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之年」弱冠之年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2022-11-01 13:03:1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小趴菜
热度:81

今天我们来聊聊弱冠之年,以下6个关于弱冠之年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弱冠之年什么意思?
  • 弱冠之年是什么意思
  • 弱冠之年是多少岁怎么读
  • 古人男子“弱冠之年”是指几岁?
  • 弱冠之年是指
  • 弱冠之年是几岁?
  • 弱冠之年什么意思?

    弱冠之年意思是指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

    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1] 出处《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曰弱,冠”。

    扩展资料

    “冠礼”,是古代汉族的成年礼,嘉礼的一种,源于周朝。据专家考证古代早期的原始社会,男女青年进入成年阶段时会举行一种仪式,称为“成丁礼”、“入社礼”,而这种“成丁礼”后来就演变成冠礼。

    在《礼记.曲礼上》载有:“二十曰弱,冠。”

    在《孔颖达.正义》中记载:“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表明古代时,二十岁的贵族男子,要举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身体还未发育强壮,所以称弱,而弱是年少之意。因此,后来就用“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弱冠之年是什么意思

    “弱冠之年”的意思是指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解释:冠指古代仪礼,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指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出处:《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弱冠之年是多少岁怎么读

    1、弱冠之年,汉语成语,拼音是ruòguànzhīnián,指的是二十岁的男子。意思是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出自《礼记·曲礼上》。

    2、古时汉族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3、弱冠:古时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地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地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汉族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在《元史.王利传》上载:“利自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诸名公交口称誉之。”又唐诗人杜甫的《进三大礼赋表》说:“臣生长陛下纯朴之俗,行四十载矣。与麋鹿同群而处,浪迹于陛下丰草长林,实自弱冠之年矣。”另《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法善弱冠时,曾游括苍白马,出石室内,遇三神人。”这些古文中的“弱冠”,都是指二十岁左右的男子。可是为什么把二十岁的男子称为“弱冠”呢?

    在《礼记.曲礼上》载有:“二十曰弱,冠。”又唐《孔颖达.正义》:“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是说古代时二十岁的贵族男子,要举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身体还未发育强壮,所以称弱,而弱是年少之意。因此,后来就用“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古人男子“弱冠之年”是指几岁?

    弱冠之年是古代的人们在20岁的时候一种称呼,或者说是一种仪式,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意思就是表示男子已经成年了,因为那个年龄段人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强壮,因此用弱来进行形容。

    弱冠之年简介

    古代的男子在到了二十岁的年纪,也就是弱冠之年之后,要在自家的宗庙里举行加冠礼。一般来说,加冠礼由父亲主持,并特邀德高望重的贵宾为行冠礼的男子加 冠。在加冠的次数上,分别加上三次,各自代表该男子往后开始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

    三次加冠结束后,特邀的贵宾还要向行冠礼的男子宣读祝词,赐予他一个“美”字,寓意他在未来能成为受人尊敬的男子。此外,古代的男子在行冠礼的时候,要将头发盘成发髻,然后再戴上帽子,这样方能称之为“冠礼”。

    扩展资料:

    描述人们其他年纪的古说法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梅之年,标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鲐背之年,耄耋之年。

    100岁乐期颐。

    弱冠之年是指

    弱冠之年在古代指的是男子二十岁的时候,古代男子二十岁那年会行冠礼,这里的行冠礼,就是将头发盘起来,戴上帽子,过了弱冠之年,男子就正式成年了,成年之后的男子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表字。古代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视为成年。

    如今我国不论男女,均将十八周岁视为成年,而古代对此的规定不同,古代女子过了十五岁就成年了,而男子直到二十岁才会行冠礼。二十岁是男子的弱冠之年,而弱冠之年的说法也只针对古代的男子。

    古代封建社会是很重视男子的成年礼的。古时候的贵族人家会在孩子二十岁的这年,为他举办隆重的冠礼。《仪礼.士冠礼》中记载,在男子二十岁的时候,他的父兄们会为他挑选良辰吉日,然后在家族宗庙之前,在宗室贵宾们的见证下,正儿八经的祭祖祭天,然后为他举行冠礼。

    弱冠之年是几岁?

    弱冠之年是指男子20岁。古代的男子在20岁时要举行加冠礼,说明他刚刚到了成年的年龄。

    男子行冠礼,就是要把头发盘成发髻,称之为“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写的《礼记.曲礼上》上记载:“二十曰弱,冠。”意思是说古代时二十岁的贵族男子,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但身体还未发育强壮,所以称弱,而弱就是年少之意。因此,后来就用“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扩展资料: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初度:周岁。《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髫[tiáo]龄:童年。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幼学:小孩十岁。

    束发:是指青少年。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花甲(耳顺):指60岁。

    古稀:指70岁。

    耄耋:八九十岁。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弱冠之年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弱冠之年」弱冠之年指的是男子多少岁》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冰晶是什么」冰晶是什么物态变化
    上一篇:「先谋生再谋爱」先谋生再谋爱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