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是怎么形成的(黑洞最怕什么)

2022-04-06 00:55:07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0

综述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遥远的宇宙充满了奇妙的想法。因为他们对世界知之甚少,同时又不具备研究世界真相的意识和能力,在古人眼里,神仙佛祖或者神的使者就生活在天上空。简而言之,创造人类并能主宰人类生活和命运的高级生物就生活在上面。

在他们的幻想中,天堂空有九层,不仅是在中国古代,在外国也是如此,全部分为九层。因此,星空的奇妙想法也催生了许多宗教,它们用“天道指引”来警醒世人,警示世人。

当然,随着科技发展到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天空上没有超意识创造者空,只有可能不存在的绕地球旋转的天体,甚至环境恶劣到人类都脱不下身上的宇航服。

在太阳系的上空,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天体——黑洞。

黑洞是什么

很多人可能听说过“黑洞”这个词。除了天体之外,在现代日常生活语言中,我们赋予了黑洞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平时看起来聪明强大的人,在另一个领域却非常笨拙,或者突然变得和以前不一样。另一层意思是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比较弱,比如说某个人是“游戏中的黑洞”,意思就是他对游戏一窍不通。"

在我们的宇宙中,黑洞是一种引力非常强的天体,即使是光也无法逃离它。

1916年,科学家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场方程的真空解,得到了黑洞的存在。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天体,它产生的现象叫做“视界”。一旦靠近,它强大的力量甚至可以完全吸收光线。因此,人类根本无法实际观察黑洞。

2019年4月10日,人类终于拍摄到了黑洞的真实面貌。它的核心是一个阴影,周围有一个新月形的光环,看起来非常美丽和壮观。在此之前,人类不得不依靠一些间接的方法来计算黑洞的信息,比如黑洞周围聚集的气体产生的辐射。

其实黑洞是恒星演化结束后变成的形态,到了老年,相当于恒星死亡后留在宇宙中的残骸。那么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呢?

当一颗恒星濒临死亡时,它的核心会不断地同时坍缩和爆炸,直到恒星核心的物质转化为分子和原子,原子核也发生分解,也就是全部变成中子。在这个过程中,恒星原本的核心被大幅收缩成密度极高的天体,空空间和时间被压缩。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结束,因为死星的质量如此之大,以至于它的核心都变成了由中子组成的天体。但是极高密度的中子之间的排斥力仍然无法阻止其继续压缩,导致其不断运动,甚至中子被压碎,在其中变成更小的粉末。

在它运动的过程中,这个核心的体积不断趋近于无穷大,密度也在趋近于无穷大。当它的半径被压缩到一个临界点时,多余质量引起的时间空畸变会将所有经过的物质吸收,这就是黑洞的形成过程。

宇宙中有无数个星系,每个星系中都有一个黑洞。

死星的残骸虽然形成黑洞,但也不是坏事,就像一句“每晚蜡烛都会把灯芯哭走”,或者也可以说“化为春泥护花”。黑洞在星系的运行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黑洞的引力作用,星系才能保持正常运转,就像太阳系中的行星以一定的轨道绕太阳运行一样,星系实际上也是围绕黑洞运动的。

太阳最终会变成黑洞吗

既然黑洞都是恒星死亡形成的天体,那么未来我们的太阳死亡后会不会变成黑洞?

首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太阳。目前太阳是一颗黄矮星,有45.7亿年的历史。根据黄矮星的一般年龄,太阳正处于全盛时期,它要到再过50到60亿年才会衰退。

50亿年后,太阳可能不是超新星,因为内部没有足够的质量。根据科学家的计算,也许太阳会变成红巨星,这意味着它的核心也会被压缩,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会增加,使得太阳从矮星变成巨星,体积会向外膨胀。

当其内部温度达到1亿K时,氦聚变会因受热而失控,发生氦闪。亮度突然增加后,会开始变暗,尺寸缩小。当其核心中的氦融合形成足够的碳时,太阳将重复先前的核心压缩和外部膨胀的状态。

到那时,太阳的半径将变成目前大小的200倍,同时,由于它的碰撞,它甚至会向地球的位置膨胀一次。红巨星进化完成后,太阳会接近死亡,那么会不会变成黑洞?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太阳太小了。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如果太阳想变成黑洞,它必须再增加20倍或更多的质量。

太阳死亡后,更有可能变成白矮星,也就是一颗小的、低光度的白星,几亿年后终于冷却下来变暗。

结论

宇宙的发展是神奇而多样的。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极其巨大的太阳就像宇宙中的蜉蝣一样小,是一个很小的物体。这是在提醒人类,世界之外还有人,世界之外也有天。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发展科学技术,争取进步。

下一篇:笔记本电脑怎么看配置(win1如何查看电脑配置信息)
上一篇:million的用法(million和million of 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