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文化发源地

2022-11-13 05:46:38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83

源于太子寺的新石器时期文化

“齐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最早被发现于古河州的太子寺。关于太子寺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秦王嬴政的太子扶苏曾监军驻此修了座寺院,后来民间称“太子寺”。1924年,考古工作者在洪河西岸的广河县齐家坪惊奇地发现了新石器时期文化,并命名为“齐家文化”。齐家文化距今4000-3900年。这一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省境内的黄河及其支流沿岸的阶地上,共三百五十多处。

这一时期的人们多居住在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内,屋内地面上涂一层白灰面,光洁坚实;以经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食用粟;骨铲、穿孔石刀和石镰等生产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养殖的畜类有猪、羊、狗与大牲畜牛、马等。

齐家文化时期制陶业发达,出现了许多典型的器物,如双大耳罐、高领折肩罐和镂孔豆等。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冶铜业,人们会制作铜刀、锥、镜、指环等红铜器和青铜器。

氏族公共墓地与居住区相邻,当时流行长方形土坑墓,其中有单人葬,也有合葬,人们的随葬品有陶器和猪下颌骨等。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男一女合葬或一男二女合葬,其葬式是男性仰身直肢,女性则侧身屈肢于男性,以表明男性在社会上的统治地位。这也说明当时的婚姻形态为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

家庭成为基本的社会单位

父系氏族公社的产生促进了人口的增加,当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开始独立生产和生活时,“家庭”就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氏族制度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父系氏族公社又称“父权制氏族公社”,属于原始公社制度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男性逐渐取得“话语权”。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有:

  • 男性开始支配生产、生活和公共事务。
  • 氏族首领由成年男子担任。
  • 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由子女继承,男子是家庭和社会的核心,有权支配家庭的财产和家庭的成员,妻子随从丈夫居住。

父系氏族公社的出现是农业、牧业、手工业等生产手段发展的结果,此时的女性被排除在社会生产之外,身强力壮的男子承担起生产重任,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取得支配生活资料的权力。这一时期不再完全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个人的生活资料开始转化为私有财产,进而产生了将财产传给子女的需要和实践。这些变化推进了男子娶妻、建立一夫一妻制家庭形式的产生。

下一篇:2020122515452220
上一篇:2020122515423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