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懂车的人开本田,本田汽车为什么卖得很好?

2022-06-04 06:53:13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6

1. 中日关系趋于稳定为什么懂车的人开本田。

这是一个无需多解释,但是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尽管我们一直在说中日两国是政冷经热,但实际上,政治上的冲突还是会影响到两国的经济往来。2012年钓鱼岛事件,直接导致了当年日系车连续几个月销量腰斩。从2013年以来,两国的政治关系虽然不冷不热,但是至少称得上是稳定,这为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安定的政治环境。从2013年中日关系缓和后,日系车就开始表现出了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

2.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我国的GDP增速进入了低速增长时代,尽管相比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6%的GDP增长率依旧称得上高位,但是相比过去一些年两位数的增长,确实速度放缓了许多。

GDP的增速高意味着更好的经济活力,更多的产业投资,更大的经济产出。从而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最终体现在每个人身上就是收入的持续增长。收入提高了,买车的意愿才会增强。

3. 汽车相关的政策法规密集出台。

汽车产业由于其带动了庞大的产业上下游,在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很多国家都是做为支柱性产业存在的。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我国GDP的贡献度也在逐步提高。这也就导致,政府会通过税收等财政手段,来调节市场需求。比如小排量汽车减税政策。

此外,由于在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快速增长,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成为了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来源。我国政府在推动更严格的排放法规的同时,出台了各种政策来促进新能源车的发展。

由于汽车行业的长周期性特征,频繁的政策出台会导致应对能力不足的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4. 主力汽车消费群体变为80后和90后。

80&90后逐渐成为新的汽车市场消费主力。由于80&90后又成长在互联网蓬勃发展,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他们更容易接受信息,有自己的判断力。并且这些人的成长过程大多数收到了日本动漫的影响,不会对日本车有很大的抵触情绪。

此外,80&90后,现在承受了高房价,还要面对孩子教育资源稀缺。这个时候又遇到了经济大环境下行。他们在购车的时候,比我们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考虑经济性和实用性。

5. 环保政策法规催生的各种技术蓬勃发展。

环保政策法规,尤其是“双积分”政策和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促使市场上主要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技术路线。日系的HEV,由于并非政策驱动,没有办法获得政府补贴。所以不在分析范围,我们会在后面做分析。

(1)PHEV:为了满足政府的油耗和新能源车积分。缺点是需要固定充电桩,且纯电行驶里程有限。改变了消费者现有的用车习惯。

(2)EV:驱动能源完全依靠电力,需要更大容量电池包,成本很高昂。同时,和PHEV类似,需要固定充电桩,而且目前还有里程焦虑和安全性问题。

(3)三缸:这是一种完全为了油耗达标而推出的畸形发动机技术。之所以称之为“畸形”是因为其完全违背了动力学原理,导致了运行时的大幅抖动。尽管少了一缸,节省了部分布置空间,也少了部分零件,节约了成本。但是为了克服振动所追加的成本,远远大于节约的成本。最终总成本甚至超过了四缸机。而且,振动并没有完全克服,导致市面上诸多推出三缸发动机的企业折戟沉沙。

第二部分,本田为什么会逆市而行?

1. 消费者购车更理性。消费者购车呈现出如下特征:

(1)非刚性需求,更愿意货比三家。

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中国很多城市的公共交通已经非常发达,基本能够满足日常出行的需要。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讲,私家车越来越变得不是那么“必需”。

其次,中国汽车市场经过这么多年的培育,市场机制越来越成熟,消费者也越来越成熟,对于汽车的认识渐渐趋于理性。尽管宣扬民族情绪的声音还是存在,但是消费者的自我判断能力也在加强。毕竟,买一辆日本车不代表不爱国,不买也不代表有多爱国。何况,车还是在中国生产的。

再者,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大前提下,购买一辆汽车的决策也会比以往慎重许多,往往会货比三家,只买对的。

(2)追求经济实用。考虑使用成本和折旧。

社会的中坚消费力量是普通的中产,主要是普通的80&90后。他们大多都是普通的企业职工,而不是土豪。货比三家的时候,这些人更追求经济实用性。原因是80&90后现在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身上背着房子老子,身边还要养着孩子,天天有人跟你要票子,这时候你还想买个车子。自然而然的,你会考虑保养费、油耗、可靠性、折旧等等诸多因素。

凑巧的是,本田的车在这些方面表现都不错,我们会在后面做详细的分析。

(3)对安全性的认识更全面。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的,日系车被诟病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安全问题。比如,网上有人一直宣扬的车皮薄、车漆薄,一碰就凹陷、一划就破皮等等。在这里,我们不去评价诸如此类事件的真实性,也不去评价日系车安全性到底如何。尽管日系车企在过去的一些年用了各种办法来消除这些负面影响,但是好像都没什么用。

故事就是如此戏剧性,无心插柳柳成荫。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快,我们不得不说,普通的消费者也对汽车的安全性开始有了更全面的认知。更多的人都知道了在北美市场日系车的优秀表现,开始去思考背后的原因。

我自己的判断是,车的安全性更多的取决你的驾驶习惯。近年来交通安全事故的数量和伤亡人数都是呈下滑趋势的。说明大家现在开车更小心,更遵守交通规则。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再有人宣扬日系不安全,普通消费者有了自己的判断。

2. 存量市场,置换购车比例增加,口碑效应明显。

中国车市是不是进入了存量市场,目前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可以肯定的是,由于经济大环境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中国车市进入了调整期。在这种情况下,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汽车是非刚需消费品,在收入不确定性增加,生活成本增加的情况下,首次购车的人群就会减少。那么这时候的购车驱动力,就主要来源于升级需求。

这个升级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车型的升级。我们看到豪华车销量的增长十分亮眼,就是这个原因。一个是消费理念的改变。不再追求豪华,也不追求尝试新技术或者豪华配置。归根到底,车的根本属性是移动工具,所有的其他属性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

日系车,尤其是“双田”,可靠性实用性的口碑是非常突出的。这使得本田能够在市场上异军突起。

3. 环保排放法规日趋严格,日系企业出现了错位竞争优势。

2020年,百公里油耗5L这个条件,让很多汽车企业头疼不已,采取了很多极端措施。是的,我依旧认为三缸机就是垃圾。但是很遗憾,包括本田都推出了三缸的1.0T,结果很明显,思域1.0T每个月的销量惨不忍睹。直到凌派推出1.0T之后,三缸的颜面才略有挽回。我们会在后面仔细分析下凌派的三缸,不得不说,本田还是很会抓中国消费者心理的。

可问题在于,本田还推出了四缸的1.5T,对手又给了下助攻。因为合资企业里面1.5T的发动机,要不在性能上完全无法和本田的比,要不就是拙劣的三缸。在2.0L以下的增压发动机中,基本没有比1.5T更大的,1.6T车型少的可怜,而且车型价格极高,也就对本田完全形不成威胁。

不得不说,本田运气来了,谁都挡不住。

4. 马太效应,强者恒强。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现在有个比较普遍的说法,要买车的话,就买销量最好那个。这个背后大概隐藏了这么几个逻辑。

(1)卖的好,起码证明这车还不错。外观,动力,空间,品质等。

(2)卖的好,起码市场上保有量大,不会面临无处可修的局面。

(3)卖得好,起码证明市场认可度高,二手车市场也好转手。

我们再深挖一下,消费者现在基于什么样的心态,会重视这些因素。我想,除了前面分析的更重视经济性实用性,保值率等方面以外。还有一个因素,消费者现在很看重时间成本。我很想知道现在有多少人愿意花一天的时间或者驱车超过50公里之外去做保养?或者说,愿意等一年去卖自己的二手车?不知什么时候起,大家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互联网带来的快节奏,已经开始影响到我们很多时候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了。

本田这些年来的优异表现,导致其市场存量不断扩大。刨除一次性的购车成本之外,由于代理店和维修店的增多,后续的用车成本,也在持续走低。同样的,由于认可度的提高,优良口碑的形成,也会反过来促进新车的销售。这样,完美的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下一篇:电子产品包括哪些,电子产品都要用到芯片吗?
上一篇:中国科学院大学厉害吗,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