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用无人机种田成新潮流(中国无人机生产处于世界第一阵营)

2022-11-07 09:17:4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76

这是展示中国人勤劳的影像之一。

每年6月上旬,来自甘肃的农民十人八人不等,乘火车一路向东,数千人聚集在八百里秦川的东部,或是河南西部。

这里是中国小麦的主产区,在缺少农业机械的时代,每年麦熟时节就是麦客们大显身手的时候。

麦子东边成熟得早,渐次向西,麦客们便从东向西一路割过去,直到回到自己的家乡。

麦客一人一天可以割一亩多一点。持续一个月的收割季,赚到的钱甚至好过家里贫瘠土地的净收益,成为家里经济最重要的补贴。

不过,随着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进步,麦客们的身影已消失。

别说麦客,曾经拥有9亿多农民的中国,如今常年在农村居住的人口“仅剩”5亿多,以种地为业的约2.2亿左右。

有4亿人彻底离开了农村,他们建设了最繁荣的城市,成就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头衔。

而中国的农村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分化、进化。

如今,麦客的后代农闲时会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城镇的大街小巷,不用像父辈那么辛苦便能赚到中国最富裕省份浙江省的人均收入。

而仍坚守农事的,田间地头的风景也大不相同。

马屿三株松树村80后吴董淑,是浙江瑞安第一名持证女拖拉机手,也是当地第一位农业无人机女飞手,在抖音视频中,她熟练运用无人机等各种农业机械,管理着1000多亩农田。

这是时下农村题材最火的短视频之一。

能想象得出吗?别说80、90后女生,来自山东诸城市石桥子镇,55岁的大姐同样也能熟练操作农业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

在中国,农村的进步总是令人欣慰的,女性的进步也总是令人欣慰的,而这两者的结合带来的感动就不仅仅是倍增。

一个小切口,呈现的是一个关于中国农村深刻的历史悸动。

一人管理千亩农田?

女飞手不只出现在浙江的农村,山西、江西……同样也有女飞手的存在,这一类“新农妇”的出现,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或者,这会成为农业能否再上台阶的一个隐喻。

说起发达农业国家,我们最羡慕别人的,常常是几个人借助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能管理面积广大的农场。

由于中国单位亩产早早就遇到了瓶颈,所以中国农民的种地收入近十多年也很难有大的提升。

欧美农业机械化率轻松达到70%,甚至90%,而中国在早早超过50%以后,便难有寸进。

图表来源:头豹洞察

中国的地理条件,除了东北、新疆等少数垦区,大型农业机械很难全面展开。

还有制度方面的因素。1978年后,农村用土地承包制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这种制度要保证家家户户都有地种,就使得农业生产相对分散,难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

在中国人均收入不高时,问题还不大。但一旦要追求共同富裕,向高收入发起冲击,那么农村的落后势必会成为拖累。

中国农村常住人口超过5亿,比美俄人口之和还多;中国农业还不够强,其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不足以支撑如此多的人奔向富裕,但如果农村不实现富裕文明,整个中国就说不上富裕文明。

过去四十年,很多农民能先富起来,恰恰是因为他们率先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

而今天,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土地能创造更高的价值。

或许,这就是当人们从抖音上看到80、90后女飞手,会不吝点赞、好评的原因所在。

配合官方文件的指引,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分离也开始提上议事日程,让大面积的农场种植逐渐在事实上成为可能。

新农业机械、女飞手,以及他们通过抖音这种现代传播方式快速掌握新机械、新生产力的现实,或许意味着我们将会目睹中国农业迎来又一次腾飞。

下一篇:家用wifi是怎么收费的(合租房你拉的宽带我应该收费吗)
上一篇:容积率一般在多少合适(容积率在多少算是好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