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驾智子多少钱(中国古代文言文)

2023-02-08 04:57:5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6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是相对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白话文来讲的。

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随着历史的变迁,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当人们使用“古代汉语”这个术语时,在不同的语境中赋予了它三个不同的含义:古代的汉语、上古汉语和文言。 古代汉语首先是指“古代的汉语”。 这就是说,鸦片战争以前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泛称为古代汉语。 古人的口语,我们是听不到了,甲骨文,从甲骨文算起,这样的古代汉语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跟任何事物无不发展变化一样,语言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三千多年来,汉语有了很大的变化。 根据汉语语法、词汇和语音变化的情形,学者将古代汉语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上古期、中古期和近代期。 上古期是指西元3世纪以前,即历史上商、周、秦和两汉时期;中古期是指西元4世纪到西元12世纪,即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时期;近代期是指西元13世纪到19世纪,即历史上的元、明、清时期。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目录:

51.道山亭 (曾巩)

52.人间词话七则 (王国维)

53.蚊对 (方孝孺)

54.诫外甥书 (诸葛亮)

55.深虑论 (方孝孺)

56.曾子杀猪 (韩非)

57.智子疑邻 (韩非)

58.登泰山记 (姚鼐)

59.永州八记 (柳宗元)

60.临江之麋 (柳宗元)

61.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62.促织 (蒲松龄)

63.龙说 (韩愈)

64.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65.黄冈竹楼记 (王禹偁)

66.醒心亭记 (曾巩)

67.大人先生传 (阮籍)

68.吊古战场文 (李华)

69.草庐对 (诸葛亮)

70.杨布打狗 (列子)

51.道山亭 (曾巩)

闽,故隶周者也。 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 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

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 其途或逆坂如缘絙,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 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 非其土人,罕不踬也。 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 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 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 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揖自任也。 其水陆之险如此。 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陿多阻,岂虚也哉?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 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闽江)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 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 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 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 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 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其志壮哉!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 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

道山亭是程师孟所建,并约请他的前任、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作《道山亭记》,记述了乌山风景和福州面貌、风土民俗。 道山亭旁有篆刻“天章台”。 元朝萨都刺曾在此吟成《天章台上晚酌》一诗。 道山亭之东有两块奇石。

52.人间词话七则 (王国维)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界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诗词皆然。 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美成能入而不出。 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该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

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 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王国维以“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高度评价了李煜的词,说它“神秀”,韦庄的词被称为“骨秀”,温庭筠的词称作“句秀”。

53.蚊对 (方孝孺)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扬于前,适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

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噆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 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 大愕,不知所为。 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 生骂童子曰:“此非噆吾血者耶?皆尔不谨,褰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 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童子闻之,哑尔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缊,赋形受质,人物是分。 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糜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 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 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 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 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 今有同类者,啜粟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 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离流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 今子一为蚊所噆,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 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这篇文章选自《逊志斋集》卷六。 文章以天台生被群蚊叮咬,责骂童子为引子,引出童子的一段尖锐的答话。 话中指斥了剥削者比蚊子尤为厉害,“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离流于道路”,血淋淋的剥削压迫事实,比蚊子叮人更为残酷。 更为甚者,他们的“呼天之声相接”,但却“无恤之者”。 但作者只是站在传统儒家仁政思想的基础上来说的,不可能认识到阶级的压迫与剥削。 文章绘声绘色,写得颇为生动。

54.诫外甥书 (诸葛亮)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 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忍屈伸,去细碎,广咨询,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诸葛亮是国人心目中的智者,《三国演义》是小说,对他的描写是拔高来写的,近乎神仙一流的人物。 所以鲁迅读后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评价。 根据正史中的记载,他的死敌司马懿视察了他撤退后的营寨后,情不自禁发出了“天下奇才”的感叹。 这可就不是小说家言了。 现在的人以为死人无法辨诬,喜欢作翻案文章客观,诸葛亮也是常被言语攻击的对象,但在我看来,这些攻击丝毫没有影响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因为在多年以前就读过他的一篇短文《诫外甥书》,对他的言论佩服得五体投地,并且一直是努力当作自己的人生指导方针的,虽然很多地方没能做得到,但总算是得益非浅。 过了多年,无意中再次看到这篇文章,还是觉得特别亲切。 觉得这就象一个慈祥的长辈在对自己耳提面命,谆谆教导。

在这篇短文里,没有空洞的说教,都是针对青年人普遍存在的毛病来说的,所以读起来让人有切中要害的感觉。

55.深虑论 (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 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 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 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 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 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 此虑之远者也。

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深虑论》是明代方孝孺创作的一篇史论。 作者列举历代兴亡的史实,指出历代君王仅仅片面地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而忽略了另外一些被掩盖的问题,但却将原因归结为非人智能所虑及的天意。 论证“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目的在于给明代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使之“深虑”长治久安的道理,并采取相应的办法。

56.曾子杀猪 (韩非)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曾子杀猪》是一篇古文,讲述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 同时这个故事也教育成人,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 待人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将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个待人不真诚的人。

57.智子疑邻 (韩非)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智子疑邻,是一个成语典故,出自《韩非子·说难》中的《颜则旭篇》。 它的意思是: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他儿子说:“如果不去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 ”他们邻居家的老人也如此说。 这天晚上富人的家里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认为自己的儿子非常机智,却怀疑是邻居家的老人偷的。 这则故事通常拿来做交浅不能言深的世故教训。 故事背景:春秋时代。

58.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 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 学者王克煜将这篇散文和杨朔的《泰山极顶》、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冯骥才的《挑山工》并称为现代泰山四大著名散文。

59.永州八记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钻鉧潭记

钻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其清而平者,且十亩。 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

予乐而如其言。 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钻鉧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钻鉧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 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枕席而卧,则清冷冷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古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 而我与深源、克已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袁家渴记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钻鉧潭。 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 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 皆永中幽丽奇处也。

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为“渴”。 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合。 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 舟行若穷,忽而无际。

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 其旁多岩词,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柟石楠,樟柚,草则兰芷。 又有奇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水石。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飃葳蕤,与时推移。 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焉,出而传于世。 其地主袁氏。 故以名焉。

石渠记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踰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 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釃釃而盈。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渠至大石。 十月十九日,踰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石涧记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 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 若床若堂,若陈筳席,若限阃奥。 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揭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 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龙鳞之石,均荫其上。 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之日,与石渠同。

由渴而来者,先石渠,后石涧;由百家濑上而来者,先石涧,后石渠。 涧之可穷者,皆出石城村东南,其间可乐者数焉。 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险,道狭不可穷也。

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踰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奇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是二者余未信之。

柳宗元青年时代就立下雄心壮志,仰慕“古之夫大有为者”,向往于“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 他25岁时已是“文章称首”的长安才子,刚考中了博学弘辞科,又与礼部郎中杨凭之女新婚,逐步成为文坛领袖,政坛新锐。 在其后的几年里,柳宗元又成为了当时皇帝的老师王叔文革新派的中坚分子,以热情昂扬、凌励风发的气概,准备施展自己“辅时及物”、“利安开元”的抱负。 然而,由于顺宗皇帝李诵即位时就已经中风,说话也不清楚,虽然有心改革朝政,但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加上宦官与藩镇势力强大,所以革新只实行了几个月,就以失败而告终。 元和四年八月,反对革新的太子李纯即位,九月,柳宗元立刻被贬邵州刺吏,行未半路,朝议认为处之太轻,又改贬永州司马。 当时同时被贬的包括刘禹锡等人共有八位,史称“八司马事件”。

“永贞革新”的失败对政治上踌躇满志的柳宗元是沉重的打击,但对于他的文学创作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当时的永州“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顿惊且伤”,相当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所谓的“永州司马外置同正员”,其实是个编制外的闲职,没有官舍也没有具体的职务。 柳宗元一家人寄居在冷清的小寺庙,未及半载,母亲也逝世了。 除了精神上抑郁悲愤,正当壮年的柳宗元身体也越来越差,诸病缠身,虚弱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 但永州清新的山水给了柳宗元很大的慰藉和寄托,他很快从悲观与失意中振作起来,踏遍了永州的山山水水并和田翁农夫相交,远离了政坛上的明争暗斗,回归到田园诗意般的生活,他认为永州的山水和自己一样的为世人所遗弃和漠视,写出了许多千古传诵推崇永州山水的散文。 余秋雨先生在《柳侯祠》中如此评价柳宗元的永州10年,他说:“炎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了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确实,永州的10年,是柳宗元人生最晦暗最感伤的十年,却是他文学创作最丰富和哲学思想全面成熟的10年。

柳宗元的文章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 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游记散文中的一朵奇葩,其艺术魅力历久弥新。

永州山水,在柳宗元之前,并不为世人所知。 但这些偏居荒芜的山水景致,在柳宗元的笔下,却表现出别具洞天的审美特征,极富艺术生命力。 正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所说:“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其自命为‘牢笼百态’,固宜。 ”柳宗元时而大笔挥洒,描摹永州山水的高旷之美,使寂寥冷落的永州山水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

《永州八记》对自然美的描绘,贵在精雕细刻出一种幽深之美。 八记描写的大都是眼前小景,如小丘、小石潭、小石涧、小石城山等,柳宗元总是以小见大,犹如沙里淘金,提炼出一副副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 如《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对小石潭周围环境的描写,“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枪幽邃”,创造出一种空无人迹的山野清幽之美。 又如《石渠记》对小石渠之水流经之处细腻的刻画,在长不过十许步的小水渠上,一处处幽丽的小景,美不胜收。 逾石而往是昌蒲掩映、鲜苔环周的石泓,又折而西行,旁陷岩石之下是幅员不足百尺、鱼儿穿梭的清深的小水潭,又北曲行,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竹。

笔笔眼前小景,幽深宜人,展示出永州山水的特有风姿。 柳宗元曾经说:“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他的意思就是说虽然因永贞革新遭挫,但作者未改本色,于是借山水之题,发胸中之气,洗涤天地间万物,囊括大自然的百态,在用笔赞赏山水美的同时,把自己和山水融化在一起,借以寻求人生真谛,聊以自慰。 因而,柳宗元在《永州八记》中刻画永州山水的形象美、色彩美和动态美,不是纯客观地描摹自然,而是以山水自喻,赋予永州山水以血肉灵魂,把永州山水性格化了。 可以说,永州山水之美就是柳公人格美的艺术写照,物我和谐,汇成一曲动人心弦的人与自然的交响华章。

《旧唐书·柳宗元传》说,柳宗元“下笔构思”,“精裁密致,璨若珠贝”。 精裁密致可以概括《永州八记》结构之美。 8篇游记,整体构思,一气贯通。 文章以西山之怪特开始“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发笔,通过对西山周围山水景致的描绘,袁家渴附近山水小景的刻画,最后,到《小石城山记》向苍天发出“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的质问,对整个八记作结。 8篇游记每篇多各以不同的方式与上篇相关联,前后呼应,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艺术整体。 如前四篇,首篇写了西山宴游之后,第二篇就以“钻拇潭在西山西”起笔,自然衔接,毫无斧凿的痕迹;第三篇又以“潭西二十三步”发端,同上篇相连;第四篇则以“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开篇。 这就以西山为起点,向西出游,接连出现了三处胜景,一处连一处,一景接一景,给人以目不暇接之感。 更令人折服的是,八记前后四篇相隔三全夕久,而作者巧妙组合,犹如一气呵成,毫无间隔之弊。

60.临江之麋 (柳宗元)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之。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 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犬畏主人,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 麋至死不悟。

《临江之麋》是《三戒》中的第一篇,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所写。 《三戒》借麋,驴,鼠三种动物的可悲结局,讽刺了社会上的三种人。 按作者在"序"中所说,"临江之麇"所讽刺的是"依势以干非其类",就是倚仗他人势力求得与对方要好的那种人。

61.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为《永州八记》的第一篇。 此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对怀才不遇愤懑和现实丑恶的无奈之情。

62.促织 (蒲松龄)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不终岁,薄产累尽。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 成妻具资诣问。 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 问者爇香于鼎,再拜。 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 各各竦立以听。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 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 展玩不可晓。 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 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 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遽扑之,入石穴中。 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逐而得之。 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 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 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儿惧,啼告母。 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 日将暮,取儿藁葬。 近抚之,气息惙然。 喜置榻上,半夜复苏。 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 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 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 成以其小,劣之。 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 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喜而收之。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少年固强之。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少年又大笑。 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 少年又笑。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成大喜。 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 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成述其异,宰不信。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乃赏成,献诸抚军。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者。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益奇之。 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宰悦,免成役。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 抚军亦厚赉成。 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

63.龙说 (韩愈)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 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易曰:“云从龙。 ”既曰:“龙,云从之矣。 ”

64.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及是,愈以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是二者,余未信之。

《小石城山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后游行而作,是《永州八记》最后一篇。 作者先详细描绘了小石城山的形状、布局,突出其酷似石城。 赞叹山石树木的疏密仰伏,好像高明者有意设计、布置的,然后自然转入关于“造物主之有无”这一重大哲学命题的议论。 作者用欲擒先纵的笔法,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发泄了自己屈遭贬谪,横受压抑的不平。

65.黄冈竹楼记 (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岁除日,新旧岁之交,即除夕。 ,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 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黄冈竹楼记》是北宋文学家王禹偁于真宗咸平二年(999)被贬为黄州刺史时所写的一篇记文。

本文是借物寓意的名篇。 首先说明为什么用竹子建楼,写出黄冈当地的风物特点。 接着描写竹楼广揽山光水色,藏纳清幽深远的神韵,抒发了竹楼主人清雅出尘的情趣。 从中作者流露出屡遭贬谪的哀怨,也隐含了宁折不弯的精神。

文章写景甚美,文字清丽,层层渲染。 有声有色,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行文雅淡,而寄慨深远。

66.醒心亭记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 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 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 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 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 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 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 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67.大人先生传 (阮籍)

大人先生盖老人也,不知姓字。 陈天地之始,言神农黄帝之事,昭然也;莫知其生年之数。 尝居苏门之山,故世或谓之闲。 养性延寿,与自然齐光。 其视尧、舜之所事,若手中耳。 以万里为一步,以千岁为一朝。 行不赴而居不处,求乎大道而无所寓。 先生以应变顺和,天地为家,运去势颓,魁然独存。 自以为能足与造化推移,故默探道德,不与世同。 自好者非之,无识者怪之,不知其变化神微也。 而先生不以世之非怪而易其务也。 先生以为中区之在天下,曾不若蝇蚊之著帷,故终不以为事,而极意乎异方奇域,游览观乐非世所见,徘徊无所终极。 遗其书於苏门之山而去。 天下莫知其所如往也。

或遗大人先生书,曰:“天下之贵,莫贵於君子。 服有常色,貌有常则,言有常度,行有常式。 立则磬折,拱若抱鼓。 动静有节,趋步商羽,进退周旋,咸有规矩。 心若怀冰,战战栗栗。 束身修行,日慎一日。 择地而行,唯恐遗失。 颂周、孔之遗训,叹唐、虞之道德,唯法是修,为礼是克。 手执珪璧,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 少称乡闾,长闻邦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 故挟金玉,垂文组,享尊位,取茅土。 扬声名於后世,齐功德於往古。 奉事君上,牧养百姓。 退营私家,育长妻子。 卜吉宅,虑乃亿祉。 远祸近福,永坚固己。 此诚士君子之高致,古今不易之美行也,今先生乃披发而居巨海之中,与若君子者远,吾恐世之叹先生而非之也。 行为世所笑,身无自由达,则可谓耻辱矣。 身处困苦之地,而行为世俗之所笑,吾为先生不取也。 ”

於是大人先生乃逌然而叹,假云霓而应之曰:“若之云尚何通哉!夫大人者,乃与造物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变化散聚,不常其形。 天地制域於内,而浮明开达於外。 天地之永,固非世俗之所及也。 吾将为汝言之。

“往者天尝在下,地尝在上,反覆颠倒,未之安固。 焉得不失度式而常之?天因地动,山陷川起,云散震坏,六合失理,汝又焉得择地而行,趋步商羽?往者群气争存,万物死虑,支体不从,身为泥土,根拔枝殊,咸失其所,汝又焉得束身修行,磬折抱鼓?李牧功而身死,伯宗忠而世绝,进求利而丧身,营爵赏而家灭,汝又焉得挟金玉万亿,只奉君上,而全妻子乎?

“且汝独不见夫虱之处於褌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 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褌裆,自以为得绳墨也。 饥则啮人,自以为无穷食也。 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死於褌中而不能出。 汝君子之处区内,亦何异夫虱之处褌中乎?悲夫!而乃自以为远祸近幅,坚无穷也。 亦观夫阳乌游於尘外,而鹪鹩戏于蓬艾,小大固不相及,汝又何以为若君子闻於余乎?

“且近者,夏丧於商,周播之刘,耿薄为墟,丰、镐成丘。 至人未一顾,而世代相酬。 厥居未定,他人已有。 汝之茅土,谁将与久?是以至人不处而居,不修而治,日月为正,阴阳为期,岂吝情乎世,系累於一时,乘东云,驾西风,与阴守雌,据阳为雄。 志得欲从,物莫之穷。 又何不能自达而畏夫世笑哉?

“昔者天地开辟,万物并生。 大者恬其性,细者静其形。 阴藏其气,阳发其精,害无所避,利无所争。 放之不失,收之不盈;亡不为夭,存不为寿。 福无所得,祸无所咎;各从其命,以度相守。 明者不以智胜,暗者不以愚败,弱者不以迫畏,强者不以力尽。 盖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保身修性,不违其纪。 惟兹若然,故能长久。 今汝造音以乱声,作色以诡形,外易其貌,内隐其情。 怀欲以求多,诈伪以要名;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 坐制礼法,束缚下民。 欺愚诳拙,藏智自神。 强者睽视而凌暴,弱者憔悴而事人。 假廉而成贪,内险而外仁,罪至不悔过,幸遇则自矜。 驰此以奏除,故循滞而不振。

“夫无贵则贱者不怨,无富则贫者不争,各足於身而无所求也。 恩泽无所归,则死败无所仇。 奇声不作,则耳不易听;淫色不显,则目不改视。 耳目不相易改,则无以乱其神矣。 此先世之所至止也。 今汝尊贤以相高,竞能以相尚,争势以相君,宠贵以相加,趋天下以趣之,此所以上下相残也。 竭天地万物之至,以奉声色无穷之欲,此非所以养百姓也。 於是惧民之知其然,故重赏以喜之,严刑以威之。 财匮而赏不供,刑尽而罚不行,乃始有亡国、戮君、溃败之祸。 此非汝君子之为乎?汝君子之礼法,诚天下残贼、乱危、死亡之术耳!而乃目以为美行不易之道,不亦过乎!

“今吾乃飘颻於天地之外,与造化为友,朝飧汤谷,夕饮西海,将变化迁易,与道周始。 此之於万物,岂不厚哉!故不通於自然者,不足以言道;暗於昭昭者不足与达明,子之谓也。 ”

先生既申若言,天下之喜奇者异之,慷忾者高之。 其不知其体,不见其情,猜耳其道,虚伪之名。 莫识其真,弗达其情,虽异而高之,与向之非怪者,蔑如也。 至人者,不知乃贵,不见乃神。 神贵之道存乎内,而万物运於天外矣。 故天下终而不知其用也。

逌乎有宋,扶摇之野。 有隐士焉,见之而喜,自以为均志同行也。 曰:“善哉!吾得之见而舒愤也。 上古质朴纯厚之道已废,而末枝遗华并兴。 豺虎贪虐,群物无辜,以害为利,殒性亡驱。 吾不忍见也,故去而处兹。 人不可与为俦,不若与木石为邻。 安期逃乎蓬山,用李潜乎丹水,鲍焦立以枯槁,莱维去而逌死。 亦由兹夫!吾将抗志显高,遂终於斯。 禽生而兽死,埋形而遗骨,不复返余之生乎!夫志均者相求,好合者齐颜,与夫子同之。 ”

於是,先生乃舒虹霓以蕃尘,倾雪盖以蔽明,倚瑶厢而徘徊,总众辔而安行,顾而谓之曰:“泰初真人,唯大之根。 专气一志,万物以存。 退不见后,进不睹先,发西北而造制,启东南以为门。 微道德以久娱,跨天地而处尊。 夫然成吾体也。 是以不避物而处,所赌则宁;不以物为累,所逌则成。 彷徉是以舒其意,浮腾足以逞其情。 故至人无宅,天地为客;至人无主,天地为所;至人无事,天地为故。 无是非之别,无善恶之异。 故天下被其泽,而万物所以炽也。 若夫恶彼而好我,自是而非人,忿激以争求,贵志而贱身,伊禽生而兽死,尚何显而获荣?悲夫!子之用心也!薄安利以忘生,要求名以丧体,诚与彼其无诡,何枯槁而逌死?子之所好,何足言哉?吾将去子矣。 ”乃扬眉而荡目,振袖而抚裳,令缓辔而纵策,遂风起而云翔。 彼人者瞻之而垂泣,自痛其志;衣草木之皮,伏於岩石之下,惧不终夕而死。

先生过神宫而息,漱吾泉而行,回乎逌而游览焉,见薪於阜者,叹曰:“汝将焉以是终乎哉?”

薪者曰:“是终我乎?不以是终我乎?且圣人无怀,何其哀?盛衰变化,常不於兹?藏器於身,伏以俟时,孙刖足以擒庞,睢折胁而乃休,百里困而相嬴,牙既老而弼周。 既颠倒而更来兮,固先穷而后收。 秦破六国,兼并其地,夷灭诸侯,南面称帝。 姱盛色,崇靡丽。 凿南山以为阙,表东海以为门,门万室而不绝,图无穷而永存。 美宫室而盛帷□,击钟鼓而扬其章。 广苑囿而深池沼,兴渭北而建咸阳。 骊木曾未及成林,而荆棘已丛乎阿房。 时代存而迭处,故先得而后亡。 山东之徒虏,遂起而王天下。 由此视之,穷达讵可知耶?且圣人以道德为心,不以富贵为志;以无为用,不以人物为事。 尊显不加重,贫贱不自轻,失不自以为辱,得不自以为荣。 木根挺而枝远,叶繁茂而华零。 无穷之死,犹一朝之生。 身之多少,又何足营?”

因叹曰而歌曰:

“日没不周方,月出丹渊中。

阳精蔽不见,阴光大为雄。

亭亭在须臾,厌厌将复东。

离合云雾兮,往来如飘风。

富贵俛仰间,贫贱何必终?

留侯起亡虏,威武赫夷荒。

召平封东陵,一旦为布衣。

枝叶托根柢,死生同盛衰。

得志从命生,失势与时颓。

寒暑代征迈,变化更相推。

祸福无常主,何忧身无归?

推兹由斯理,负薪又何哀?”

先生闻之,笑曰:“虽不及大,庶免小也。 ”乃歌曰:“天地解兮六和开,星辰霄兮日月颓,我腾而上将何怀?衣弗袭而服美,佩弗饰而自章,上下徘徊兮谁识吾常?”遂去而遐浮,肆云轝,兴气盖,徜徉回翔兮漭漾之外。 建长星以为旗兮,击雷霆之康盖。 开不周而出车兮,出九野之夷泰。 坐中州而一顾兮,望崇山而回迈。 端余节而飞旃兮,纵心虑乎荒裔,释前者而弗修兮,驰蒙间而远逌。 弃世务之众为兮,何细事之足赖?虚形体而轻举兮,精微妙而神丰。 命夷羿使宽日兮,召忻来使缓风。 攀扶桑之长枝兮,登扶摇之隆崇。 跃潜飘之冥昧兮。 洗光曜之昭明。 遗衣裳而弗服兮,服云气而遂行。 朝造驾乎汤谷兮,夕息马乎长泉。 时崦嵫而易气兮,挥若华以照冥。 左朱阳以举麾兮,右玄阴以建旗,变容饰而改度,遂腾窃以修征。

阴阳更而代迈,四时奔而相逌,惟仙化之倏忽兮,心不乐乎久留。 惊风奋而遗乐兮,虽云起而忘忧,忽电消而神逌兮,历寥廓而遐游。 佩日月以舒光兮,登徜徉而上浮,压前进於彼逌道兮,将步足乎虚州。 扫紫宫而陈席兮,坐帝室而忽会酬。 萃众音而奏乐兮,声惊渺而悠悠。 五帝舞而再属兮,六神歌而代周。 乐啾啾肃肃,洞心达神,超遥茫茫,心往而忘返,虑大而志矜。

“粤大人微而弗复兮,扬云气而上陈。 召大幽之玉女兮,接上王之美人。 体云气之逌畅兮,服太清之淑贞。 合欢情而微授兮,先艳溢其若神。 华兹烨以俱发兮,采色焕其并振。 倾玄麾而垂鬓兮,曜红颜而自新。 时暧靆而将逝兮,风飘颻而振衣。 云气解而雾离兮,霭奔散而永归。 心惝惘而遥思兮,眇回目而弗晞。

“扬清风以为旟兮,翼旋轸而反衍。 腾炎阳而出疆兮,命祝融而使遣。 驱玄冥以摄坚兮,蓐收秉而先戈。 勾芒奉毂,浮惊朝霞,寥廓茫茫而靡都兮,邈无俦而独立。 倚瑶厢而一顾兮,哀下土之憔悴。 分是非以为行兮,又何足与比类?霓旌飘兮云旗蔼,乐游兮出天外。 ”

大人先生披发飞鬓,衣方离之衣,绕绂阳之带。 含奇芝,嚼甘华,吸浮雾,餐霄霞,兴朝云,颺春风。 奋乎太极之东,游乎昆仑之西,遗辔颓策,流盼乎唐、虞之都。 惘然而思,怅尔若忘,慨然而叹曰:

“呜呼!时不若岁,岁不若天,天不若道,道不若神。 神者,自然之根也。 彼勾勾者自以为贵夫世矣,而恶知夫世之贱乎兹哉?故与世争贵,贵不足尊;与世争富,富不足先。 必超世而绝群,遗俗而独往,登乎太始之前,览乎忽漠之初,虑周流於无外,志浩荡而自舒,飘颻於四运,翻翱翔乎八隅。 欲从而彷佛,洸漾而靡拘,细行不足以为毁,圣贤不足以为誉。 变化移易,与神明扶。 廓无外以为宅,周宇宙以为庐,强八维而处安,据制物以永居。 夫如是,则可谓富贵矣。 是故不与尧、舜齐德,不与汤、武并功,王、许不足以为匹,杨、丘岂能与比纵?天地且不能越其寿,广成子曾何足与并容?激八风以扬声,蹑元吉之高踪,被九天以开除兮,来云气以驭飞龙,专上下以制统兮,殊古今而靡同。 夫世之名利,胡足以累之哉?故提齐而踧楚,掣赵而蹈秦,不满一朝而天下无人,东西南北莫之与邻。 悲夫!子之修饰,以余观之,将焉存乎於兹?”

先生乃去之,纷泱莽,轨汤洋,流衍溢,历度重渊,跨青天,顾而逌览焉。 则有逍遥以永年,无存忽合,散而上臻。 霍分离荡,漾漾洋洋,飙涌云浮,达於摇光。 直驰骛乎太初之中,而休息乎无为之宫。 太初何如?无后无先。 莫究其极,谁识其根。 邈渺绵绵,乃反覆乎大道之所存。 莫畅其究,谁晓其根。 辟九灵而求索,曾何足以自隆?登其万天而通观,浴太始之和风。 漂逍遥以远游,遵大路之无穷。 遣太乙而弗使,陵天地而径行。 超蒙鸿而远迹,左荡莽而无涯,右幽悠而无方,上遥听而无声,下修视而无章。 施无有而宅神,永太清乎敖翔。

崔魏高山勃玄云,朔风横厉白雪纷,积水若陵寒伤人。 阴阳失位日月颓,地坼石裂林木摧,火冷阳凝寒伤怀。 阳和微弱隆阴竭,海冻不流绵絮折,呼吸不通寒伤裂。 气并代动变如神,寒倡热随害伤人。 熙与真人怀太清,精神专一用意平,寒暑勿伤莫不惊,忧患靡由素气宁。 浮雾凌天恣所经,往来微妙路无倾,好乐非世又何争。 人且皆死我独生。

真人游,驾八龙,曜日月,载云旗。 徘徊逌,乐所之。 真人游,太阶夷,□原辟,天地开。 雨蒙蒙、风浑浑。 登黄山,出栖迟。 江河清,洛无埃,云气消,真人来,惟乐哉!时世易,好乐颓,真人去,与天回。 反未央,延年寿,独敖世。 望我□,何时反?超漫漫,路日远。

先生从此去矣,天下莫知其所终极。 盖陵天地而与浮明遨游无始终,自然之至真也。 鸲鹆不逾济,貉不度汶,世之常人,亦由此矣。 曾不通区域,又况四海之表、天地之外哉!若先生者,以天地为卵耳。 如小物细人欲论其长短,议其是非,岂不哀也哉!

《大人先生传》是阮籍的作品。 阮籍(210~263),三国时期魏国人。 字嗣宗。 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竹林七贤”领袖人物,与嵇康齐名。 阮籍善吟诗,嵇康长于文。 此篇《大人先生传》即为阮籍流传后世为数不多的文章中的精品。

68.吊古战场文 (李华)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 河水萦带,群山纠纷。 黯兮惨悴,风悲日曛。 蓬断草枯,凛若霜晨。 鸟飞不下,兽铤亡群。 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 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伤心哉!秦欤汉欤?将近代欤?

吾闻夫齐魏徭戍,荆韩召募。 万里奔走,连年暴露。 沙草晨牧,河冰夜渡。 地阔天长,不知归路。 寄身锋刃,腷臆谁愬?秦汉而还,多事四夷,中州耗斁,无世无之。 古称戎夏,不抗王师。 文教失宣,武臣用奇。 奇兵有异于仁义,王道迂阔而莫为。 呜呼噫嘻!

吾想夫北风振漠,胡兵伺便。 主将骄敌,期门受战。 野竖旌旗,川回组练。 法重心骇,威尊命贱。 利镞穿骨,惊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 声析江河,势崩雷电。 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积雪没胫,坚冰在须。 鸷鸟休巢,征马踟蹰。 缯纩无温,堕指裂肤。 当此苦寒,天假强胡,凭陵杀气,以相剪屠。 径截辎重,横攻士卒。 都尉新降,将军复没。 尸踣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 无贵无贱,同为枯骨。 可胜言哉!鼓衰兮力竭,矢尽兮弦绝,白刃交兮宝刀折,两军蹙兮生死决。 降矣哉,终身夷狄;战矣哉,暴骨沙砾。 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淅淅。 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幂幂。 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吾闻之:牧用赵卒,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 汉倾天下,财殚力痡。 任人而已,岂在多乎!周逐猃狁,北至太原。 既城朔方,全师而还。 饮至策勋,和乐且闲。 穆穆棣棣,君臣之间。 秦起长城,竟海为关。 荼毒生民,万里朱殷。 汉击匈奴,虽得阴山,枕骸徧野,功不补患。

苍苍蒸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 谁无兄弟?如足如手。 谁无夫妇?如宾如友。 生也何恩,杀之何咎?其存其没,家莫闻知。 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悁悁心目,寤寐见之。 布奠倾觞,哭望天涯。 天地为愁,草木凄悲。 吊祭不至,精魂无依。 必有凶年,人其流离。 呜呼噫嘻!时耶命耶?从古如斯!为之奈何?守在四夷。

《吊古战场文》是唐代文学家李华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回顾了历史上战争的悲惨场面,描述了古战场荒凉凄惨的景象,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灾难,指出必须推行仁政才能制止战争, 表达了作者渴望和平的善良愿望以及对人民尤其是对战士的无限同情。 全文构思精密, 虚实交错,融情于景,夹叙夹议,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片,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描绘出古战场一幅幅悲凉空旷、惨绝人寰的历史画卷, 惊心动魄,催人肝肺。

69.草庐对 (诸葛亮)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中国教科书错误百出:《隆中对》应为《草庐对》

2002年12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上,涉及有两篇与诸葛亮相关的古文,一是《隆中对》,并对篇名注解为“隆中:山名,在现在湖北襄樊”。 二是《出师表》,并对《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南阳”注解为“南阳,郡名,在现在湖北襄阳一带”。 此外,该教材彩色插页中的一面上为岳飞在南阳书写的《出师表》墨迹,下为襄樊“古隆中”石牌坊。 对此,社会反响强烈,认为:将刘备与诸葛亮在“南阳”“草庐之中”的对话定名为《隆中对》及相关注解是不准确的,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作用;将汉代“南阳”注解为“在现在湖北襄阳一带”更是错误,违背了最基本的历史事实;彩页中将岳飞的墨迹与襄樊“古隆中”组合在一起,也极易使人产生误解。

70.杨布打狗 (列子)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 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杨布打狗》为《列子》里的一篇寓言,这则寓言说明,一旦遇到事情,要先看看自己有没有错误,不要马上怪罪于人。 否则便要像杨布那样,自己衣服换了而怪狗来咬他,那就太不客观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下一篇:吃完菠萝蜜千万别碰5种食物(吃菠萝蜜有什么好处?)
上一篇:强制执行就是一个坑(什么情况下可以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