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治疗(胆囊炎的症状及中西医诊疗规范)

2022-09-23 08:40:24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30

胆囊炎的治疗(胆囊炎的症状及中西医诊治标准)

根据胆囊炎发病的急、慢,可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是由胆囊管梗阻、化学刺激和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胆囊炎由胆囊结石、高脂饮食等诱发。,也可由反复发作和未经治疗的急性胆囊炎引起。

急性胆囊炎的症状

1.胆囊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右上腹疼痛不适。疼痛的具体表现是刺痛,会反复发作,尤其是变换体位或吃油腻食物后。如果胆囊炎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出现放射痛,甚至疼痛会放射到右肩。

2.消化不良

85% ~ 90%的患者在急性胆囊炎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不良症状。

慢性胆囊炎的症状

慢性胆囊炎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表现为消化不良、厌食油腻、上腹胀气、嗳气、胃有灼热感等。症状不典型,常与消化道溃疡、慢性阑尾炎相似。

如何理解胆囊炎的中医

中医虽然没有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的名称,但早在《内经》中就有论述。“灵枢五邪”日:“邪在肝,则两边皆有痛。”《苏文苗伦茨》:“恶客在网足而少阳,使人感到威胁和痛苦。”“灵枢本藏”的意思是“胆胀者满胁,痛引下腹。”因此,根据临床表现,急性胆囊炎可分为“胁痛”,慢性胆囊炎可分为“胆胀”。慢性胆囊炎难愈,可引起胆囊萎缩。

胆囊炎的西医治疗

保守疗法

1.【div】[/div】禁食:胃肠道减压,静脉营养输注,补充体内水电解质,纠正酸碱失衡。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胆囊炎的常用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消炎药和利胆药。医生会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药物。

3.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应及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

胆囊炎常用中成药

(1)急性胆囊炎的常用中成药治疗

①茵栀黄注射液(酌情使用,仅供参考)

主要成分: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和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计)。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肝胆湿热、面黄、胸痛、恶心呕吐、小便黄赤。

②消炎利胆片

成分:穿心莲、溪黄草、苦木。

功效:清热燥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急性胆囊炎、胆管炎。

(2)慢性胆囊炎的中医治疗

①单宁片

包括大黄、虎杖、青皮、陈皮、郁金、山楂和白茅根。

功效与主治:疏肝利胆,清热通便。用于肝气郁结、湿热不清所致的右上腹隐痛、食少、胃胀、嗳气、便秘。有上述症状的慢性胆囊炎。饭后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②胆石利通片

包括硝石、明矾、姜黄、三棱、猪胆汁、金钱草、陈皮、乳香、没药、大黄、甘草。

功效:理气解郁,化瘀散结,利胆排石。用于气滞型胆石症。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

胆结石气滞型。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

③清肝利胆口服液

包括茵陈、金银花、栀子、厚朴、防己。

功效与主治:清肝利胆。用于厌食、胁痛、乏力、小便黄、苔腻、脉细、肝气郁结、肝胆湿热不清。口服。20-30毫升一次,一天两次,10天为一个疗程。

④鸡骨草胶囊

包括鸡骨草、茵陈、三七、栀子、人工牛黄、猪胆汁、白芍、牛至、枸杞子和大枣。

功效与主治: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急慢性肝炎、胆囊炎。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⑤金丹碑

组成:龙胆、金钱草、虎杖、猪胆膏。

疗效和适应症:利胆和抗炎。用于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胆道感染。口服,一次5片,一天2 ~ 3次。

⑥胆舒胶囊

团体资源:薄荷油等。

功效与主治:疏肝解郁,利胆溶石。主要用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中医特色疗法

1.按摩疗法

急性胆囊炎疼痛可通过穴位按摩缓解。常用穴位有阳陵泉、徐秋、太冲、祁门。用指尖按压穴位,力度可以稍微大一点,这样可以耐受。每个穴位按揉1-2分钟,感觉穴位酸痛为佳。

2.耳穴疗法

常用穴:一但、甘、神门、交感、十二指肠、内分泌、、胃、脾、皮质下。操作时,可隔天将王不留行种子或小磁珠贴在耳穴上一次,耳朵可交替贴。

下一篇:怎样治疗打呼噜(打呼噜能治好吗?)
上一篇: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何为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