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洽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2023-01-02 19:13:4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4

注重实事求是黄老注重实事求是,他认为在什么岗位上就做什么岗位上的事情。 在他的心目中,所谓敬业精神,就是自己看重自己,也看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以前,北师大曾有人建议出一套名师名著的丛书,黄教授当即表示不赞同这种提法。 在他看来,名师也好,名著也好,都是后人对前人的评价,而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从一个短期行为就能够确定的。 总之,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位淡泊名利的老人,经过世事的沧桑,你能从他身上体会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境界。

提起他的淡泊名利,最大的例证是他曾30年从事核研究,是“两弹一星”功臣,但军功章并没有戴到他的胸前。 对此,他无怨无悔。 在我们的几次追问下,他只是用一种“山花今烂漫,何须绘麟阁”的心态回答我们。 他说:“《大学》中有句话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

早在四十几年前,由于一句“老夫髦矣”的玩笑,他成了“黄老”。 不料,1994年当《黄祖洽文集》出版时,何祚庥院士在序中又出来作了“黄老不老”的“翻案”。 因为在别人眼中,他仍是一位活跃人物,精力和影响都不减当年。 不管戴老不老的头衔,黄祖洽一直勤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这是有目共睹的。 自1980年调任北师大以来,他以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敏锐的科学目光和民主而又严谨的治学态度,致力于硕士与博士生的培养,希望能有超过他们那一代的接班人,为中华民族腾飞效力。 他对年轻学生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因此还受到过批判,说是“学霸作风”,但事隔几十年,他们中的很多人又回过头来感谢他,感激他的“殚思求火种,深情寄木铎”。 而黄老对他的学生是“杏坛二三子,起舞亦婆娑。 雏燕离巢去,良材异国挪。 ”欣慰之意、惋惜之情都体现在了其中。

黄教授不仅在核物理方面有卓越的成绩,而且在文学修养方面也颇有造诣。 他的五古《抒怀》写得朗朗上口,用典准确,文采飞扬,意境高远。 黄教授让我们看了一本由他母亲保存的《少年作文选》(此为复印本,原件由学校收藏),可以看出他从小就表现不凡,许多习作都被“抄贴”,当年老师的评语“孩子你有志向”,让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他重温时感慨万千。

一位博士寄语先生:“曾为攻关奋战苦,又与后辈铺路勤;一路插下枝无数,回首望去已成荫。 ”当我们告别教授时,已近晚上六点,而他又打开台灯工作了。

下一篇:榨蔬菜汁用放水吗?怎么做好喝?
上一篇:这不科学,中国第一颗氢弹不是邓稼先还是钱学森研制的吗,我忘了?反正不是于敏,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