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黑比喻什么样的人(灯下黑比喻什么意思啊)

2023-01-20 21:02:2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3

《雍正王朝》中:抚远大将军年羹尧率领清军的二十多万万精锐,将整个青海围的水泄不通。 每天都派出几十波斥候去找青海叛军的主力寻求决战。 但最后依然没有找到,这样的日子一拖就是一年。

一年之后来了一位邬思道先生,他与年大将军曾是旧相识,在雍正帝还是王爷的时候,就投在雍正门下。 这位邬思道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心。

他来到青海西宁后,与年羹尧在喝酒的时候,轻描淡写地在地图指出了叛军的位置在法伦寺。 当时地图上放着一盏油灯,油灯的阴影正好把法轮寺这个地方给遮挡起来了。 所以邬思道说这就是灯下黑。

1.年羹尧用了一年的时间,为什么死活找不到叛军的位置?

2.邬思道千里迢迢从河南来到西宁,为什么他知道叛军位置?

3.为什么叛军会在法轮寺?

1年多,年羹尧大将军在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兵力之后,依然都没有找到青海叛军的位置。 真的找不到吗?

为了平定叛乱,雍正帝集全国之力,来围剿叛军。 二十几万官兵,每天的粮食军饷就得10多万两银子。 年羹尧作为西北抚远大将军,这是一个肥缺中的肥缺。 捞油水,吃空饷,又是西北的土皇帝,只要叛军一日未被剿灭,年羹尧的大将军就能多当一日,这神仙般的日子就能多过一天。

所以并不是年羹尧找不到叛军,而是他不想去,不愿意去找,甚至可以说他知道在哪,但不想去动。 这就是传说中的养匪自重。

永远不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年大将军是清醒的,他很清楚一旦叛军被剿灭,狡兔死,走狗就要烹了。 所以他不能找,不想找,不会找,找不到。


邬思道是谁?怎么就这么大能耐?

雍正王朝》邬思道的身份很特殊,他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心的半仙式人物,他曾经作为雍正帝的军师,帮助雍正获得了皇帝位。 与年羹尧也都是老朋友。 雍正以师礼来待他。 包括雍正新政中的: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以及火耗归功这些政策都是邬思道提出的。

后来雍正登基后,邬思道到了河南田文镜府里做幕僚。 借着押粮食的公差,来到了西宁,帮助年羹尧找到了叛军的位置。

他是一个瘸子,腿脚不方便,为什么主动千里迢迢的来到青海年羹尧这里来告诉年羹尧叛军的位置吗?写封信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亲自来?再说,他怎么就知道这么机密的事??

青海的罗卜藏丹增叛乱,清政府派了二十几万大军,将整个青海围得似水泄不通。

青海的冬天可不像东南沿海,天气严寒不说还缺衣少粮,叛军几万人,他们也需要吃喝。 可就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清军围困了一年,叛军竟然还能主动出击。 邬思道分析叛军的位置,并不是靠着情报去分析,而是他揣摩透了年羹尧的人心。

他的内心独白可能是这样:

亮工啊“养匪自重”要适可而止了。 国家已经供不起你的消耗了。 我一个瘸子,能到西宁,这是皇帝授意的。 就是告诉你,皇帝已经很着急,很愤怒了。 告诉你不要再拖延了,皇帝的耐心已经没有了。

果然,1个月后,决战,大胜。

法仑寺离着年羹尧的西北大营只有100里不到,虽说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但是叛军几万人在20多万大军的层层包围下,粮食问题肯定是个大问题。

在《雍正王朝》有这样一个细节描写:

2000多人一次性可以运送多少粮食蔬菜?年羹尧的炒白菜就算只吃菜心,那他也吃不完这么多的粮食。 那这些粮食去哪里了呢

请注意:年羹尧手下部队的军粮是由各省来提供的,并不是他这2000多人的队伍来自行搬运的。 所以我判断这2000多名士兵他们所运送的粮食和蔬菜,就是为了与叛军做交易的,前文刚说了年羹尧有养匪自重的嫌疑。

而法伦寺离年羹尧的大营距离不到100里。 解释通了

……..

这才是真正的灯下黑。

下一篇:堕胎的人来家里晦气吗(堕胎的人来家里晦气怎么破解)
上一篇:身份证过期了银行卡还能用吗?(身份证过期了银行卡还能取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