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职责(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2022-09-22 06:50:2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38

教师的职责(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一句话:教书育人。教书是途径,育人是目标。教学有一个硬性目标,就是孩子要学好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获得基本经验,掌握基本思想,发展高层次思维,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其实孩子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教书育人是一个整体的教育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完成育人的根本任务。

不可否认,当今社会分层的主要依据是考试。是否上大学,上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样的专业,将决定大多数人进入什么样的专业领域,未来进入什么样的社会阶层(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所以每个孩子面前的路径都是中考、高考、硕士、博士的选拔。一个人不断的学习和考试,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被社会筛选的过程。

每个孩子的发展道路都是清晰的,想要实现更好的个人发展,就要不断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这一目标和方向在学校和教师的教学中得以实现。社会和家庭显然都对这个目标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从任何角度来看,老师都必须帮助孩子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从课程标准的学习资源网络到对儿童认知水平的了解,从教材的整合到教学辅助材料的选择,从教学研究到教学五大环节(备课、听课、作业、辅导、考试)的实施,都要按照教学规律脚踏实地地推进。

如今,教学五大环节的实施存在诸多障碍和限制,因为需要回应社会的诉求,这使得教师无法行使其本应行使的全部教学权力。比如现在要求“语文、数字资源网、英语每周只能分配一次”。然而,很难在教学层面操作。在作业上,老师不知道怎么做,作业成了家长的“痛点”。

“作业布置与批改”有两个重要的价值。首先,作业布置是为了让孩子巩固、内化和迁移课堂上学到的新知识、技能、方法、概念和定理...比如,在数学课堂上老师用例题讲一个概念或原理时,需要学生通过配套练习进行练习和内化,实现概念或原理的迁移,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但上课时间有限,受制于孩子智力结构的差异。有些孩子如果达不到一定的练习量,就无法实现内化和迁移,最后就无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显然,没有作业的教学是没有用的,无论是为了现在的考试还是未来的工作。

第二,批改作业的目的是检验孩子是否掌握、理解、巩固、内化、迁移了所学的新知识。如果有足够数量的作业没有批改,教师就无法诊断教学情况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那么如何保证自己的学业成绩呢?

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家长大量介入教学领域,试图干预或影响教师教学,利用一些反面例子制造声势,制造舆论压力,迫使政府出台政策回应自己提出的各种非专业诉求,如规定作业、课后延期离校、教师托管学生等。其实这些都背离了教学的基本规律,最终受到伤害的是我们的孩子。

如果课程标准过高,教学内容过多,导致孩子学业负担过重,那么相关教育机构就有必要重新审视课程标准,降低学业要求,将学习内容进一步细化、具体化,然后压缩相应的教材,开发不同年级的学习内容和配套教材,让不同智力结构的孩子有选择地学习,而不是拘泥于高度一致的难度和能力以及几乎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在学业水平的测试中,孩子也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试卷,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学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样老师知道怎么教,家长也知道怎么对待孩子,让他们不再焦虑,不再涉足教学专业领域,随意干涉老师的工作。

所以,教师应该属于教师。要尊重教师的专业素养,解除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压力和限制,把教学的权力还给教师,让教师能够根据孩子的特点和教学规律从容地组织教学,从而达到更高的教学质量。

下一篇:听音乐的好处(多听音乐的好处有哪些)
上一篇:牙痛怎么快速止痛(牙疼怎么快速止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