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胡同12号 怎么样(请问北京的话剧演出地点都有哪些)

2023-05-26 14:36:07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4

话剧胡同12号 怎么样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请问北京的话剧演出地点都有哪些,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话剧胡同12号 怎么样

请问北京的话剧演出地点都有哪些?

这篇介绍里面提到的戏都是两年前的了,不过这两年,北京的剧场也没有太多的变化。
除了下面提到的之外,还有中央戏剧学院的逸夫剧场、中戏黑匣子和北剧场,上述三个剧场都在东城区东棉花胡同和后面的北兵马司胡同里。但这两个剧场的戏多以中戏的学生作品为主;
另外还有位于积水潭西侧的解放军歌剧院,他的经理就是多年前一直坚持做民间戏剧,从北剧场转战到此,有时也有些好戏。
位于朝阳区群众艺术馆(红庙附近)的“9个剧场”,也是一个演话剧的地方,但演出不是很多,质量一般。
还有民族宫剧场和北展剧场、海淀剧院,都不是专业演话剧的地方,但有时也会有些演出还可以。
北京的演出信息可以去一个叫“泛剧场”的网站瞧瞧,还有一些讨论和剧照。
欢迎戏剧观众!!
北京剧场地图
首都剧场(北京市王府井大街22号)
这就是著名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于1954年,是国内设施最好的专业话剧剧场之一,剧场中开放的曹禺纪念馆、戏剧书店、北京人艺陈列馆等使整个剧场形成了“话剧艺术中心”的风貌。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属剧场和国内第一个专业的话剧演出场所,以及上演剧目一贯的优秀品质,首都剧场在观众中有着极强的号召力。在此上演的除了“老字号”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大戏之外,也多是质量上乘的国内外戏剧作品。对于大部分戏剧观众而言,首都剧场是话剧剧场中的首选,但有时也有偏于传统保守之感。
2004年上演的主要剧目:《迷宫》、《安魂曲》(以色列卡美尔剧团)等
保利剧院(北京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4号)
包厢,明亮的大堂,擦身而过的明星、名流,身着“正装”的观众,不算便宜的票价……
如同年内在保利上演的一部话剧所提出的口号——“在保利看戏,观众与话剧同时获得一种尊严”,在保利看戏不仅是在经历“艺术的洗礼”,得到更多的还有来自感官享受而带来的“尊严”之感。为配套于这种“尊严”,在此演出的大多是被誉为“经典”、拥有超豪华阵容、包装制作精良的音乐、舞蹈、戏剧作品。这使得在保利剧院看戏成为一种愉悦身心的过程,也逐渐成为充满文化和时尚意味的交际方式。
今年上演的主要剧目:音乐剧《猫王重现》、话剧《生活秀》《托儿》等
北京人艺小剧场(首都剧场院内)
北京最火热的小剧场,一度成为先锋、实验戏剧的阵地,也使小剧场话剧的巨大热量不可阻挡地释放,剧目的多元化让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比较,国家院团、民间剧组、校园戏剧、国外优秀剧团形态自由的演出构成了演出的丰富性。各层次的观众由此开始参与戏剧、与戏剧近距离交流,戏剧的时代精神开始在演出中产生。
今年上演的主要剧目:《合同婚姻》、《恋爱的犀牛》等
北剧场(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67号)
国内首家民营剧场。既是一个静态的剧场,承接了社会各界的演出,也是一个动态的戏剧参与者,组织、策划了大量的演出与活动。“民间戏剧”的旗帜和文化交流的参与构成了北剧场的两大特色。与此同时,它的经营者袁鸿也因为多年来坚持寻找理想的戏剧制作方式,鼓励新人新作、支持民间戏剧的制作理念,以及他或成功或失败的实践,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正在成为戏剧人和戏剧观众聚集的又一个热点。
今年上演的主要剧目:《樱桃园》(林兆华版)、“英国戏剧舞蹈表演艺术节”等
天桥剧场(北京市宣武区北纬路30号)
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戏剧演出场所,因其地理位置和“天桥”二字带给人的“江湖”联想,被许多观众排除在首选剧场范围之外。但话剧《厕所》、《樱桃园》以及国内外大量优秀的芭蕾、现代舞演出正在逐渐使观众的目光吸引到这个北京南部惟一的大型剧场之上。
今年上演的主要剧目;《美丽迷惘》、《极地无限》等
儿艺剧场(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菊儿胡同甲14号)
隶属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除上演为数不多的儿童剧之外,更多的成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的首选剧场。它既曾与相隔不远的首都剧场形成过“共同繁荣”的场面,也曾以两部《赵氏孤儿》的打擂使戏剧圈内外震动一片。无论如何,这个处于繁华地段的中型剧场正在以较为静默的方式为戏剧市场输送出优秀的作品。
今年上演的主要剧目:《艺术?》、《迷宫》等
北京人艺实验剧场(首都剧场院内)
北京人艺三楼,20年前由此诞生出国内第一个小剧场戏剧作品。仿佛是宿命一般,这个昔日的礼堂在一年前改装成为新的小剧场,为更多的戏剧人和观众提供了新的场所,并将逐渐取代原人艺小剧场的位置。
今年上演的主要剧目:《终点站北京》
东方先锋剧场(位于东方广场西侧)
时尚气息浓郁。尚未正式开放,却已经以来自加拿大的戏剧作品《契诃夫短篇》的演出引起了诸多戏剧制作者和观众的关注。优势的地理位置,和其时尚休闲与文化结合的概念,将会在不久后使该剧场成为一块抢手的山芋。
今年上演的主要剧目:《契诃夫短片》
红剧场(北京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舞台效果。红剧场面对的观众更市民化,将传统的曲艺节目又带回了剧场内——让曲艺从电视上回到剧场中,似乎想的是恢复老天桥的传统。

!!关于北京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
照片(翻页)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4%CF%C2%E0%B9%C4%CF%EF&z=0

北京胡同的详细介绍

“胡同”,这两个字原是蒙古语的译音。《析津志》载称“巷通本方言”,是1267年元代建大都沿袭下来的,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所以,北京胡同是久远历史的产物,它反映了北京历史的面貌,是有丰富内容的。
北京胡同的形成是随着北京城的形成而变化、发展演进的。大约在五十万年前,这块地界儿开始有了原始人居住,不过那时只是住在天然洞穴而已。到了距今大约一万到四、五千年间,这儿出现了原始氏族公社,开始住上了易简房屋。到了三千多年前的公元前1045年,这儿成了奴隶制的古燕国的都城,叫蓟城,可当时的城墙只是用夯土筑成的。到了战国时期,广为流传的《周礼·考工记》明确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可见那时已非常注重城建制度了,就连城中街道布局都有作了明文规定。以后的两千多年间,从秦、汉开始,无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还是隋、唐、五代和宋朝,这块地界儿一直都是北方的重镇。十世纪初,辽朝建立,把这儿当成了陪都,改称南京,又称燕京。公元十二世纪,金朝建立,在此建都,称为中都,中都城里出现了坊、街、道、巷,但至此还没有“胡同”出现。   公元1276年,元朝在毁于战火的金中都原址东北部,按《周礼》之原则建立了“状如棋盘”的大都城。并于1285年2月“诏旧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高及居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其或地过八亩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贵族功臣,悉受封地,以为第宅。于是,元朝的官僚、贵族们就按此规定,在大都城内盖起了住房及院落。这一间间房屋、一个个院落,一个挨一个盖起来,连起后就是一排排的,而一排与另一排之间要采光、通风,还得留出进出的通道,便形成了胡同、小街和大街。据元末《析津志》载:“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衖通二字本方言。”当时的大都城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天下,这方言当然就是蒙语了,本系“水井“之义。有水井的地方才有人烟,才得以居住。且当时盛行的杂剧戏词中,也不止一次提到“胡同”,如关汉卿的《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就有“直杀一个血胡同”,再如李好古的《沙门岛张生煮海》中说得更具体:“你去兀那羊角市头砖塔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可见北京的胡同是形成在元大都城的格局里。不过元大都当时仅记有29条胡同,因当时明确规定宽9.24米的才叫胡同,要是达到18米宽就叫小街,到36米宽就称为大街了。   公元1403年明朝的燕王朱棣当了皇上之后,将这儿改称为北京,这时才有了“北京”这个名称,至今已叫了590年了,但比“胡同”这个名称晚出现了一百多年。并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城,城墙一改以往用土夯筑的方法,而是全部用砖包砌。大城里包着皇城,皇城里包着紫禁城(今故宫)。紫禁城位于京城中心,而紫禁城的中心又是皇极殿(今太和殿),皇上的蟠龙宝座又位于皇极殿的正中。有一条无形的线从这个宝座上穿过,它就是北起钟鼓楼南至前门楼,后又延伸到永定门,纵贯京城南北,长达16里的中轴线。整个北京城的建筑布局,都是以此为依据的,城内一切建筑都整齐对称地排列在其左右,街道胡同也如此,或对称排列在它两边,或与之平行。这种布局充分体现了尊帝王、崇皇权、重礼仪、右文化、敬天地、法祖宗的思想。公元1420年北京城营建完工,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公元1553年,又增建了城南外垣,至此北京城又有了内外城之分,北京城的“凸”字型平面布局至此基本定型,面积约为62平方公里。内城九门,外城七门。这时北京城的胡同,据《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载:有街巷711条,胡同459条,共为1170条。   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了明北京城,就是后来也只是对紫禁城和皇城进行了一下小的改建、重修。但由于清是女真族的后裔满洲贵族建立的王朝,所以定都北京后便实行了空前绝后的旗、民分城居住制度,令内城居住的汉人全部迁到外城,这样就促进了原来较为冷清的外城的发展。新迁至外城的人又匆匆盖了许许多多的新房、新院,连起来就形成不少大大小小、长长短短、规范或不规范的新胡同。此时对原来元朝作的胡同必须宽9.24米的规定,早已逐渐模糊了,虽街巷胡同格局“大抵袭元、明之旧”,但“街巷”与“胡同”的界定早分不那么清楚了,总体数目已增到2077条之多。

南锣鼓巷有什么好玩的

南锣鼓巷是一条胡同,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在二环内。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全长787米,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已有740多年的历史。主要景点有僧格林沁王府、靳云鹏旧宅、茅盾故居等。

僧格林沁王府

进南锣鼓巷南口东面的第一条胡同,是炒豆胡同。炒豆胡同西口不远77号门旁,标有东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上写“僧王府”。

僧王府是清代僧格林沁的王府。原僧王府规模很大,前门在炒豆胡同,后门在板厂胡同,纵跨两个胡同。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各有四进。其中东路除正院外,还有东院四进,组成一个很大的建筑群。民国后,府第被亲王的后代逐渐拍卖,被分成了许多院落。炒豆胡同71号至77号(单号),板厂胡同30号至34号(双号),都是原王府的范围。

炒豆胡同西口,是僧格林沁家的祠堂,也是一组很大的建筑。祠堂和王府建在一条胡同,在清朝是不多见的。这里被改建为“侣松园宾馆”。像这样幽静秀雅、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宾馆,在北京也是不多见的。

靳云鹏旧宅

顺着南锣鼓巷再往北走,东边的第三条胡同是东棉花胡同。进口不远路北就是中外闻名的中央戏剧学院,作为中国学习舞台和影视表演的顶级学府,其占地面积真不算大,包括实验剧场,只占东棉花胡同和北兵马司胡同之间西部的一部分。中央戏剧学院原是段祺瑞政府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靳云鹏的旧宅。这里培养了中国一代代的话剧与影视明星。陈宝国、陈道明、姜文、巩俐、章子怡……都曾在这里学习生活。

雨儿胡同13号院曾住过中国一位画坛巨匠———国画大师齐白石。院门旁挂着“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的牌子。院子很宽敞,保护得很完好,院中央还摆着大鱼缸。这里没有重新粉刷,透出老宅门的原汁原味。

这里原是清内务府一个总管大臣的私宅,因为建筑时私用了皇宫的料,建制又超越了等级,因而被参劾,宅子也被分成几部分出售,13号院只是一部分。解放后,文化部买下来,由齐白石老先生居住。但老先生住了没多久,就搬到西城跨车胡同,所以,齐白石的故居多指跨车胡同。

齐白石故居已经对外开放,门票5元,院内有齐白石雕塑,正房被还原成原来的样子,有齐白石老先生用过的画案和被子,其他的屋子有生平介绍和旧物展览,还能买到一些纪念品。

茅盾故居

后圆恩寺胡同13号即茅盾故居。和这一地区的许多深宅大院相比,茅盾故居是太普通,太不起眼了,仅是一座不大的两进四合院。7月恰是茅盾诞辰110周年,故居经过整修重新开放。故居前面的院子中矗立着茅盾先生的半身塑像。周围的房间是茅盾生平展览。后院的卧室、起居室、书房等,还按照先生生前的样子布置。茅盾解放后一直住在东四头条203号文化部宿舍,与周扬、阳翰笙等为邻,1974年搬到后圆恩寺,直到1981年病逝,在这个小院中度过了他最后7年的岁月。

蒋介石行辕

后圆恩寺胡同7号是一座坐北朝南、中西合璧的建筑。原是清代庆亲王次子载旉(fū)的府邸,建筑为中西合璧式,既有四合院,又有西洋楼房,还有很大的花园。园中有西式拱形圆亭、喷泉,又有来自圆明园的刻石,同样是中西合璧。这所宅子也是几易其主,民国时曾卖给法国人,抗战胜利后,从1945年12月到1949年1月,这里成为蒋介石的行辕,蒋介石来北平即下榻于此。解放后,此处曾先后成为中共中央华北局办公处、南斯拉夫大使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现是友好宾馆。

北京胡同有哪些好玩的

北京胡同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国也是最出名的,这些历史悠久的胡同叙说了老北京人的美好历史和童年记忆,很多人在胡同内生活了一辈子,对于胡同文化也是充满感情和寄托。

1、百花胡同·西城区新街口南大街西侧

“百花的深处...等着出征的归人”,一首老歌,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百花深处的凄美故事,胡同中的老妇人,等待出征的归人,但“归人”已经战死疆场,永远无法归来。

传说,在明朝万历年间,这里住着一对张姓夫妇,他们在此种花种草,胡同内常年百花飘香,于是这条胡同就被传为“百花深处”。如今这里没有了“百花“,但依然有“安详的老人”。

胡同内的16号,是北京“百花录音棚”所在地,唐朝的《唐朝》、张楚的《姐姐》、何勇的《垃圾场》都出自这里。在百花深处溜达时,不妨听听这几歌,应个景。

2、八大胡同·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以北

昔日老北京“烟花巷”的代名词,当年与蔡锷将军演绎了“美女救英雄”的小凤仙,就居住在其中的陕西巷内。

当年的青楼建筑,到如今早就被改建成了民居与商铺。这里的生活节奏挺慢,居住在胡同里的老北京们,溜着小狗小猫,悠闲地骑着自行车进出。

现在常说的八大胡同,是指百顺胡同到李纱帽胡同(建国后改名为小力胡同)的八条街巷。

当年的“八大胡同”

其实并不仅有这八条街巷,而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的近百家场所,而这八条胡同的级别较高,所以才这样出名。

3、帽儿胡同·东城区交道口街道

在清代,这条胡同内有制帽作坊,所以被称为帽儿胡同。胡同东边连着南锣鼓巷,西边通往地安门外大街。

小小的胡同内,居住过不少前朝的达官显赫,末代皇后婉容就居住在胡同的37号,13号曾经是冯国璋的故居?很多宅院如今是私宅并不能随意入内,但体验一下浓厚的本地生活气息,还是挺不错的一件事。

4、北锣鼓巷·东城区鼓楼东大街北侧

与热闹非凡的南锣鼓巷一街之隔,北锣鼓巷的“人气”暂时还没有那么火。想远离大批游客、拍拍胡同与文艺照?来这里是不错的选择。

巷子内还原了一个老北京胡同原本的生活状态,青砖的院墙、紧闭着的大门,路边停放着居民自行车,老住户们淡然地出出进进。

闲逛在巷子中,能碰到一些不错的小餐馆与文艺小店,找个有眼缘的店铺,坐下来喝点东西或者淘点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少了一份喧嚣,多了一点清净。

5、恭俭胡同·西城区北海公园西侧

恭俭,有温良恭俭的意思,也是“宫监”的谐音,这条胡同在明朝是内宫监所在地,三宝太监郑和每天上下班都经过这里。

清代这里叫内宫监胡同,是普通太监居住的地方。随着时代变迁,胡同逐渐成为了平民百姓的住所,胡同的名称也从“宫监”改成了“恭俭”。

胡同内曾经有明清年间遗存的冰窖,冰窖内的冰块在清代专供紫禁城御膳房,如今冰窖已经改成了一家主题餐厅。

6、方家胡同·东城区雍和宫大街西侧

在清代,这里是镶黄旗的地盘,还驻有神机营所属的内火器营马队。胡同内的13、15号,曾经是乾隆皇帝第三子永璋的循郡王府,如今成为小学校。

方家胡同46号院,曾经是中国机床厂的厂址,现在改造为“文化创意园区”,有小剧场、文化沙龙和设计工作室,充满了文艺的气息。

相比热闹的南锣鼓巷,毗邻国子监的方家胡同显得很安静,老舍先生曾经在这里居住过两年,并把这里写入了小说《赵子曰》。

7、豆腐池胡同·东城区钟楼以北

在明代这里属于“金台坊”,传说居住了一位陈姓做豆腐的,生意不错,胡同就叫了豆腐陈胡同。到了清代,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胡同内有古刹“重修清净宏恩观”一座,这是一座“太监道士庙”,1923年,紫禁城中大批太监被遣散出宫,这里成为了太监的容身之所。胡同内十五号,是杨昌济故居,毛泽东主席曾经在这里居住过。

8、史家胡同·东城区东四南大街东侧

英国威廉王子拜访过的一条胡同,居住过众多的名人,其中有:接受“和平解放”的傅作义、红色资本家荣毅仁、民国教育总长章士钊等。

胡同内有一家“史家胡同博物馆”,原是民国时期的才女凌叔华的居所,也被称为:小姐的大书房,据说比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成名更早。

史可法祠堂旧址,也位于胡同内。清朝在旧址上建起了“左翼宗学”,只招收八旗左翼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子弟,如今成为了史家小学。十一世班禅曾经在史家小学接受过小学教育。

9、砖塔胡同·西城区西四

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出现在元代的戏曲中,也有人叫这里是“北京胡同之根”。胡同中有一座青砖古塔,金、元之际的高僧万松老人的葬骨塔,胡同因此得名。

砖塔胡同68号是一个关帝庙,据说是清末大太监小德张的外宅,这是北京城里唯一一家私人供奉关帝的寺庙。现在关帝庙保存尚好,只是已经改为了居民院落。

下一篇:泰国同一片天空小说结局怎么样(泰剧爱在空气中小说结局是啥)
上一篇:广特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怎么样(太原足球培训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