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墓 (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023-02-23 15:23:4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0

王充墓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充墓,位于上虞市章镇林岙村乌石上,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称

王充墓

外文名称

上虞市章镇林岙村乌石上

开放时间

全天

记载

《上虞县志》

票价

免费

所在地

绍兴

类别

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墓主

王充

地址

浙江绍兴市

基本内容

王充(公元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 东汉哲学家。 少孤,以孝闻名乡里。 后到洛阳太学求学,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家贫无书,常洲洛阳书肆,一见则能诵记,遂博通百家之言。 后归乡里,教授生徒。 曾任郡功曹、扬州治中等职。 旋罢职家居,从事着述。 会稽太守谢夷吾上书荐充才学,汉章帝特诏公车征,因病未就职。 王充历时三十年,着《论衡》八十五篇(今缺《招致》一篇)。 永元中,病卒于家。 王充的哲学成就在我国古代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上虞县志》载:“王充墓在县西南十四都乌石山上。 清嘉庆十二年邑人林鉴修治,咸丰五年林臣、谢简廷重修立石”1965年扩建茶声时将墓平毁,仅存咸丰五年所立石碑一块,上刻“汉王仲任先生充之墓”。 1981年省人民政府款在原址修复。 墓呈圆形,用乌石砌成,顶部封土植草,通高2米,直径5米,墓前立清咸丰五年墓碑。 墓台宽10米,深11米,也用乌石筑成,墓台前立《王充简介》的说明碑。 墓地造型简洁朴素、庄重肃穆,四周为葱郁的茶树所环抱。

光绪《上虞县志校续》:“汉郡功曹王充墓,在县西南十四都乌石山。 国朝嘉庆十二年邑人林鉴修治。 咸丰五年林鼎臣、谢简廷重修立石。 ”?1981年,于原址重建。 墓南向,圆形,条石砌筑,高1.20米、周16.10米,上复封土。 墓前碑高1.75米、宽0.63米,行书阴刻“汉王仲任先生充之墓清咸丰伍年岁在乙卯桂月吉旦”。 墓台长11米、宽10米,墓道长15.50米、宽3.10米,均乌石砌筑。 两旁植柏。

墓主

王充(公元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 东汉哲学家。 少孤,以孝闻名乡里。 后到洛阳太学求学,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家贫无书,常洲洛阳书肆,一见则能诵记,遂博通百家之言。 后归乡里,教授生徒。 曾任郡功曹、扬州治中等职。 旋罢职家居,从事着述。 会稽太守谢夷吾上书荐充才学,汉章帝特诏公车征,因病未就职。

他的祖先从魏郡元城迁徙到会稽。 王充年少时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孝顺。 后来到京城,到太学(中央最高学府)里学习,拜扶风(地名)人班彪为师。 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 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 其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 他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 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

王充思想虽属于道家却与先秦的老庄思想有严格的区别,虽是汉代道家思想的主张者但却与汉初王朝所标榜的“黄老之学”以及西汉末叶民间流行的道教均不同。 王充历时三十年,着《论衡》八十五篇(今缺《招致》一篇)。 永元中,病卒于家。 王充的哲学成就在我国古代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着作。

参考资料

1.王充墓·博雅文化旅游网

下一篇:马嘶岩寺 (广东普宁庙宇景点)
上一篇:调酒师(调酒师培训去哪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