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风俗习惯(过年有各种习俗)

2022-09-23 06:07:35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91

过年习俗(过年有各种习俗)

过年习俗里,儿子问我:“爸爸,你在干什么?”我说:“过年。”不到四岁,他说:“那你为什么非得是今天?”这给了我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我停顿了一下。我爸告诉他这是习俗,这一天就要办。孩子说我每天吃饭的时候看电视是一种习俗,不是吗?我又愣住了。有时候大人没想到,但孩子的问题真的击中了核心。习俗是孩子不需要解释的理由。你只需要告诉他这是习俗。不管怎样,你只要跟着它就行了。在这个阶段,孩子仍然会听父母讲该做什么,什么是好的。这叫“自律阶段”。你只需要告诉他,他通常会非常严格地执行。我们年轻的时候习俗经常被保留下来,但是我们没有问为什么。

资料图,王海鑫摄

一旦这个习俗保留下来,对我们来说就有了意义,因为这个习俗充满了仪式行为。春节期间我们要回家和全家团聚。小时候,我们必须在0点放鞭炮,晚上再吃一个饺子。我一直在想,如果你不吃这个饺子,如果你0点不放鞭炮,如果你没有拜年、穿新衣之类的仪式。生活会不同吗?我不这么认为,但在我们心里,似乎总有不对劲的地方。这种仪式和重复的行为是人类意义的来源。

原来我在清华读书的时候,每次骑自行车都觉得很奇怪。我不得不把轮胎卡在路中间的地缝里,这样我才觉得舒服。我观察到我的孩子也是如此。每天玩汽车玩具的时候,他都会把这些玩具按顺序靠在桌子资源网的角落里,摆放整齐。如果你破坏了他的整洁,他会不高兴的。我们还为实验室中的可编程机器人设定仪式行为。在某个时候,它会自己做出一套动作。当然,机器人没有人类的意义,也不会自己建造。但有趣的是,当人类看到机器人的活动是连贯的、重复的、有规律的,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

是的,仪式性行为的一致性增强了我们生活中的意义感,这就是为什么节日会给人们带来意义。哈佛商学院的心理学家塞泽等人发现,增加节日感的是仪式行为。节假日吃团圆饭、饭后看晚会、吃饭时和父母聊天、喝酒碰杯等仪式行为对家庭生活非常重要。有家庭仪式的成员会和家人一起度过更多的假期,享受节日,尤其是,如果他们是这种仪式的创造者,他们会更加享受节日!喜庆的仪式会增加人们的亲密感,增加人们的内在兴趣,让人享受节日。

仪式对于保持和传承一种文化也非常重要。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文化中的价值观是通过仪式传递和巩固的。当你从事仪式性行为时,你实际上是有意识地接受某种文化和价值观,而不是问为什么。我的家乡在湖北武穴。一年前我们打算去扫墓。这是一种非常严格的仪式行为。我们准备祭品,安排秩序,穿戴整齐,派人出去。我们用这种行为来珍惜我们的思想,拜访我们的祖先。没有人问为什么是这次,也没有人问为什么采用这个程序。然而,这个节目让我们有意识地学会了祖先崇拜,让我们学会了老少皆宜的资源网络尊卑有序的价值观,甚至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资源网络的父系社会。无论这些价值观是好是坏,仪式行为都具有传递和维护这些价值观的功能。同时,这种仪式行为所耗费的投入、复杂性和时间、精力、金钱越多,人们的价值观传承就会越好。孩子们很少真正深入思考,他们更多地依靠仪式行为的功能来获得自己的价值。

我们需要节日的仪式行为,我们可以给孩子们正确价值观的仪式行为。更重要的是,我认为我们可以自己制作家庭仪式。每个家庭都不一样。它对你的家庭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并将成为整个家庭的意义来源。比如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腊月二十九变成中国的感恩节,全家人会互相写感谢信;比如你可以把第一天变成好日子,和孩子约定完成三件好事,记在笔记本上保存。当这个仪式带来你的价值观或独特的家庭风格,那么今年可能会更有意义。

下一篇:一体机哪款好(电脑一体机和台式机哪个好)
上一篇:练习键盘打字(电脑打字的正确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