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

2022-09-19 01:10:2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5

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如不立即抢救复苏,4 ~ 6 min后会对患者大脑及人体其他重要器官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心脏骤停后必须立即在现场进行心肺复苏,为进一步抢救赢得最宝贵的时间,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01

首先判断患者的意识第一反应者在确认现场安全的同时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 ldquo你还好吗?& rdquo检查病人是否有呼吸。如果没有呼吸或正常呼吸(即只有呼吸),立即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开始胸外按压。

02

对于非专业急救人员,不再强调训练他们检查脉搏。只要发现反应迟钝的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就应作为心脏骤停处理。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他们通常用一个食指和中指触摸颈动脉,感受是否有搏动(搏动接触点在甲状腺软骨旁的胸锁乳突肌沟内)。检查脉冲的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0秒。如果10秒内脉搏仍不确定,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03

胸外按压:将一只手的掌根置于患者胸部中央和胸骨下半部,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手指不要碰到胸壁。按压时,肘部应伸直,垂直向下按压。成人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钟,按压深度至少125px。每次按压后,胸腔应完全恢复。按压时间和放松时间分别占50%左右。放松时,掌根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儿童用一只手或两只手在乳头连线处水平按压胸骨,婴儿用两个手指在乳头连线下方水平按压胸骨。为了尽量减少因通气而中断胸外按压,对于没有人工气道的成人,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压缩通气比是30: 2。对于婴幼儿,可以采用15: 2的比例进行双CPR。两人或两人以上施救时,每2分钟或5个周期(每个周期包括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进行一次心肺复苏,转换应在5秒内完成,因为研究表明,操作者按压1 ~ 2分钟后,按压质量开始下降(频率和幅度以及胸壁复位不理想)。

04

开放气道: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CPR和ECC指南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在通气前开始胸部按压。胸外按压可产生血流,因此在整个复苏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延迟和中断。调整头部位置、密封口对口呼吸、带气囊面罩人工呼吸都需要时间。采用30:2的压缩通气比开始心肺复苏可以缩短第一次压缩的延迟时间。打开气道有两种方法:向上抬起下巴(下图)和推下颌。

05

人工呼吸:给予人工呼吸前,可以正常吸气,无需深吸气;所有人工呼吸(无论是口对口、口对脸面罩、气囊对脸面罩还是气囊对高气道)都要持续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的气体进入,使胸廓起伏;如果第一次人工呼吸未能使胸部起伏,可以通过抬起头和下巴再次打开气道,进行第二次通气;过度通风(多次吹气或吹气量过大)可能有害,应避免。

06

终止抢救的标准:现场心肺复苏要持续进行,不要轻易做出停止复苏的决定。只有满足以下条件,现场救援人员才能考虑终止复苏: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已经有效恢复。无心跳、无自主呼吸,常温下心肺复苏持续30多分钟,EMS人员到场确认患者已死亡。EMS人员接管恢复或其他人员接管救援。

特别提示

对于溺水的人来说,心脏骤停的根本原因是缺氧,属于窒息性缺氧性心脏骤停。供氧是急救的首要目标,建议使用心肺复苏术。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部按压。循序渐进。

下一篇:冰箱温度补偿开关怎么用
上一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