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注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注音版原文)

2022-12-31 01:34:1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20

《dé dào duō zhù ,shī dào guǎ zh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mèng zǐ yuē :“tiān shí bú rú dì lì ,dì lì bú rú rén hé 。 ”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sān lǐ zhī chéng ,qī lǐ zhī guō ,huán ér gōng zhī ér bú shèng 。 fū huán ér gōng zhī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bì yǒu dé tiān shí zhě yǐ ;rán ér bú shèng zhě ,shì tiān shí bú rú dì lì yě 。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héng fēi bú gāo yě ,chí fēi bú shēn yě ,bīng gé fēi bú jiān lì yě ,mǐ sù fēi bú duō yě ;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wěi ér qù zhī ,shì dì lì bú rú rén hé yě 。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gù yuē :yù mín bú yǐ fēng jiāng zhī jiè ,gù guó bú yǐ shān xī zhī xiǎn ,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wēi tiān xià bú yǐ bīng gé zhī lì 。 dé dào zhě duō zhù ,shī dào zhě guǎ zhù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guǎ zhù zhī zhì,qīn qī pàn zhī;duō zhù zhī zhì,tiān xià shùn zhī 。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yǐ tiān xià zhī suǒ shùn,gōng qīn qī zhī suǒ pàn,gù jūn zǐ yǒu bú zhàn,zhàn bì shèng yǐ 。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一、出处

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下》

二、译文

孟子说:“得到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不如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地形,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不如得人心、上下团结重要。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尖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使国防巩固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作者孟子,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二、赏析

文章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 最后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 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

(得道的意思为施行仁政)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因而,最后一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 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 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语气强烈,具有说服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下一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文句子朗读停顿(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文朗读视频)
上一篇:开空调放一盆水危害(开空调放一盆水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