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的成语故事

2022-11-13 04:11:5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8

焚书坑儒的成语故事详情如下:秦始皇为显耀自己的功绩,在咸阳宫摆设酒宴,七十位博士上前献酒颂祝寿词。仆射周青臣颂扬说:“我们秦国仰仗陛下神威,平定天下,驱逐蛮夷,凡是日月所照耀到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把诸侯国改置为郡县,人人安居乐业,自古未有哇”秦始皇十分高兴。

博士齐人淳于越说:“我听说殷、周统治天下达一千多年,分封子弟功臣,作为自己的辅助者。如今陛下的兄弟子侄却是平民百姓,一旦出现像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的谋乱,陛下该怎么办?凡事不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还没有听说过。

秦始皇把博士的意见交给群臣议论。丞相李斯说:“因为时代变了,情况不同了,所以从前的制度不能因袭到现在。现在陛下开创了伟大的功业,建立起万世不朽的功勋,这本来就不是愚陋的儒生所能理解的。从前诸侯并起纷争,才大量招揽游说之士。现在天下平定,法令出自陛下一人,百姓在家就应该致力于农工生产,读书人就应该学习法令刑禁。现在儒生们不学习今天的法令却要效法古代的,以此来诽谤当世,惑乱民心。我冒死进言:如今皇帝已统一天下,一切决定出自皇帝一人。可私学却在一起非议法令,在民众当中制造谤言。我请求让史官把不是秦国的典籍全部焚毁。除博士官署所掌管的之外,天下敢有收藏《诗》《书》和诸子百家著作的,全都送到地方官那里去一起烧掉。有敢在一起谈论《诗》《书》的,处以死刑示众;借古非今的满门抄斩。所不取缔的是医药、占卜、种植之类的书。如果有人想要学习法令,就以官吏为师。”秦始皇下诏说:“可以。”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国开始修筑道路,经由九原一直修到云阳,挖掉山峰填平河谷,笔直贯通。秦始皇认为咸阳人口多,先王宫廷窄小,于是就在渭水南上林苑内修建朝会的宫殿。先在阿房建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宫中可以容纳一万人,殿堂顶下可以树立五丈高的大旗。

四周架有阁道可供驰走,从宫殿之下一直通到终南山,在终南山的顶峰修建门阙作为标志。在空中架设道路,从阿房跨过渭水,与咸阳连接起来,以象征天上的阁道星跨过银河抵达营室星。因为是在阿房修筑此宫的,所以人们就称它为阿房宫。

卢生劝说秦始皇道:“我们寻找灵芝、奇药和仙人,一直找不到,好像是有什么妨碍。我想,皇帝要秘密出行以便驱逐恶鬼,恶鬼避开了,神仙真人才会来到。真人是能够乘驾云气遨游的,寿命和天地共久长。现在皇上治理天下,还没能做到清净恬淡。希望皇上所住的宫室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样,不死之药或许能够得到。”于是秦始皇说:“我羡慕神仙真人,我自己就叫’真人’,不再称’朕’了。”

秦始皇令咸阳附近二百里内的二百七十座宫殿都用天桥、甬道相互连接起来;把帷帐、钟鼓和美人都安置在里边,全部按照所登记的位置不得移动。皇帝所到的地方,如有人说出去,就判死罪。

有一次秦始皇到梁山宫,从山上望见丞相的随从众多,心里不高兴。宦官近臣里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丞相,丞相以后就减少了随从。始皇生气地说:“这是宫中有人泄露了我的话。”经过审问,没有人认罪,秦始皇就下诏把当时跟随在他身边的人全抓起来杀掉。从此以后再没有人知道皇帝的行踪。

侯生、卢生一起议论说:“始皇出身诸侯,兼并天下,诸事称心,为所欲为,认为从古到今没有人比得上他。他专门任用治狱的官吏,博士虽然也有七十人,只不过是虚设充数的摆设。丞相和各位大臣都只是接受命令,为皇上办事。皇上喜欢通过施重刑、杀戮来显示威严,官员们都怕获罪,都想保住官位,所以没有人敢进谏。

秦法规定,一个方士的方术不能应验,就要被处死。三百多良士占星象以测吉凶,然而由于害怕获罪,就得避讳,奉承皇帝,不敢直接说出皇帝的过错。皇上阅读奏折每天都有定额,阅读达不到定额,就不休息。皇上贪于权势到如此地步,咱们不能为他去找仙药了。”

侯生、卢生逃跑了。秦始皇听说二人逃跑,生气地说:“我征召了大批文章博学之士和方术之士,想借他们振兴天下,使天下太平。现在他们花了那么多钱,不但没有找到奇药,反而纷纷逃跑。他们非法牟利、互相告发的消息却传到我耳朵里了。对于卢生他们,我很尊重,赏赐十分丰厚,如今他们竟然诃乍谤我,扰乱民心。”

秦始皇派御史去一一审査儒生,这些人辗转告发,一个供出一个。秦始皇亲自把他们从名籍上除名,一共四百六十多人,全部活埋在咸阳。秦始皇把这个消息公布出来,让天下的人都知道,以惩戒以后的人。

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劝谏说:“天下刚刚平定,远方百姓还没有归附,儒生们读书,效法孔子,现在皇上用重法制裁他们,我担心天下将不安定,希望皇上明察。”秦始皇听了很生气,就派扶苏到北方的上郡去监督蒙恬的军队。

下一篇:timg-(7)
上一篇:tim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