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肾虚的信号-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肾虚

2022-11-13 00:01:04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9

养生保健,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而早防治的前提是早知道。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肾虚?日常生活中,通过面色五官、腰脊、二阴、二便等的变化可以了解肾的情况,掌握这些来自身体自身的“预警信号”,就能将肾之大病化小,小病化了,最终远离肾病。

信号1:头发稀疏、早生白发

中医学认为,头发为血之余、肾之华,头发的生长与精血的盛衰有密切关系。若血气盛,则肾气强,肾气强则骨髓充满,故发润而黑;若血气虚,贝『肾气弱,肾气弱则骨髓枯竭,故发变白。另外,肝为藏血之脏,主疏泄;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头发的生长,需要血液的濡养,所以头发的生长与肾、肝、脾、胃等脏腑的关系密切,头发的生长、色泽、荣枯可以反映体内脏腑的功能状况。

打个比方,身体是土壤,头发就好比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庄稼,如果庄稼绿油油,大体可以得出土地肥沃的结论。与之相应,如果头发浓密、黑亮,那么,可以基本肯定身体健康,肾气充足。

头发黑而润泽,是人体肾气充盈的表现;如果头发颜色枯黄,形似柴草,多为肾气不足、精血亏损或久病失养,系气竭液涸。如果青少年白发而兼见肾虚症状的,是肾气亏乏的病态;若伴有心虚症状的,为劳心耗伤阴血所致;短期内头发大量变白、烦躁易怒、面红口苦的为肝郁化热,头发失荣;如果婴儿出生时即有白发的,可见于白化病、白斑病及某些遗传性综合征;如果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头发间断变白,黑白交替,称为环状发,系先天禀赋不足所致。

需要说明的是,中老年人头发斑白或全部白发,虽是肾亏血衰的表现,但仍属生理上的正常衰老现象,不属于病态;青少年头发白,或老年人头发黑,属于先天禀赋不同所致,也不作疾病论。由此可见,头发不仅能保护头皮,装饰头部,还能反映人的健康状况,通过观察头发的细微变化可以察知疾病。

信号2:两眼呆滞、动作迟缓

日常生活中,身体健康出了问题,人们喜欢说“看病”“看医生”。而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望”排在了首位。就望诊而言,主要包括望面容、体态、肤色、舌象等多个内容,而往往以方便快捷的望舌为中心。但人们却常常忽视了对眼的望诊。

“五轮学说”是临床望眼辨证的一种指导学说。即将眼局部由外至内分为眼睑、两眦、白睛、黑睛和瞳仁五个部分,分属于脾、心、肺、肝、肾五脏,分别命名为肉轮(睑结膜/巩膜)、血轮(两眦)、气轮(巩膜/球结膜)、风轮(虹膜)、水轮(瞳孔)o这些变化,有效地指导着临床。

正常情况下,人体健康肾气充足,则目光明亮,眼珠灵活,从思维来看,就是语言利落,动作协调;反之,则两眼呆滞,反应迟钝。具体到”五轮学说”来看,水轮应肾。水轮眼象:瞳孔变小是由于疲劳过度、精津俱伤、元阳不固,病在肝肾;瞳孔变大是由于肾精不足、阴火上冲。瞳孑L颜色变蓝为肝病及肾、肝肾两虚之症;颜色变灰白是由于气血两虚、肾精暗耗所致。眼眶周围发黑,可见于肾虚、水饮,也可见于妇女寒湿带下证。

那么,或有人问,肾有问题,虚了,到底怎么知道是阴虚还是阳虚呢?看精神状态,即望其神。总的来说,阴虚的人多表现出坐卧不安的状态,多夜不能寐,凡事心神不定,有烦躁之感;而阳虚的人则相反,喜欢安静.不但不主动说话,即使有人搭讪,也懒得说话,说话有气无力,表现为精神困乏,总给人一种没有睡醒的感觉。

信号3:耳郭瘦小、耳轮干枯

通过对耳的观察,可以推测机体的健康状况,更能看出人体内脏的健康。对耳朵的观察主要从颜色、光泽、形态变化、定位诊断几个方面进行。自己对着镜子看看吧,耳朵能反映出你得的是什么疾病!

就耳部整体而言,正常人的耳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如果耳轮干枯焦黑,多属肾精亏虚,精不上荣,为病重,可见于温病晚期耗伤肾阴及下消等病人。如果耳郭厚大,是肾气充足的表现。耳郭瘦小而薄,是先天亏损,肾气不足;耳郭肿大,是邪气充盛之象。耳轮干枯萎缩,多为肾精耗竭,属病危;耳轮皮肤甲错,可见于血淤日久的病人。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有耳鸣的感觉。曾有患者说,为了某个会展,已经和同事忙了一个多月。虽然招商项目进展顺利,但是身体却出现了问题,工作中经常出现头晕、耳鸣等现象,那种眼内有蚊子黑点乱飞、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的滋味.让人怎么也不能因为圆满的会展而高兴,有时甚至会突然晕倒。这位患者头晕、耳鸣的原因多与肝肾相关。中医上讲“肾藏精生髓,髓聚而为脑”,所以肾虚可致使髓海不足,脑失所养,

出现头晕、耳鸣。治疗时应补益肾气,精足则髓满,头晕、耳鸣也就自然得以消除。

信号4:久病伤肾、面色青黑

望面色是以面部颜色和光泽变化为主要观察对象的望诊方法。颜色在中医学分为青、赤、黄、白、黑五色,其变化以面部表现最明显,因此望面色又称为面部的五色诊。

面部的色泽是脏腑气血的外部表现。五脏六腑气血通过经脉上荣于面,而表现为各种色泽变化。根据五行学说和脏象理论,五色配五脏.即青色为肝,赤色为心,黄色为脾,白色为肺.黑色为肾。五色变化能反映精血盈亏,通过光泽的变化能了解神气的盛衰。因此,望面色变化可了解内在病变。

面部与脏腑相关部位。面部的各部位分属五脏六腑。根据《灵枢・五色篇》记载,面部和脏腑相应的位置是:庭为首面,阙上为咽喉,阙中(印堂)为肺,阙下(下极、山根)为心,下极之下(年寿)为肝,年寿左右两侧为胆,年寿之下(准头)为脾,准头两侧(方上)为胃,明堂(鼻端)以上为小肠,鼻端以下为膀胱、胞宫,哪里是肾呢?颤下属大肠,大肠外侧为肾。

如何看面色呢?一般而言,黑色为肾色,主肾虚、寒证、痛证、水饮、淤血证,以肾病为主。由于肾阳虚亏,水饮不化,阴寒内盛,血不温养,经脉拘急,气血不畅,所以面色薫黑。额与颜黑为肾病,面黑而干焦,属肾精久耗、虚火伤阴;面黑而暗淡,为肾阳不振、阴寒内盛所致;凡黑而暗淡者,不论病之新久,总属阳气不振。

与之不同的是,若肾阴虚亏,水不济火,心火上炎,则两颤潮红、面色娇嫩,伴盗汗、心烦、手足心热等症。久病重病患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嫩红带白,游移不定,多由虚阳上越所致,是危重征象。

信号5:齿黄松动、龈肉萎缩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龈护于齿,所以,望牙齿与牙龈主要可以诊察肾、胃的病变,以及津液的盈亏。俗话说,牙好胃口好,吃饭就香,身体倍儿棒。事实上,牙齿好,不仅是吃饭的问题,还跟肾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正常人牙齿洁白润泽而坚固,是肾气充足、津液未伤的表现。如果一个人牙齿发育不好,通常肾也不好。若牙齿干燥,为胃阴已伤;牙齿光燥如石,为阳明热甚,津液大伤;牙齿燥如枯骨.多为肾阴枯竭、精不上荣所致,可见于温热病的晚期,属病重。牙齿枯黄脱落,见于久病者多为骨绝,属病重。齿焦有垢,为胃、肾热盛,但气液未竭;齿焦无垢,为胃、肾热甚,气液已竭;龈肉萎缩,牙根暴露,牙齿松动,称为“牙宣”,多属肾虚或胃阴不足、虚火燔灼、龈肉失养所致。

成年人牙齿稀疏、齿根外露或伴有牙龈淡白出血、齿黄枯落、龈肉萎缩等问题,多为肾气亏乏,同时要警惕有无肾方面的疾病。如小孩儿牙齿久落不长,也可能是肾气亏所致,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等。

信号6:阴囊松弛、下坠不收

前阴,人体部位名,又称“下阴”,指男、女外生殖器(精窍)及尿道(溺窍)外口的总称。《素问•厥论》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前阴有精窍,与溺窍相附,而各不同。精窍内通胞室,胞室为女子受胎,男子藏精之所,为肾之所司。溺窍内通膀胱,尿液的储存和排泄虽属于膀胱的功能,但须依赖肾的气化才能完成。因此,尿频、遗尿、尿失禁以及尿少或尿闭,均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

后阴,人体部位名,又称“肛门”,为排泄大便的器官。肾主封藏,为胃之关,自然包括前阴和后阴。后阴是排泄粪便的通道。粪便的排泄本是大肠的传导功能,但藏象学说常常把大肠的功能统归于脾的运化功能范畴。脾之运化有赖肾的温煦和滋润,所以大便的排泄与肾的功能有关。肾的阴阳失调可出现泄泻、便秘等大便异常。总之,饮食之受纳在于胃,便溺之排泄关乎肾。故张景岳说:“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景岳全书•泄泻》)

如果阳痿不举,或者举而不坚,多是肾阳不足造成的;如果阳强亢奋,多是肾阴虚造成的。

信号7:小便酱黄、大便太硬

小便即人尿,也叫轮回酒、还元汤。合理取用人尿可以做药用,一般取健康人的小便,去头尾,用中间一段。一般以10岁以下儿童的小便为佳,名为“童便”。可用作清热药、补阴药。正常的小便色淡黄,清净而不浑浊。冬天汗少尿多,其色较清;夏日汗多尿少,其色较黄。正常成人尿量每24小时为1000~2000毫升。了解这些之后,就能大体知晓异常情况下的病变了。

从性状上看,小便澄清,属寒,肾阳微或气虚,如果小便带血,则热结膀胱,房劳伤肾。从颜色上看,小便黄、淡黄,热轻或肾经虚热,平人为无病;如果小便呈酱色,肾病;伴有水肿为水气病。从尿量上看,尿多,夜尿过于频繁,为肾虚,多见于消渴病。

大便,指未被吸收的残渣部分,则通过大肠,从肛门排出体外。观察大便的形状,也能及时了解一些疾病信息。正常的大便应为圆柱形,较软,异常的形状包括太硬、糊状甚至黏液或水状。间隔应是每天1次,或隔天1次,须因人而异。一般来说,2~3天大便1次,或每天排2~3次大便,大便柔软成形,都属正常范围。

日常因为饮食习惯等问题,往往会有便秘的现象。虽然大便秘结属于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但其根源是因肾虚所致,因为肾开窍于二阴,主二便,大便的传导须通过肾气的激发和滋养才能正常发挥作用。治疗便秘可以从滋养肾虚入手,吃一些补肾助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等作用的保健品或者中药,如火麻仁、何首乌。

信号8:冲任血虚、痛经闭经

肾与月经、带下有什么关系?从中医学来看,肾为天癸之源。天癸至,则月事以时下;天癸竭,则月经断绝。随着肾气的充盛,每月天癸必至,呈现消长盈亏的月节律,经调而子嗣;其后又随肾气的虚衰,天癸亦渐竭,经断无子。故肾为天癸之源。又肾为冲任之本。冲脉为血海,广聚脏腑之血,使子宫盈满;任脉为阴脉之海,使所司之精、血、津液充沛。任通冲盛,月事以时下,若任虚冲衰则经断无子,故冲任二脉直接关系月经的潮止。然而冲任的通盛以肾气盛为前提,所以,冲任之本在肾。

所以,对女性来说,判断自己是否肾虚,可以多留意自己的月经、带下。阴虚、阳虚表现各不相同,治疗方式也有所区别。

肾阳虚,气化失司,水液代谢失常,聚湿成痰,痰浊阻滞冲任、胞宫,可致闭经等;肾阳虚,血失温运而迟滞成淤,血淤阻碍生机加重肾虚,致肾虚血淤,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更为复杂的疾病。此时宜温补肾阳,补益命门之火,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常用药如附子、肉桂、巴戟天、肉双蓉、淫羊霍、仙茅、补骨脂、菟丝子、鹿角霜、益智仁、蛇床子等。代表方如右归饮、右归丸等。须注意其性热不可过用,因“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

肾阴虚精血不足,冲任血虚,血海不能按时由满而溢,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等;肾阴虚,冲任、胞宫胞脉失养,可致痛经等;若阴虚生内热,热伏冲任,迫血妄行,可月经间期出血等。此时宜滋肾益阴,常用地黄、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等。方如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

下一篇:看一看,身体的异常变化-身体怎么会有异常反应
上一篇:肾虚肾亏百病生-肾虚怎么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