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之好典故

2022-11-13 04:32:55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1

秦晋之好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是两个相邻的大国。为了加强彼此间的友好关系,公元前654年,晋献公将自己的女儿伯姬嫁给了秦穆公。

后来,晋献公为了讨好爱妃骊姬,杀死了当时的太子申生,另外两个公子夷吾和重耳也受到了加害,被迫逃离了晋国。晋献公死后,骊姬的儿子奚齐当上了晋国国君,但不久就被忠于夷吾的大臣杀死。于是,流亡在外的夷吾向秦穆公请求帮助,并允诺割让五座城池给秦国以作报答。

在秦穆公的扶助下,夷吾顺利地登上了王位,他就是晋惠公。可即位以后的晋惠公不但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反倒三番五次向秦国的边境挑衅,这使秦穆公非常恼火。

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走投无路的晋惠公只好又向秦穆公求助。秦穆公不计前嫌,给晋国送去许多粮食,帮晋国渡过了灾荒。晋惠公非但不感恩图报,反而在两年后趁着秦国发生旱灾之际,发兵大举入侵秦国。双方在韩原展开大战,晋军大败,晋惠公被俘。

晋惠公被迫割让河东五城给秦国,并派太子圉入秦做人质。后来,为了保障两国的边境安全,秦穆公不但把女儿怀嬴嫁给了圉,还把河东五城归还给了晋国。

后来,圉听说晋惠公病重,害怕国君的位置会被别人抢去,便扔下妻子怀嬴,自己偷偷跑回了晋国。第二年,晋惠公病死,圉即位成为晋国国君,他就是晋怀公。

晋怀公即位后,立即重修边境,发誓不与秦国来往。秦穆公闻后大怒,决定帮助另一位逃亡在外的晋国公子重耳即位。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兵护送重耳东渡黄河,回到晋国。因为惧怕秦国,晋怀公逃亡,晋国众臣同意立重耳为国君,重耳就是晋文公。

晋文公即位后,与秦国重修旧好,还让自己的儿子娶了秦国的宗室女为妻,双方结成了“秦晋之好”。

下一篇:青出于蓝成语典故
上一篇:黔驴技穷寓言故事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