出体外。

冲洗及挤压排毒须持续20-30分钟,冲洗后,伤口处要用七层消毒纱布覆盖,进行湿润,并将伤肢继续置于低位,有利于毒液继续流出。 周围实在没有水,可用人尿代替,但不可用酒精或酒冲洗伤口。

但如遇五步蛇、蝰蛇咬伤或咬伤后继续流血者一般不宜切开伤口,以防止出血不止。 5、烧灼伤口,破坏蛇毒 切开、冲洗后,每次用火柴6-8枚,放于伤口处,反复烧灼2-3次。

当蛇毒遇到高热,即发生凝固而遭到破坏,使其失去毒性作用。 在野外被毒蛇咬伤或急救条件较困难的情况下,也可单独用火烧伤口进行急救。

6、局部冰敷 用冰块、冷泉水或井水泡浸伤肢,从而可减慢蛇毒的吸收。 7、局部注射结晶胰蛋白酶或高锰酸钾液 用注射结晶胰蛋白酶2000-4000单位,加0.25%一0.5%普鲁卡因10-60毫升(蛇咬伤急救盒),作伤口局部浸润注射,还可在伤口上方或肿胀上做环状封闭,必要时可以重复注射。

或先用0.25%一0.5%普鲁卡因20-40毫升作局部封闭,然后用0。 5%高锰酸钾液5-10毫升作伤口局部注射。

注意:高锰酸钾对组织有强烈的损害作用,注射后可引起剧烈疼痛,不宜多用;高锰酸钾不能与普鲁卡因混合使用。 8、中药治疗: 将“雄黄蒜泥丸”用唾液调成膏涂咬伤处; 将“雄黄煤子”,点火烟熏被咬处,直到流出紫黑液,以液尽为度。

9、如果因蛇伤引起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要采用红十字会培训学的心肺复苏术,维持呼吸道通畅,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注意:饮酒有助毒素扩散,被毒蛇咬后不宜喝酒。

2.户外急救常识 旅途中因地域、气候、环境、意外等因索,常常会给人带来许多的不适,所以出门前应准备一些药品,以作备用。 常用药品如下:速效伤风胶囊、复方阿斯匹林、晕海宁、复方甘草片、黄连素片、食母生、大黄苏打片、阿托品片、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牛黄上清丸、十滴水、霍香正气水、仁丹、清凉油、伤湿止痛膏、氯霉素眼药水、绷带、胶布、风油精。

3. (1)如误吃了有毒食物,或药物中毒,或小孩误吞了金属物品等,可在就医之前喝些肥皂水急救,这样可把毒物呕出或便出,减轻中毒程度。 (2)成人呼吸道异物多由于饮酒过度,进食时谈笑,工作中将钉子等异物含在口内误吸,老年人的假牙掉入呼吸道等原因造成。

此时情况十分危急,救助者不要慌忙抬着患者去医院,几分钟的时间不仅无法赶到医院实施抢救,还会贻误宝贵的抢救时机。 最重要的是发现窒息后,要立即对患者进行现场急救,先让患者趴跪在地上,臀部抬高,头尽量放低,然后用手掌稍用力连续拍打病人背部,以促使异物排出。

此法无效时,可立即从患者背后拦腰将其抱住,双手叠放在病人上腹部,快速用力地向后上方挤压,随即放松,如此反复数次,通过隔肌上抬压缩肺脏形成气流,将异物冲出。 进行抢救时要注意,动作必须快速,用力适度,以免造成肋骨骨折或内脏损伤。

(3)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持续痉挛,导致冠状动脉或分枝闭塞,导致心肌因持久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 急救时患者保持镇定的情绪十分重要,家人或救助者更不要惊慌,应就地抢救,让病人慢慢躺下休息,尽量减少其不必要的体位变。

世界红十字(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简称:ICRC)会创立于1864年,它的创始人是瑞士的亨利·杜南。

亨利·杜南在1859年时路经意大利伦巴底,目睹奥地利、法国及撒丁王国军队在索尔弗利诺(Solferino)悲惨的战役,发现伤兵经常乏人照顾,情况凄惨,所以1862年自费出版了《索尔弗利诺的回忆录》(A memory of Solferino / Un souvenir de Solferino)一书,渴望唤起社会的注意,并且号召索尔弗利诺群众成立一个民间、中立的伤兵救援组织。 1863年,杜南与古斯塔·莫瓦尼埃(Gustave Moynier )、吉勒姆-亨利·杜福尔(Guillaume-Henri Dufour)、路易斯·阿皮亚(Louis Appai)及西奥多·莫诺瓦(Theodore Maunoir)一同成立了“救援伤兵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Relief of the Wounded),此即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滥觞。

1864年,此时红十字会运动已经扩散至欧洲12个国家,并于日内瓦首度签署了《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此即第一条日内瓦公约。 救援伤兵国际委员会于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并向外扩张至伊斯兰国家,但由于十字是基督教的宗教符号,伊斯教徒不愿意接受,1876年在奥斯曼帝国采用“红新月”标志,波斯帝国采用古老的狮子和太阳图案。

1929年国际红十字会承认了这两个符号。 伊朗霍梅尼政变取得政权后,废弃了红十字会的符号,和其他伊斯兰教世界一样采用红新月会符号。

国际红十字运动才于1986年改名为“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而红十字会联合会则于1991年改名为“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 后来以色列要求采用红色犹太教符号,六角的“大卫之星”,没有被红十字会批准,因为怕此例一开,各种团体都会要求自己的五花八门符号,红十字会正在讨论准备采取一种国际通用的,没有宗教意义的红菱形符号。

红十字运动一百多年来,由于在战时及承平时机对人类社会都有卓著的贡献,所以共获得3次诺贝尔和平奖,加上创办人亨利·杜南于1901年获颁的诺贝尔和平奖,总计红十字会获得4次最高的和平殊荣。 一百多年来,红十字会的卓越贡献使这一标志具有了极大的号召力和权威性。

随着红十字会会员国的发展,红十字会的任务也开始由单一战伤救护发展到对自然灾害的援助、意外伤害的急救、自愿输血、社会福利以及开展世界各国红十字会、红新月会之间的友好合作,壮大和平力量,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等。 为了纪念杜南对世界红十字事业所作的伟大贡献,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协会执行理事会1948年决定将亨利·杜南的生日——5月8日定为国际红十字日。

市红十字会一位急救专家告诉记者,医学上把发生伤病后的头4分钟,称为急救“黄金时间”,如果能有更多人掌握科学的救护知识,无疑会在挽救生命时抢得先机。

据统计,每年全世界约有350万人死于事故造成的损伤,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和暴力行为,受伤需治疗的人数为上述人数的100至500倍。 而现场急救技能,可用于如交通事故大出血、休克、电击、溺水等情况,在4分钟内如果能及时进行心肺复苏,一般都可救活,这个时间叫救护“黄金时间”;如果超过8分钟,救护的成功率只有5%,超过16分钟基本不能救活,而医院救护车是在接到电话后5分钟内出车,按15分钟后医护人员到达预计,多数情况下会错过救护病人最佳时间。

急救专家提醒市民,一个普通人通过2-3天培训,就能掌握现场救护的常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目前,济南市红十字会开展面对社会各阶层的卫生救护培训,已累计举办普及培训班、讲座900余期,培训12万余人次。

所以黄金救护时间是4分钟

下一篇:掌握的急救小常识(生活急救小常识)
上一篇:红十字急救常识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