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抗生素为什么会引起细菌耐药?

2022-09-17 07:46:03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6

让边肖解释为什么滥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性。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据说滥用抗生素危害很大,会引起细菌耐药性。原因是什么?

操作方法 01

要知道“为什么滥用抗生素会产生耐药菌”,首先要了解这个问题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抗生素、滥用抗生素、耐药菌等等。

首先,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是治疗由细菌、真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有效药物。抗生素最初是从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提取的,现在主要通过转基因工程或化学方法合成。自从发现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以来,已经有近1000种抗生素,其中数百种是临床常用的。

二、什么是耐药菌

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与抗生素多次接触后,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使能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的抗生素不能发挥作用的现象。有耐药性的细菌称为耐药菌。对于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的疗效会降低甚至无效。换句话说,对于耐药菌引起的传染病,人类可能面临着无法治愈的危险。

第三,耐药细菌种类

自然界有两种耐药菌,一种是天然耐药菌,另一种是获得性耐药菌。天然耐药菌在自然界中为数不多,很难与最常见的细菌竞争生存环境。只有抗生素杀死这些常见细菌后,天然耐药菌才有机会繁殖发展成为优势菌。因为细菌不仅可以将自己的耐药基因传递给下一代,还可以将自己的耐药基因并行转移给其他种类的细菌,甚至可以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耐药基因,这就为获得性耐药细菌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4.细菌是如何获得耐药性的

抗生素必须先与细菌的特定部位结合,然后破坏细菌的细胞结构或阻碍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针对这一过程,耐药菌有多种应对方式。

一是直接“攻击”药物,通过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酶类物质,使原有的药物结构在抗生素与细菌接触前被破坏并失效。

另一种是“改头换面”,通过改变抗生素与身体结合的特定部位的形状,防止抗生素与身体结合。第三,通过新陈代谢,细胞中某些物质的产量大大增加,从而抵抗抗生素的作用。

第四,“关门”,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抗生素不能进入细菌。

第五是“驱逐”抗生素,建立外排系统,驱逐进入体内的抗生素,让抗生素没有发挥作用的机会。

第六,“强化防御”,通过分泌一种叫做胞外多糖蛋白的复合物质,将自身包裹起来形成膜,不仅可以减少细菌与抗生素的接触,还可以吸附更多的生物活性酶,增强抗生素的水解破坏作用。此外,包裹在这种膜中的细菌的代谢能力会降低,这使得细菌对抗生素不太敏感。

动词 (verb的缩写)抗生素滥用现状

随着耐药菌的出现,每一种抗生素都进入临床实践,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也就是说,抗生素的使用本身就是导致细菌耐药的原因。滥用抗生素有效抑制了常见细菌的生长,客观上降低了微生物界的竞争,但极大地促进了耐药菌的生长。滥用抗生素是指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受控制地、不分青红皂白地、过度地使用抗生素,主要表现在医生、病人和畜牧业中。

医生作为临床用药的决策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我国抗生素滥用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比如,对于一个发热、咳嗽、咳痰的患者,医生正确的治疗程序应该是:先询问发病机制,然后做相关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再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是否有细菌感染。如果有,针对最可能的致病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经验性治疗。使用抗生素前,先取患者痰液进行细菌培养或涂片检查,以便鉴别病原菌种类,后期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有些医生不重视化验结果,只靠经验,很容易过度治疗。比如他们直接选择对多种细菌有效的广谱抗生素,或者使用对多种细菌有效的多种抗生素,或者直接使用抗菌效果更强的昂贵抗生素,或者在治疗过程中频繁更换抗生素品种。不恰当的行为在于抗生素品种的不合理选择。此外,抗生素的超范围预防也是滥用抗生素的重要表现,如:使用抗生素预防病毒性感冒中的细菌感染;粒细胞正常且无感染迹象的恶性肿瘤患者应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无手术时间长等特殊影响因素,清洁切口手术使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

患者既是抗生素滥用的受害者,也是实施者。比如腹泻不是很严重,患者就想当然地认为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随意购买和使用抗生素,在用药方法、剂量、疗程、联合用药等方面不听从医生或药师的指导,都加重了耐药菌的出现。

我国畜牧业滥用抗生素现象十分严重。畜牧业每年使用抗生素近10万吨,其中90%用作饲料添加剂,10%用于治疗动物疾病。动物摄入抗生素后,只有一小部分能被机体吸收,85%以上的抗生素以原型或代谢产物的形式通过动物粪便排出体外,造成水土环境污染和生态毒性,如抑制微生物群落生长、降低土壤肥力;影响水生生物和昆虫的正常发育和生长;通过食物链污染食物,干扰人体各种生理功能;最糟糕的是,在低剂量抗生素环境中培养耐药菌非常容易。这些耐药菌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食物链的形式传播给我们,威胁我们的健康。

不及物动词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及对策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菌越来越多,耐药程度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了几乎对现有抗生素都有耐药性的超级细菌。从长远来看,我们人类可能会再次面临传染病无药可用的困境。

目前,抗生素滥用现象普遍,其严重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国和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我国政府正试图通过加强行政监管、完善监管体系和监测体系、规范抗生素市场来改善现状。同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抗生素的滥用,学会拒绝滥用抗生素,从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看病吃药的时候问药剂师。“问诊药师”是由著名药师季连梅和国内外精英药师组成的药师团队,致力于为公众提供用药咨询服务和科普宣传进行问诊确认。

如果您有具体的用药问题,也可以在“问药师”上在线一对一咨询专业药师。

(药师何宏景“问药师”团队供稿)

02

近年来,由于畜牧业对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医院对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细菌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一些耐药菌甚至对现有的抗菌药物全部耐药,导致无药可治。2011年以来,我国开展了临床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抗菌药物滥用得到遏制,但形势依然严峻,不能放松。

细菌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人们普遍讨论的细菌耐药性是细菌的获得性耐药性,即在原药敏细菌群体中出现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这种耐药性是由DNA的变化引起的。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是一种自然的生物现象。但一般来说,具有耐药突变的细菌属于整个细菌群落中极少数的个体。由于竞争生长等因素,耐药菌的生长在整个细菌群落中普遍处于劣势。因此,细菌对新开发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很低。

抗菌药物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主要是选择性压力引起的。当抗生素被滥用时,敏感细菌被杀死。原本属于少数群体的耐药菌出现并流行起来,并继续繁殖和传承。最终由敏感菌为主的细菌群落变成了耐药菌为主的细菌群落。此外,不同种类的细菌一般处于共生环境,多种细菌相互牵制。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而耐药细菌在没有其他细菌遏制的环境中存活并开始疯狂生长。

03

其实如果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简单复杂,我喜欢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复杂的问题”,让大家看看。那么,为什么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呢?我会通过类比来理解它。

1.所谓抗生素与细菌(或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的关系,就像除草剂与杂草的关系。当初,杂草从未见过除草剂。一旦除草剂出现,它们立即“草鸡”。因此,此时,抗生素占据强势地位;

2.但是,我们知道,没有任何除草剂可以100%的清洁草,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总有一些顽固的“草”会逃脱,变得更强壮。这样,第一种除草剂就不能杀死这种杂草。我们称这种情况为“抗药性”;

3.如果我们合理使用除草剂,我们可以不用。如果有必要,我们仍然可以维持草原上的生态平衡。也就是说,我们仍然可以确保抗生素在疾病的情况下是有效的。;

4.然而,如果我们滥用抗生素,即除草剂,很容易出现更多的“抗药性”草小种。到时候,如果真的有“治病”的需要,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是无用的,因为那些病菌之类的病原体都“见过”这些抗生素,都是“耐药”的,都是“不怕”的。

所以,目前我们一直提倡尽量少用抗生素。如果有必要使用抗生素,我们应该考虑只使用一种,从低级别的抗生素开始。这是我们目前的基本原则。

【本文由新媒体“白衣爸爸”独家创作,图片来源于网络。未经书面授权,任何(自媒体)不得转载或复制。欢迎点击关注联系博主、白爸爸、三甲医院儿科医生、科普专栏作家]

04

“优胜劣汰”是生物学中的普遍规律,微生物学中的细菌也是如此。

自从人类发现抗生素以来,细菌和抗生素之间的战争就开始了。随着各种抗生素(包括广义上的合成抗菌药物)的问世,在抗生素选择性的压力下,耐药菌不断被筛选出来,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那么,为什么抗生素滥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呢?

现实生活中抗生素的应用存在很多误区,比如将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药”,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感冒发烧的时候要“放个输液袋或者口服一些抗生素,觉得会更好更快。还有人盲目追求新药和贵药,总认为新药比老药好,贵药比便宜药好。但他们并不知道,细菌感染时抗生素的选择“不是最好的,只有更好的”,需要根据每种抗生素的特点给予个体化用药。此外,在鉴定病原微生物的前提下,广谱抗生素仍被广泛使用,进一步加重了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众所周知,抗生素需要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并维持足够的时间,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和影响蛋白质或核酸的合成来杀灭或抑制细菌。因此,局部应用抗生素、频繁更换抗生素或一有效果就立即停用抗生素等不合理使用,往往会通过产生药物灭活酶、改变药物作用靶点、改变细胞壁通透性、产生药物外排泵和生物膜等方式,导致细菌对各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或因残留细菌持续繁殖而引起反复患病。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05

抗生素用于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其他微生物的药物。滥用抗生素确实会导致耐药性。我想知道这个问题。让我们一步一步来解释:

首先,微生物分布广泛

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上亿个微生物,尤其是胃肠道,大量的细菌聚集在这里。这些细菌大部分是无害的,也有一部分是条件致病菌,也就是说这些细菌在人体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不会引起疾病。因此,我们人类一直处于与微生物和平共处的状态,并不试图消灭所有的微生物。

第二,耐药菌一直存在,每次使用抗生素,都可能加速细菌耐药

耐药菌始终存在,滥用抗生素会加速耐药菌的出现。比如人体内有1000万葡萄球菌,其中990万对头孢敏感,10万对头孢不敏感。抗生素杀死990万细菌,导致不占优势的剩余耐药菌得到大量繁殖的机会,从而导致耐药菌占优势。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加速细菌突变,获得耐药基因,促进耐药菌增殖。这些耐药基因会继续遗传,甚至会出现多重耐药的超级细菌。届时将没有抗生素可用,将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第三,不仅人类,而且兽用抗生素都是非常有害的

如今,许多农民秘密使用抗生素,以防止鸡、鸭和鱼生病。动物体内的这些抗生素被人体摄入后可能会残留在人体内。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近60%的儿童尿液中检测到抗生素。长期摄入低剂量抗生素会诱发细菌进化,产生耐药菌。

所以为了人体健康,在使用抗生素前一定要三思,除非有明确的感染迹象,并确定是细菌感染,根据药敏结果尽量使用窄谱抗生素。而且要严格掌握抗生素停药的指征,该停的时候要敢于停。

下一篇:盘点世界十大奢侈品品牌
上一篇:噪音有颜色吗?