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的历史人物(入木三分的由来)

2022-09-30 20:16:35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1

入木三分的历史人物(入木三分的由来)

过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总要将自家的店号起个吉利的名字,例如什么“广源记”啦,“茂源记”啦,“康泰记”啦,等等,名目繁多。单说有一家商店生意不错,扩展了门面,增加了货物,招牌也想换个新的。可别小看这招牌,它对生意的好坏还挺有影响呐。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凑巧,有人给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写满了祭祝的文字。开端,人们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内容,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笔字不仅没有擦掉,反资源网而更清楚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笔迹依稀可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人们惊讶了:这是谁写的字,这样深入有力,一位理解书法的老先生来了一看,立即惊叹得叫起来。看着他一个劲地拍案叫绝的样子,在场的人都很奇异,纷纭围拢来看。老先生说:“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笔迹啊。这字如此深入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王羲之的书法怎么这样深入有资源网力。这与他平凡保持不懈的锤炼有关。有一个“戒珠”的故事可以从侧面解释这一点。

据说王羲之有一颗心爱的明珠。这颗明珠不光是好玩,用来欣赏的,王羲之还经常双手摩挲它,用来加强书写的腕力。有一天,明珠忽然不见了,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王羲之十分烦恼,是谁偷去了呢?经常在他身边的,除了一个寄住在他家的和尚外,再没有别的外人了……因此,他对这位和尚冷漠起来。这位和尚发明主人对他有疑惑,就以“坐化”为名,不吃东西,饿逝世了。后来,家人在宰杀白鹅时,发明明珠在大白鹅的肚子里。本来,是大白鹅把珠子吞下去了。事情弄清晰了,王羲之深感自己错怪了和尚,懊悔不已,十分悲哀。为了纪念这位清白的和尚,他将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现以失落明珠的事件为教训,对朋友应以耻辱相待,不能轻易疑惑人家,使人家遭遇不白之冤。作为一个书法家,王羲之不仅自己注意锤炼腕力,加强书写时的笔力,也严厉请求后人。他的儿子王献之,很小就在父亲的指点下学习书法。有一次为了检讨献之的笔力,王羲之悄悄地站在背后,趁献之集中精神写字时,他猛地用手指夹住儿子手中的毛笔往上拉,资源网谁知献之握笔很紧,毛笔没有被夺下来。王羲之对此很满意,他愉快地说;“这孩子将来能成为书法家。”并当场写了一幅字赠给献之。这件事解释,书法家的笔力是下苦工夫练出来的。


下一篇:有土能种米麦(粘土地如何种小麦?)
上一篇:大年初二禁忌!(正月初二有哪些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