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销机器人315(3.15曝光的电话机器人)

2022-11-13 06:35:45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9

  电销机器人315(3.15曝光的电话机器人)3.15晚会的时候央视晚会曝光售楼处等地方通过机器人拨打骚扰电话。这些机器人由中科智联科技、壹鸽科技等公司提供,每个机器3000左右。

  最近经常有种感觉,一天可以接7、8个各类推销电话,而且都是在工作时间。

  ”您好,我们这里是xx英语”

  ”您好,请问需要小额贷款吗”

  ”我们这里有个机会,商铺,稳赚”

  ……

  各类电话层出不穷,我还寻思,难道是传说中真的经济下行,各路销售都倾巢出动了么?

  看到3.15的这个曝光,我才恍然大悟,这是科技进步,鸟枪换炮了啊,各路销售行业换上黑科技,感情用上AI跟我们斗智斗勇了啊。

  我最先意识到机器人客服是两年前左右,当时的机器人,开口没说完一句我就挂了,为啥?太明显了啊,一口xx翻译的语调(现在的xx读书也是,说真的,根本听不下去)。

  现在的机器人就不同了,也就在一年前,把我蒙了大概一分多钟,甜美的声音加上起伏的语调,正在路上无聊的我并没有立刻挂掉,还问了几个问题,电话那头略作停顿,然后竟然非常专业的给我答复起来,我当时心里可能还在寻思:这小姐姐业务水平不错啊!

  作为一名新时代IT方向的从业人员,我承认,一分钟我已经输的很彻底了,可能是最后她没能听清楚我嘈杂的疑问句而仍然喋喋不休大炮一般给我推销让我心生疑虑,最后我才大怒:这他丫的就是个机器人!真可怕,信息学的我竟然连最基础的图灵测试都没通过!

  根据12321显示,8 月、9 月一共收到骚扰电话举报 18 万次,平均一个月9万次;而在 2018 上半年,月均骚扰电话举报只有3万次左右。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云端一方面正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是在电话销售方面,也是在深入骚扰着我们的生活。

  如果说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解放了人的基本劳动时间,那么「电销机器人」可以称得上是电话销售行业的「蒸汽机」。

  电话销售是提前录制好的语音,这种通过机器人拨打的销售电话,可以提前录制上百组的「定制话术」,判断你在通话时说出的语音,自动选择提前录制的录音,以自动播放的形式回复。

  这里我找到了一张图片可以比较形象描述电话骚扰的过程:

  1:实现准备各个行业销售语料库及基本对话应答;

  2:把海量的未知客户资料交给机器人对口或无差别进行拨号;

  3:与客户交流,利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从海量资料中,筛选出意向客户并进行标记和分类,当然,更厉害直接对接到云平台,用大数据技术直接跟客户对话,别说基本的业务问题了,就是家庭、工作等都能跟你说的”是那个事”。

  具体功能我就不做累述了,随便”baidu”一下都能看到仍然有许多广告厂家位于首页的前几名。

  看到这些功能不禁让人心中一惊:AI已经如此可怕,我每天被骚扰这么多次,结果还是,机器人!被欺骗感可能才是最无法接受的点。

  之前听闻科大的yeta机器人功能更为强大,可惜现在在其官网上已经看不到此款产品了。

  AI从诞生至今一直在促进的人类的发展和进步,霍金在其人生最后出版的《十问 霍金沉思录》中表示,虽然人工智能背后有着风险,但他仍期待这科技的出发,也相信人类可以和人工智能可以一起探索这个世界和宇宙。

  套用一句中国的古话”大家都不容易”,确实,电话销售也不容易,可是您也不能在上班的时候骚扰别人的工作啊!正在开会约会看电影汇报一个骚扰电话打来了,你说接还是不接?哪里能真正做到”没存的电话我不接”这种境界。机器人打电话,平均一个电话2-3毛,按照人力成本算,一个人力成本,每个月3000(估算),一天100-150通电话,有效通话按照100计算,每个月能拨100*30=3000次电话,再看看的电话机器人,网络上的产品日均呼叫1000次,自动过滤空号、占线号码,按照3.15的说法3000元一台,一台机器3天就可以抵一个人月的工作量,这对于各行销售部门而言何乐而不为?

  诚然,客户要是买了你就赚了,客户要是不爽了,也不能顺着电话线去抽一个机器人是不?AI没有人格,自然就没有脸皮的问题招人反感的那丝良知彻底泯灭,于是天生的电话推销员就此诞生。

  只要信息量够大,大可以把全国的电话都打一遍,14亿人呢,就算一万个人买,我们也稳赚不赔不是?

  随之而来的就是上班时候手机的各种响声,随之而来的就是”不需要、谢谢、再见。滚!”

  只能说AI干起缺德买卖

  比一般人更没有后顾之忧

  骚扰电话仅仅是缺德吗?很多人已经被骚扰习惯了完全没有想过这件事情法律是怎么定义的电话号码属于每个人的隐私而这些电销员手上的电话大多数来源是有问题的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只要买卖五十条以上就算情节特别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既然法律规定的这么严格,那为什么这种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呢?一个原因是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法律意识还没那么高,而且取证难度特别大;更重要的是,电话销售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股票、期货、房产、教育无处不是电话销售,利益所驱,你家不用,别的门店用,你增加成本效率低,别人节约成本撒网快,这一去一来,都是成本啊!若是真要彻底铲除这个行当,很多人、公司、行当可能都会受到剧烈冲击,甚至是当然无存!

  当然每一个电话机器人公司都会说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工具而已我们的甲方的业务是完全合法正规的我们只是提升了原有的工作效率。

  确实,电话机器人这个工具本身没有问题尤其是对于重客服的OTA网站来说电话机器人如果能去取代呼叫中心可以省下一笔巨大的人力支出,但是在我国并不是这样,电话客服跟电话销售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啊,电话销售的蓬勃完全是建立在打扰消费者的宁静上面的,因此把这种核级别的武器直接给电销行业,相当于直接把”意大利炮”架在了消费者的脖子上。就像菜刀可以切菜,也可以砍人。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坏,但你非要递给一个杀人犯,说,”这都是他的选择,跟我没关系”,这种话其实也隐喻了你自己的意思,您说是吗?

  这里我们且不论我们的信息如何泄露、他们的号码怎么拿到、电信市场如何监管、拨打记录为何没有识别等等问题,这里我们就单单来看一下,AI对话真的这么厉害吗?

  其实所谓今天所有包括电话机器人类似的人工智能产品,都是用的”弱智”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凑答案:准备大量标注好的数据,然后用大量机器去计算堆上去狂撩,直到把答案凑个七七八八。至于问题的内在逻辑和简约规律,今天的AI心智尚未成熟,也无力解读。

  ”弱智”方法在数据量庞大的的今天在特定的行业和领域,可谓所向披靡:无论是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还是机器翻译、各种棋类,机器都已经接近乃至碾压真人了。人机对话则不然,我们要找到对方语言里的关键信息,把它转化为动作,再把动作的结果反馈回去。这些关键信息处理的过程,是要经过统计意义上的推理过程。

  说到推理,当然离不开句子表达内容以外的背景知识。比如你问机器:”直径5米的球体积是多少?”机器就得会球的体积公式才算得出来。当然,微积分、背古诗、查法典这样的知识,对机器来说总是可以解决,因为有大量书本上的语料可供学习,按照”弱智”方法凑答案即可。难就难在,这世界上还有大量的知识,根本没地方学去。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给女朋友打电话,信息量最大的,就是对方拿起电话那一声”喂”,这个”喂”就为今天几个钟头的会谈定下了基调。机器,现在还无法理解人类的情感交流。

  Google在面对电话骚扰的时候采用了AI对AI的方式,”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简单来说,从此往后你手机里就有了一个AI话务员。它会替你接听电话,并向告诉呼叫者正在进行筛选,然后让你选择是接还是不接。这样一来,电话推销员基本上不可能有机会与你直接通话了。

  先说结论:没办法。。。

  什么下载各种安全APP、注意个人隐私保密、陌生电话不接这种基本操作小编我就不做多说了,就说源头,很多时候我们个人的电话信息都不是自己泄密的。

  这一点管不住,除非你电话关机没信号,不然还是心态好一点吧,用一些基础软件过滤一下,降低街道骚扰电话的频率,保证健康生活就好。

  本文地址:

下一篇:经营模式怎么写(跨国公司的经营模式分析该怎么写)
上一篇:教学方式有哪些(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