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步比喻,邯郸学步寓言故事200字左右?

2022-05-25 20:48:23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1

邯郸学步寓言故事邯郸学步比喻:战国时候,燕国有个年轻人,他听说赵国都城邯郸人走路的姿势潇洒优雅,非常好看。于是,这位燕国青年决定去赵国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势。

他带上盘缠,跋涉千里,赶到赵国,踌躇满志地准备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势。

他来到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走路的姿势各有不同,他看呆了,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迈开步子,这时,有个人向他走来,两人年纪相差不多,于是燕国青年便跟在他后面摹仿,那人迈右脚,他也迈右脚,那人迈左脚,他也迈左脚,稍一不留心,他就搞乱了左右。

不一会那个被他模仿的人就走远了, 他又跟在另一个行人身后亦步亦趋地学走路。别人走得随意优雅,但他学得磕磕绊绊,引得街上的路人都把他当做怪人,停下脚步看他,甚至还有人捂着嘴笑他。

就这样一连过了好几个月,燕国青年的盘缠眼看就快花光了,他只好准备回家。此时的他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步姿,而且还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也忘了,竟然迈不开步子走路了。无奈,燕国青年只好四肢着地,爬着回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

扩展资料:

邯郸学步,汉语成语,拼音是hán dān xué bù,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出自《庄子·秋水》。

hán dān xué bù
成语:邯郸学步
〖释义〗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示例】:半臂添寒尚书醉,屏后金钗楚楚,齐俯首~.(清·梁绍任《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一)
【近义词】:鹦鹉学舌、东施效颦、数典忘祖
【反义词】: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择善而长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下一篇:qq群恢复,qq怎么恢复删除或者退出的群?
上一篇: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什么人死的重于泰山,轻于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