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于蓝成语典故

2022-11-13 04:32:58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1

青出于蓝的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有一位很有名的学者,名字叫作李谧。李谧是相州刺史的儿子,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十三岁时就已经通读了《孝经》《论语》《毛诗》《尚书》等典籍。不但如此,他还能把这些书中的经典要义一一解释出来,所以不少人都称他为“神童”。

李谧十八岁的时候,拜到孔蹒门下学习。孔蹒是当时著名的大学问家,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学生们都非常敬佩他。

李谧师从孔躍以后,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没过几年,李谧对某些知识的掌握甚至超过了老师孔瑙。孔踽为能有李谧这样出色的学生而感到非常欣慰。每当他听到李谧对某些问题的独到见解时,就禁不住喜笑颜开,对他大加赞赏。

不但如此,每当遇到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孔蹒也会向李谧请教。有人看到这种情况,感到非常不解,于是问孔蹒:“您身为老师,反倒向学生请教问题,难道您就不怕在您的学生面前失去威信吗?”

没想到孔塔听后,不以为然地回答:“荀子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也就是说,老师并不是固定的,谁懂得多,理解得深刻,谁就有资格当老师,向人学习并没有什么好羞愧的呀!”那人听了孔踽的这番话,不禁深感到佩服。

这件事传出去以后,人们编了一首小诗来赞颂孔躅不耻下问的精神,诗是这样的:“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意思是说:青这种染料是从蓝里面提炼出来的,但是它却比蓝的颜色更深。同样,师生关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谁的知识多,谁就可以当老师。

李谧更是对老师的为人钦佩不已。从此他更加努力地学习,终于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由他集诸子各家经典,又援引《春秋三传》为例编出的《春秋丛林》十二卷,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

下一篇:166
上一篇:秦晋之好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