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全集)》读后感_1000字

2022-12-10 01:08:3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5

《中庸(全集)》读后感1000字

最初读这本书,是为了了解一些我国的古哲学。 但是中间有段很长时间的空白期。 后来继续读,是因为国学系列,想看看古人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
国学系列,能被流传千古的,自然有其魅力所在,很多思想是可以贯穿古今中外的。 但是现下的社会是如此的多元化,所以重要的是锻炼自己的判断力与包容万物的心态。 之前听书中,有个小哥哥也同样说起,国学系列的书籍是值得读一读,然后将古今中外的历史与事迹相结合,看看是不是有些思想始终合适。 我也很喜欢他推国学系列和传记系列,准备今年的碎片时间也是主要在这两个方向。
中庸之道。 说实在,人还是多读书吧,自己读。 若是之前,问我中庸之道是什么,我一定回答的有些偏激,带着排斥的感情去陈述。 在我不了解的时候是不喜欢中庸这个词的。 但是后来,一方面想知道这种处世哲学真的是我想的那样么?一方面是觉得能被后世尊崇,应该还是有自己的魅力所在吧。 这次读完,多少是有点点费力的,原因不作赘述。 只能说第一次读不能有很深层次的收获吧,只能先纠正我之前的不当认知,且书中很多关于职场的案例也恰好是对我的一个映射。 中庸,马哲,道学,佛学等等哲学流派,目前都还只是皮毛了解,但是在初步的了解时,发现很多思想都是相同通的。 比如很多哲学都支持“度”这个概念的掌控,这个词最初是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一位夫人身上学到的,很多事情,如果你能做到把握一个度,不过不缺,这是一个很强的能力。 月盈则亏,刚过易折,也是这个表述。 我算是因为马哲而喜欢哲学的吧,也是想锻炼自己理性思考的能力;儒学如果不是我正处青年,我是不学的啦,因为年轻的时候还是带着入世的态度去生活吧;比较喜欢道学,道学有出世的思想,比较喜欢自由;佛学,除了对心经了解一些,其源远的起源不甚了解,近日看社会报道,之前纵火案的那个爸爸已想皈依佛门,大概这是一个可以给人带来一丝寄托和安宁的地方吧,希望他可以顺遂安康。
这本书的编辑还是很不错的,从导读-原文-注释-译文-引论-佐证,比较符合任何级别的人阅读,最开始的时候可能还没能力读原文,但是慢慢就会先自己去译,然后不懂去看注释,然后译完去看译文,因为发现古文读起来很上口,很有韵味,所以慢慢也喜欢上原文。
也许这只是我现在的想法,下次读也就会有不一样的看法,或者年纪和境遇的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个当下确有收获。

下一篇:《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读后感_800字
上一篇:《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读后感_6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