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清单分享整理归纳

2022-12-06 16:49:3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2

只有高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快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一个有效的阅读方法是根据规则掌握阅读方法。 不要死记硬背。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高考考生必看的知识点的梳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望各位考生能够喜欢。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归纳1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区别影响

显著特点:

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除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外,有些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则尚未完成或刚刚起步,因此,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这些国家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其发展速度比较迅速。

影响: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迅速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全球的侵略和扩张。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归纳2

1.英荷战争——17世纪英荷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2.七年战争——1756~1763年英法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地的战争。

3.拿破仑对外战争--主要对手是英、俄、普、奥等,前期以革命性为主;后期以侵略性为主。

4.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英法与俄国为争夺土耳其殖民地而爆发的战争。

5.普法战争——1870年普鲁士为统一德国对法进行的战争。

6.美西战争——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为争夺菲律宾而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7.日俄战争——1904~1905年日俄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8.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作战双方、性质、主要战场、重大战役、战场重心的转移、结果和影响。

9.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爆发、扩大、转折、重大战役、重要会议、性质、结果和影响。

10.朝鲜战争——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很快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 美国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 在朝中人民打击下,1953年,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1.侵争

(1)时间:60年代初到1973年。

(2)经过:

①美在越南南方建立"越南共和国",同北部越南民主共和国对立。

②特种战争:对越南提供军事援助,向南越派遣顾问。

③局部战争:1964年把战争扩大到越南北方,将特种战争升级到对整个越南的"局部战争"。

④美国又向越南南方直接派遣军队,持续到1973年。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归纳3

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2)石器锄耕(耒耜)

(3)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汉代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农业的精耕细作

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赵过)、耧车(播种工具);东汉—耦犁推广到珠江流域;隋唐—曲辕犁(江东地区)

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

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北方地区);耕耙技术(南方地区)

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

灌溉工具:翻车(曹魏时马钧改制)、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

农业的精耕细作的意义: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运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时间:春秋战国

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 (根本原因)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②男耕女织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④精耕细作

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积极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

消极①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②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清单整理归纳

下一篇:过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过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怎么写)
上一篇:销售技巧和话术经典原则(钻石销售技巧和话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