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心论点是什么)

2022-03-18 03:53:0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96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选有《孟子》两章,在教学实践中,关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论点,各种教辅资料众说纷纭,老师们也往往容易产生分歧,一种意见认为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下简称“得道”),另一种意见认为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以下简称“天时”)。

该文的论点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很有探讨的必要。“得道”论者认为,作为儒家代表人物的孟子,面对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 国君主不约而同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的现实,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想。本文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所以其中心论点应该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即实行“仁政”,得到的帮助、支持就多,不实行“仁政”,得到的帮助、支持就少。笔者持“天时”论,并且认为,判断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应坚持两个前提,一是知世论文,二是依据文本。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个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他一生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主张,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怎样使自己的主张能被统治者接受呢?春秋时孔子的到处碰壁和自己大半生的徒劳使他改变了游说的方式和策略。你们不是崇尚武力吗?你们不是渴望在战争中取胜吗?那好,我就和你们谈战争,谈作战如何取胜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出自《孟子·公孙丑下》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内容上分析,孟子先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夫环而功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用两个“不如”从攻守两方面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正所谓“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即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你们要在战争中取胜,那就谋求得“人和”吧!因为得不得“人和”关系到战争的胜负。至此,“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作为论点的地位已确立。至于“人和”从何而来?那就要“得道”,即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就会“多助”;“多助之至”,就会“天下顺之”;“天下顺之”,就会“战必胜矣”。因此,本文以战争的话题始,又以战争的话题结束,从统治者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结果又自然而然回应(或暗合)自己所宣扬的政治主张。这会让统治者自己也觉得是这么个道理:打仗要取胜,得“人和”是关键。至于得“人和”和发动战争之间的悖论关系,统治者们想必迟早会明白的,那就属于操作层面的事了,至少眼前孟子的观点对他们很具有诱惑性。这充分体现了孟子言论的策略和技巧。再则,从结构和论证方式分析,短文开篇点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后,先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后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证,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则“战必胜”作结,突出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重要的条件。至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论点表面看来是针对战争,其实仍暗合孟子一贯宣扬的政治主张,只不过孟子能审时度势,打着迎合统治者口味的幌子而行宣扬自己政治主张之实,即你们不是热衷于战争吗?要想取胜同样离不开我的“仁政”、“王道”!这比一见君主言必直谈“仁政”、“王道”更容易让对方接受。“得道”论者受先入为见的影响,总以为凡孟子写文章必把“仁政”、“王道”顶在额头,实在忽视了孟子宣扬自己政治主张时能与时俱进的策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是由这个论点推导出的结论。至于孟子穷尽毕生精力所宣扬的“仁政”“王道”主张到底被当时的君主们接收了没有?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他的主张与当时统治者膨胀的欲望之间的反差太大,“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很尊礼他,但亦终不见用。于是归而述孔子之意,明先王之道,以教弟子,卒。

相关关键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
下一篇:胶原蛋白面膜(grkprp胶原蛋白面膜怎么使用)
上一篇:轻于鸿毛成语出处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