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 授时历

2022-11-13 05:29:16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7

郭守敬的《授时历》

郭守敬(公元1231年一公元1316年),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以及仪器制造专家。他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到通州的运河。

元世祖灭了南宋以后,迫切地感到百业待兴,所以他就更加重视农业生产的恢复。而农业生产要利用历法,过去的蒙古一直使用金朝颁布的历法,然而这种历法误差很大,连农业上常常使用的节气也算不准。

而在元朝统一中国以后,发现南北的历法不一样,这很容易造成紊乱,于是忽必烈下决心制订一个新历法。他下令成立了一个编订历法的机构,名叫太史局(后来叫太史院),负责太史局的人正是郭守敬的同学王恂。事实上,郭守敬不仅精通水利,还精通天文、历法,所以被朝廷从水利部门调到太史局和王恂一起主办改历工作。

郭守敬在未投入工作之前,就提出了“研究历法先要重视观测,而观测必须依靠仪表”的观点。然而当时只有一架观察天象的大型仪器,是从开封运来的,而且这架仪器已经破旧不堪,根本就测不到可靠的数据。于是郭守敬就设计了一套新的仪器,这个新仪器精巧和准确程度都比旧的仪器高得多。有了好的仪器之后,郭守敬便开始实地观测。

公元1279年,郭守敬在向元世祖报告的时候,提出在太史院里建造一座新的司天台,同时打算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天文测量。这个计划是十分大胆的,然而元世祖并没有犹豫,他立刻就批准了。

后来,他们在全国各地设立了27个观测点,最北边的观测点是铁勒(在今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流域),最南边的观测点在南海(在今西沙群岛上)。郭守敬选派了14个监侯官员分别到各地进行观测,然后将数据呈上来。

郭守敬也曾经亲自到几个重要的观测点去观测,之后他还将各地的观测数据汇总在一起,编岀了一部新的历法,叫《授时历》。这种新历法要比旧历法精确得多,它算出一年有365.2425天。这部历法与现在通行的格里历(即公历)一年的周期相同。郭守敬的《授时历》比欧洲人确立公历的时间要早302年。

《杨子器跋舆地图》

《杨子器跋舆地图》是一幅反映明代中国疆域政区的地图。原图绘于公元1512年到公元1513年,可惜已经散佚。公元1526年重绘,现藏于大连市博物馆内。

这幅地图图向为上北下南,范围东到大海,西抵黄河源头,北达长城以北的苏温、兀秃一带,南至海南岛。图上详细标注了当时全国各个省、府、州、县的分布位置、名称和数目。

在地图内容上,采用了中国古代地图的传统制图方法,地物、地貌用形象的写景法,居民地釆用了规格化的图形符号。其中标绘府、州、县、卫、所行政建制多达1600处,收纳了名山和大川500多座。

河道也非常详细地被标示出来,特别是黄河源,是现存古地图中最为详细、准确的一幅图。此外,该图的海岸线轮廓、江河位置以及府、州、县等地理分布均较准确,证明此图是按一定比例和方位绘制的。

这幅地图还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各种地理要素,如省界用红色标示,黄河为黄色,山丘、岛屿底部为棕色,顶部为绿色,湖泊、海洋为蓝色并绘有波纹线,古迹则多以真形表示。

为了弥补绘画的局限性,地图下还用跋文及其他文字说明,可谓地图“图例”之雏形。

下一篇:Screenshot 20201218 105444
上一篇:202012171608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