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久,战争中有哪些奇特的计谋?

2022-06-18 02:18:1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4

我是萨沙王敬久,我来回答。

很奇特的计谋,恐怕就是陈明仁在四平撒豆对付林彪了。

四平这个地方,在东北内战中连续打了四次。

在四平四次作战中,国共双方累计投入兵力达94万余人次,总计作战时间长达63天。

夏季攻势三战四平的时候,战役已经对国军极为不利。

当时守军将领陈明仁麾下只有71军2个师的残部,54师1个团是正规部队。

然而,71军在之前战斗中伤亡很大,部队残缺不全,战斗力大减。

另外,陈明仁还有辽北2个保安团及3个铁警大队。这些部队都是非正规军,战斗力虚弱,理论上不能打硬仗,一打就跨。

就算上非正规军,陈明仁一共只有2万多人。

战前,又有一些被林彪打散的各路残兵败将,已经躲避解放军大军的地方民兵自卫队,纷纷溃逃到四平。

这样,国军守军一共才3.4万人,其中主力最多一半。

这些部队大部分装备都很低劣,地方保安团尚且有几挺轻机枪,自卫队连机枪都没见过。

相反,当时林彪对四平志在必得。

此次,林彪围攻四平的部队有5个纵队10多万,同时还有上百门大炮。

无论兵力,武器装备,林彪都强于陈明仁三倍以上。

陈明仁当时急红了眼,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发挥抗战时候的本事,修建防御工事。

四平本来就是战略要地,有着不少现成的防御工事。

城墙一丈多高,护城河五米之宽,城墙下有钢板式碉堡群,护城河里布有梅花桩、绊马索、地雷、铁丝网等。

陈明仁又下令修筑了很多碉堡,很多是暗堡,里面不开枪,外面根本看不出。

同时,陈明仁又做好巷战的准备,城内修建大量防御工事,将民房打穿,墙壁开了枪眼,一街一巷都派兵固守。

开始解放军有些轻敌,毕竟敌人都是残兵败将,只有这点人,很容易对付。

结果,炮兵开始猛烈攻击,掩护解放军步兵冲击。

谁知道,炮兵数量是不少,也发射了很多炮弹,但效果很差。

当时解放军炮兵组建时间不长,训练水平低,实战经验太少。炮兵对准一个碉堡稀里哗啦打了半天,没有一发炮弹打中。

甚至,打不中敌人,有的炮弹还打中了准备攻击的自己人。

一些解放军军官被打急了,破口大骂:妈的,炮兵里面肯定有特务。不然为什么不打反动派,光打老子!

这样一来,炮兵的作用不明显,步兵就倒霉了。

二战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缺乏炮兵火力掩护,步兵攻打坚固城镇往往会伤亡惨重。

就比如苏军占绝对优势的柏林战役,最终苏联人也死伤了30多万,非常惨重。

此次也是一样。

敌人拼死防御。

很多保安团、自卫军如果打野战,一个团都打不过解放军一个营。但现在既然是在碉堡、战壕里面向外放枪,就都还能打一打。

结果双方就是苦战,解放军进展缓慢,伤亡还大。

1947年6月21日,解放军西满纵队突破国军外围防线,从天桥北侧杀向康德火磨方向。

冲锋期间,解放军战士眼见就要攻到碉堡群下,突然纷纷摔倒。

国军趁机扫射,解放军官兵死伤惨重,被迫撤退。

由此,连续攻打了几次,就是上不去,每次到这里就走不了路,稍有不慎就摔倒,暴露在敌人火网下。

后来解放军发现,这里地下都被撒了黄豆。

原来,东北盛产大豆,籽粒饱满。

陈明仁见碉堡难以挡住解放军攻击,灵机一动就命令将数百公斤的黄豆都撒在大路上。

解放军战士在高速运动中踩中黄豆,立即就会失去平衡摔倒,攻击就这样一次次失败了。

四平攻坚战,历时15天,我军付出伤亡1.3万余人的代价,仅歼1.7万余人,未能攻克四平城。

不过,夏季攻势中,国军损失惨重,东北局势由此不可扭转。

在第四次四平战役,国军惨败,四平被解放军占领。

下一篇:牛油果颜色发红是坏了吗
上一篇:百度有钱,百度有钱花怎么样,有人用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