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饮食原则有哪些-痔的食物调养原则有哪些?

2022-11-13 03:40:33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89

痔疮的饮食原则有哪些

(1)因时制宜:中医学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出发,认为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寒暑变化是自然界阴阳此消彼长的运动过程所致,人位于天地之间,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然界四时寒暑阴阳消长的影响。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是,春温春生,夏热夏长,秋凉秋收,冬寒冬藏.根据这一特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四时养生的原则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王冰进一步指出了这一原则在食物调养中的具体应用,他认为:“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即春夏阳盛而易伤阴,宜多食寒凉之品以抑制阳亢:秋冬阴盛而易伤阳,宜多食温热饮食以保全阳气。张志聪则认为“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面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也”,具体来说就是春季饮食要偏凉而酸,宜吃大麦、小米、萝卜等:夏季饮食在消暑同时,尤其要注意顺护脾胃,宜食绿豆、西瓜、苦瓜、南瓜、豆腐、薏苡仁等消暑化湿之品,少吃甜品及油腻食物:秋季天气凉且干燥,宜吃扁豆、百合、蜂蜜等润燥之品,忌吃辛辣伤阴食物:冬季人们多阴精亏损,阳气不足,宜多吃补心固肾的食物,如黄豆、羊肉、核桃仁、黑芝麻等,可少食多餐。

(2)因人制宜:由于人群的生理特点和体质情况等健康状态不同,在进行食物调养时,不能只是单纯考虑某一种食物的功效和作用,还应结合个体特点综合考虑。例如大枣、蜂蜜、枸杞子补血养顏,但因其黏腻、味甘,属于易滋生痰湿之物,若是痰湿之体食用则可增加痰湿的问题,但也并非就一定不能食用,关键是“适合”,正如淀粉类食物可充饥,过量则令人肥胖:黄瓜、苦瓜可清热,过量则令人脾阳受损,所以重在辨证施膳。如果能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宜食物进行调养,就能有益于健康。正如唐代《备急千金要方》所云:“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1)不同体型者的食物调养:“肥人多痰,瘦人多火”。体胖之人,多有痰湿,宜以化痰为常法,平时注意荤素搭配,酸碱平衡,少吃肥美甘甜等味道厚重的食物,多吃韭菜,芹菜、竹笋、执苣、胡萝卜、苋菜等含纤维素多的食物,食疗方可选用韭菜炒核桃鸡丁、萝卜粥、火腿鸡肉炒苋菜等;体瘦之人,多有阴虚、血亏津少,水少不制火则火相对偏旺,宜以滋润为常法,饮食上宜多食牛奶、蜂蜜、鸡蛋、鳖鱼(甲鱼)、海参、银耳等甘润生津之品,常用有效食疗方有核桃牛乳饮、蜂蜜饮料、海参膏、龟肉百合红枣汤、甲鱼滋肾羹、参麦甲鱼、银耳鸽蛋、百合鸡子黄汤等,

2)不同年龄的食物调养:小儿生长迅速,必须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但小儿脾胃虚弱,不耐大补,因此民间又有“要得小儿安,需得三分饥和寒”的说法,在配膳时,可选得精一点,做得少一点,使机体能消化、吸收、利用,这就要求我们尽量选用营养价值高的食物。有助于补充小儿营养,兼照顾牌胃的常用食物主要有牛奶、蜂蜜、新鲜鱼虾、猪肝及各种蔬菜,可将鱼、虾、猪肝、鸡肉及各种蔬菜剁碎炖食,或包馄饨食用,如茯苓鸡肉馄饨、滋肾肝膏汤、芝麻虾糕等。此外,小儿易伤食致食积,可选用含山楂、神曲、鸡内金的食疗方来消健脾,青少年时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阶段,能量消耗多,必須保障营养素的充分供给,否则将影响生长发育。中年以后,进入了人体生理功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正如《景岳全书》所言“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此期如果调理得当,可防止早衰,预防老年病的发生。食养应在全面均衡的基础上,根据健康状况,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老年人阴阳气血日趋亏虚,故宜于食物调治。阴虚者补阴,阳虚者补阳,气虚者补气,血虚者补血。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益智抗衰。较为常用的抗衰老食物有蜂乳、花粉、大豆、香菇、银耳、鱼类、芝麻、核桃仁、松子仁等;也可以选用有关的食疗方。此外,还要注意老年人咀嚼和消化差的特点,制作时尽量选用粥、羹、面、饮、汤,使之能够很好地消化吸收。在选用食疗方的同时,还可选配山楂、山药、鸡内金、神曲等助消化食物。

3)妇女不同生理时期的食物调养:一般来说,正常女性除需经历妊娠、分娩、哺乳等过程外,还存在月经及带下等特殊生理现象,而在每一个转变及应对的过程中,身体状态都会发生相应变化,饮食调养必须考虑到上述环节,依据不同的情况,采取针对性较强的应对策略。例如,对于妊娠期及产后的调养,其基本原则是“产前宜凉、产后宜温”,孕妇产前或妇女月经前气血充足阳热旺盛,容易出现实证、热证,故产前或月经前保养宜偏凉性:而产后或月经后气血亏虚,容易出现虚证,寒证,故产后或月经后保养宜偏温性。妊娠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腥腰之品,以免耗伤阴直而影响胎元,宜进食甘平、甘凉补益之品。妊娠初期尤其是有妊娠恶阻者,不宜进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妊娠中期避免千姜、桂皮、胡椒、辣椒、狗肉等辛温燥火之品:妊娠后期应少食胀气及收涩之品,如芋头、甘薯、石榴等;产后及哺乳期宜进食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慎食辛燥伤阴或寒凉酸收的食物。

(3)因地制宜: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不同,人的生理活动、饮食特点和病变特点也不尽相同,所以食物调养应根据不同的地域调节膳食。

下一篇:2020110311230798
上一篇:202011031118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