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状线有何临床意义?

2022-11-13 02:25:5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32

齿状线有何临床意义?齿状线是内外胚层的移行区,上下两方的上皮、血管、淋巴和神经的来源完全不同,是重要的解剖学标志。85%以上的肛门直肠疾病都发生在齿状线附近,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是外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齿状线以上是直肠,肠腔内壁覆盖着黏膜,齿状线以下是肛管,肛管覆盖着皮肤:

齿状线以上的痔是内痔,齿状线以下的痔是外痔,齿状线以上的息肉、肿瘤附以黏膜,多数是腺瘤,齿状线以下的肿瘤附以皮肤,是皮肤癌等。齿状线以上的神经是内脏神经,没有明显痛觉,故内痔不痛,手术时是无痛区;齿状线以下的神经是躯体神经,痛觉灵敏,故外痔、肛裂非常痛此。

齿状线还是排便反射的诱发区,齿状线区分布着高度特化的感觉神经终手术时是有痛区,齿状线以上的血管是直肠上血管,其静脉与门静脉系统相外胚层碰头会师的地方,所以几乎所有肛门、直肠先天性畸形疾病都发生在通:

齿状线以下的血管是肛门血管,其静脉与体静脉相通。齿状线是胚胎内、末组织,当粪便由直肠达到肛管后,齿状线区的神经末梢感觉到刺激,就会反射地引起内、外括约肌舒张,肛提肌收缩,使肛管张开,粪便排出。如手术中切除齿状线,就会使排便反射减弱,出现便秘或感觉性失禁。

下一篇:关于泥鳅的知识
上一篇:202010091612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