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应该怎样喝水-学生喝水的正确方法和时间

2022-11-12 23:42:1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92

青少年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0%〜75%,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青少年才能保证新陈代谢的需要,维持水电平衡和酸碱平衡。所以,青少年科学补水十分重要。但是,青少年补水往往不到位,原因一是人们对青少年补水问题重视不够;二是缺乏有效的补水方法;三是青少年补水存有很多误区。学生喝水的正确方法和时间我们需要了解,这样才能让身体变好。

1•要养成随时随地喝水的好习惯

青少年味觉发育尚不健全,对口渴的感觉较为迟钝,往往没有口渴,体内已经缺水。再就是青少年室外活动较多,不像成年人那样,一天内可安排一些时间用来饮水,或喝茶。青少年的特点是需水量较多,而相对补水不足。青少年不能等口渴了才喝水,应主动找时间随时喝几口。上学或外出时带个水壶或水杯,随时随地喝水。在这方面,家长应给予专门的指导和帮助。

  1. 要多喝看不见的水

水果、蔬菜、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水,应鼓励青少年一日三餐吃好吃饱,有荤有素,干稀搭配,避免偏食。中间加食提倡多吃水果,少吃或不吃烤、炸甜品,少吃薯条、糖果等。水果、蔬菜的含水量一般都在70%以上,米饭的含水量也达60%,即便一天吃500克果蔬,也能获得300~400毫升水分。一日三餐时再喝些汤和粥,就能轻松地获得1500~200()毫升的水分。因此青少年应充分利用三餐进食的机会来补水。

  1. 要纠正补水的误区
  • 喝甜味果汁代替水。各种甜味或酸味饮料多采用柠檬酸做调味剂,多呈酸性。如果过多饮用添加有机酸的饮料,会使体内的体液酸碱度失衡,有可能导致酸血症。
  • 偏食的嗜好。有些年轻人爱喝咖啡、吃西瓜等,这些食品都有利尿作用,吃后会增加体内水分的流失。有些人喜欢辛辣刺激的食品,这些食品能促进体表毛细血管的扩张,加快水分的散失。有些粗粮、蔬菜中膳食纤维较多,吃后在肠道中能结合不少的水分,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所以,有些食品看似补水,实际上是利水。

(3)有些青年人爱喝含有维生素C的饮料,新上市的维生素C饮料被不少青年人亦推崇为时尚。实际上人体每天需要维生素C60~100毫克,从日常的饮食中就能满足需要,并非多多益善。过量补充可产生维生素C依赖症,导致渗透性腹泻、泌尿系结石等。

  1. 喝水不宜过快

很多学生往往在口渴时才想起喝水,而且是大口吞咽,这种喝法也是不正确的。喝水太快太急会无形中把很多空气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胀,因此最好先将水含在口中,再缓缓喝下,尤其是肠胃虚弱的学生,喝水更应该一口一口慢慢喝。

至于喝水时间,没有专门的时刻表。不管怎样,学生要培养喝水的习惯,切忌渴了再喝,应在两顿饭期间适量饮水,最好隔一个小时喝一杯。可以根据自己尿液的颜色来判断是否需要喝水。一般来说,人的尿液为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浅,则可能是水喝得过多;如果颜色偏深,则表示需要多补充一些水了。这种方法很简单,让学生自己把握喝水量,渐渐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

学生喝水要做到睡前少喝、晨起多喝,这是青少年正确饮水的原则。因为睡前喝太多的水,会造成颜面浮肿,半夜也会老跑厕所,使睡眠质量不高。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人体流失的水分约有500毫升,早上起来需要及时补充,因此早上起床后空腹喝杯水有益血液循环,也能促进大脑清醒,保证这一天的思维清晰敏捷。

除此之外,水质决定体质,学生对于水中有毒物质比成年人吸收得要快,受水污染的影响也比成年人严重,因此,学生要饮用质量高的水,矿物质含量高的水。事实上,学生的饮水量比成年人还要多,学生在上学前和运动前后都要喝水,一个学生在教室学习时,一天饮水量要保i正在4升以上,相当于两个成年人的饮水量。只有身体不缺水,学习状态才会有所提高。

下一篇:中年人应如何饮水-中年人大量饮水
上一篇:孕妇怎样喝水-孕妇每天怎么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