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赏析,阿Q正传中的人物性格特征?

2022-05-15 18:58:16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6

1、阿Q, 自尊自大阿q正传赏析:阿Q本身是个非常卑微而且贫贱的人物,但是他却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甚至是家乡有钱有势的赵太爷,他也认为,“我的儿子将来比较阔的多”。而且因为去过城里,甚至连城里人也看不起,拿别人的缺陷肆意嘲笑,然后引起为荣。 自轻自贱:阿Q能够自己贬低自己,而且在自轻自贱了之后,还能够认为这种轻贱使自己的“地位”更加上上。比如,在被人揪住辫子往墙上撞头的时候,阿Q就自己说自己是“虫豸”,将自己贬低为“虫豸”希望别人放了自己。 自欺欺人:自欺欺人是阿Q常常用于安慰自己的表现,以让自己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比如被别人打,他可以想象成自己被“儿子”打了,认为整个世界不像样,没了伦理,于是又按照自己的意愿转败为胜,心满意足。 欺软怕硬:阿Q本身就是非常卑贱的小人物,身体瘦弱、口才也木讷,不论打架还是骂人都不是别人的对手。于是阿Q在于是发生冲突的时候,就是先估量对手的力量,专门捡软柿子捏,木讷的便骂,力气小的他便打,如果遇到打不过也骂不了的,就说“君子动口不动手”。

2、赵老太爷 ,在小说的描述当中,应该算是在阿Q所生活的地方,一个最具有权势的人,是所有未庄的居民都崇拜和憧憬的对象。因为有钱、有权利、有大房子、有文化,所以可以有身份、有尊严、有剥削他人的可能。 赵太爷是小说当最能够反衬出阿Q形象卑微的一个人物。因为阿Q从生到死,拥有的也一直都只有贫穷,甚至连姓“赵”的权利都被赵太爷剥夺。

3、假洋鬼子和赵秀才 《阿Q正传》小说当中的读书人,实际上是两种类型的读书人,而且鲁迅先生对这两种读书人都保持着否定和讽刺的态度: 一种是以假洋鬼子为代表的富裕阶层的读书人,有实力学习洋务,有钱留洋,有资本说参与革命但是实际上是封建势力的维护者; 另外一种则是赵秀才,接受正统封建教育成长起来,封建统治的坚决维护者。从本质上来说,假洋鬼子和赵秀才是一样,都是造成阿Q悲剧结果的罪魁祸首,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两人具有相同的特点

4、吴妈 吴妈是在《阿Q正传》当中出现两位女性形象之一,除了更加弱小的小尼姑之外,吴妈基本上与阿Q一样,同是穷苦下层平民,在赵太爷家作女仆,而且是个阿Q嘴里的“小孤孀”,是阿Q敢于鼓起勇气去调戏的对象。 吴妈是阿Q对女人疯狂幻想之后找准的发泄目标,但是当阿Q被欲望所驱使,提出了“我要跟你困觉”的话题时,吴妈却果断逃开,并且给阿Q的人生造成了另一个不大不小的灾难——被赵秀才棒打,定下了赔礼道歉的霸王条款,并且赔偿了对阿Q来说是一笔巨款的金钱。 在小说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吴妈的形象特点,主要是虚伪奸诈和冷漠自私。首先,吴妈与阿Q是处于同样阶级地位的普通农民,是受到赵家剥削劳动力的可怜人。但是吴妈与阿Q相比,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比较满意,所以总是愿意与他人聊天时聊到赵家的事情。

5、小D 小D这一人物形象,在小说当中出场的次数不多,有时候甚至只是鲁迅先生提到了小D,却没有让他正式出现,也没有描述其身家背景等资料,仅仅给了他一个非常不具体的名字——小D。 这使小D与阿Q之间存在了许多相类似之处:首先,两人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苦之人,没地、没房、没钱、没亲人、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 其次,小D与阿Q同样,都有典型的“阿Q精神”,即能够做到自轻自贱、自欺欺人地生活下去,比如阿Q曾经将自己的地位贬低为“虫豸”,而小D则同样说过这样的话,都是以主动降低自己身份和自尊,来换取别人的同情和谅解。

你如何理解鲁迅笔下的阿Q?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这部小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由于内涵深厚、笔法辛辣、人物形象饱满,《阿Q正传》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文学史上也颇有影响,而小说中的阿Q也成为了世界文学中的一个典型人物。

一直以来,人们对当年鲁迅笔下的阿Q褒贬不一,比较而言,还是持批判观点的居多。时至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对阿Q人物形象有着浓厚的兴趣,最主要的是研究阿Q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不管是同情和理解,是审视和质疑,还是忧虑和反省,“说不尽的阿Q”依旧延续。

阿Q是当时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物形象的代表。鲁迅笔下的阿Q出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在西方列强蹂躏下,当时腐败思潮非常浓重,而以阿Q为代表的国民又缺乏抗争的觉悟和能力。由于极其贫穷的经济地位和极其卑贱的社会地位,鲁迅笔下的阿Q确实有他不幸的一面,令人唏嘘叹息。

辛亥革命前后是一个畸形的社会,阿Q的性格是当时一群畸形国人的典型反映。因为地位低下、日子清苦,没有正常的应有的权力,阿Q心有不甘,一生都在挣扎,但却争而不得、所争必败。为了活着,又为了面子,阿Q只好回避现实,自欺欺人,用精神胜利法来获取内心解脱,是阿Q可悲的一面。

当时社会有很多缺乏灵魂的国民,阿Q是具体的写照。阿Q认不清自己,他无法觉醒。浑浑噩噩的阿Q为当时的社会变革做不了什么,而所有的不幸又好像都被阿Q沾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像阿Q一样“昏睡”着没有灵魂的国民何其多,这就是鲁迅想通过自己的笔揭示和唤醒的。

阿Q的性格劣根性值得国人解剖和反省,也向沉默的中国人敲响了警钟。辛亥革命前后,国家一片凋敝,而很多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麻木甚至病态,严重缺乏抗争与革新的觉悟与行动。面对列强欺凌,面对江山萧瑟,国人务必不能沉默,不能麻木不仁,不能自欺欺人,更不能精神胜利法。

阿Q的思想、行为方式及其背后的人性负面特征,是当时国民性格弱点的集中反映,从阿Q身上折射出的是时代危机和民族危机。鲁迅笔下的阿Q:第一,纯朴愚昧;第二,爱面子不正视缺点;第三,自轻自贱;第四,具有宿命思想。阿Q身上的劣根性也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华民族的国民劣根性,这种国民弱点对倒逼国人自我反省和促进中华民族屹立于伟大的优秀的民族之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一篇: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守株待兔文言文怎么断句?
上一篇:soared,谁能推荐几本国外幼儿英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